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北大学专利>正文

敞口减压层析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02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敞口减压层析柱,其结构包括层析柱管体,所述层析柱管体的上端为敞口,在所述层析柱管体内部设置有砂芯,在所述层析柱管体的下端设有真空接受管,在所述真空接受管外设置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真空接受管的长度,在所述保护管的下端口设有插接口,在所述保护管的内壁上设有加厚壁,所述加厚壁的下端高于所述真空接受管的下端口,在所述保护管的侧壁上设有抽滤嘴,所述抽滤嘴位于所述保护管设有加厚壁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护真空接受管,减少真空接受管的损坏评率,延长了层析柱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防止液体的倒吸。防止液体的倒吸。防止液体的倒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敞口减压层析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层析柱,具体地说是一种敞口减压层析柱。

技术介绍

[0002]层析柱是生化、医药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层析柱底部的真空接受管为向下延伸的细管,受到磕碰后很容易破碎损坏,在使用时尤其是实验结束后移出溶液接收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真空接受管,真空接受管损坏后层析柱便无法使用,导致层析柱使用寿命较短。同时,在进行抽滤时,容易发生倒吸现象,液体有可能进入到负压管路中,容易造成负压管路的污染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敞口减压层析柱,以解决现有层析柱的真空接受管容易损坏以及容易出现倒吸现象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敞口减压层析柱,包括层析柱管体,所述层析柱管体的上端为敞口,在所述层析柱管体内部设置有砂芯,在所述层析柱管体的下端设有真空接受管,在所述真空接受管外设置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真空接受管的长度,在所述保护管的下端口设有插接口,在所述保护管的内壁上设有加厚壁,所述加厚壁的下端高于所述真空接受管的下端口,在所述保护管的侧壁上设有抽滤嘴,所述抽滤嘴位于所述保护管设有加厚壁的部分。
[0005]进一步地,在所述加厚壁的下端面上设有防倒流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防倒流槽为V型槽,其内侧面为45
°
斜面,外侧面与保护管的内壁重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口的外壁为磨砂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层析柱管体的下端为收口部,所述收口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层析柱管体的直径。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抽滤嘴的外壁上设有凸棱。
[0010]本技术在真空接受管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管,通过保护管来保护真空接受管防止其被损坏,从而延长层析柱的使用寿命。
[0011]在使用时,抽滤嘴连接真空泵,开启真空泵后,在保护管内形成负压,从层析柱管体的上端口注入过热的混悬液,在负压作用下,混悬液通过砂芯并进入真空接受管,由于砂芯孔径很小,仅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过滤后的混悬液由真空接受管下端口排出。由真空接受管排出的过热溶液部分通过插接口流入下方的接收容器内,由于真空泵的抽吸作用,部分过热溶液会随气流向上流动,由于保护管上部的内部设有加厚壁,加厚壁能够更快地吸收热量对过热溶液进行冷凝,同时加厚壁突出的部分对过热溶液形成一定的阻挡,从而防止液体倒吸进入抽滤嘴。
[0012]本技术能够保护真空接受管,增加层析柱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防止液体的
倒吸。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4]图中:1、层析柱管体;2、砂芯;3、真空接受管;4、保护管;5、加厚壁;6、抽滤嘴;7、防倒流槽;8、插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本技术包括层析柱管体1,层析柱管体1的上端为敞口,敞口便于将液体注入层析柱管体1内,在层析柱管体1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真空接受管3,在层析柱管体1内部填充设置有砂芯2。
[0016]其中砂芯2一般位于层析柱管体1的底部。
[0017]在真空接受管3外设置有保护管4,保护管4的长度大于真空接受管3的长度,保护管4的上端和层析柱管体1的下端密封连接,在保护管4的下端口设有插接口8,层析柱管体1的内腔通过真空接受管3与保护管4的内腔连通。
[0018]在保护管4的内壁上设有加厚壁5,加厚壁5位于保护管4的上半部分,相当于将保护管4的侧壁加厚一定的厚度,且加厚壁5的下端高于真空接受管3的下端口,在保护管4内腔的下部形成一个较大的空腔,真空接受管3的下端口刚好位于该空腔内。
[0019]在保护管4的侧壁上设有抽滤嘴6,抽滤嘴6和保护管4的内腔连通,通过抽滤嘴6将保护管4内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抽滤嘴6位于保护管4设有加厚壁5的部分。
[0020]在加厚壁5的下端面上设有防倒流槽7。
[0021]防倒流槽7为V型槽,其内侧面为45
°
斜面,外侧面与保护管4的内壁重合。
[0022]在进行抽滤时,由于抽滤嘴6和真空接受管3的下端口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液体难以克服重力进入抽滤嘴6内,同时加厚壁5能够更快地吸收热量对过热溶液进行冷凝,加厚壁5突出的部分对过热溶液形成一定的阻挡,从而防止液体倒吸进入抽滤嘴6。
[0023]加厚壁5下端面上的防倒流槽7能够更加有效的阻止液体的倒流,液体会聚集在防倒流槽7内然后会沿着保护管4的内壁流下。
[0024]其中,插接口8的外壁为磨砂面,磨砂面能够和接收容器的上端口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0025]层析柱管体1的下端为收口部,收口部的直径小于层析柱管体1的直径,收口部和层析柱管体1之间圆滑过渡连接,真空接受管3位于收口部的下端,保护管4的外壁直径和收口部的外壁直径一致。
[0026]在抽滤嘴6的外壁上设有凸棱,凸棱便于抽滤嘴6和负压管路的密封连接。
[0027]本技术在真空接受管3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管4,保护管4的结构强度远大于真空接受管3,通过保护管4来保护真空接受管3防止其被损坏,从而延长层析柱的使用寿命。
[0028]在使用时,抽滤嘴6连接真空泵,开启真空泵后,在保护管4内形成负压,从层析柱管体1的上端口注入过热的混悬液,在负压作用下,混悬液通过砂芯2并进入真空接受管3,由于砂芯2孔径很小,仅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过滤后的混悬液由真空接受管3下端口排出,最后流入下方的接收容器内,待过滤充分后关闭真空泵,即完成混悬液的减压分离工作。
[0029]由真空接受管3排出的过热溶液部分通过插接口8流入下方的接收容器内,由于真空泵的抽吸作用,部分过热溶液会随气流向上流动,由于保护管4上部的内部设有加厚壁5,加厚壁5能够更快地吸收热量对过热溶液进行冷凝,解决了冷却程度不够的问题,同时加厚壁5突出的部分对过热溶液形成一定的阻挡,从而防止液体倒吸进入抽滤嘴6。
[0030]本技术能够保护真空接受管3,减少真空接受管3的损坏评率,延长了层析柱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防止液体的倒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敞口减压层析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析柱管体,所述层析柱管体的上端为敞口,在所述层析柱管体内部设置有砂芯,在所述层析柱管体的下端设有真空接受管,在所述真空接受管外设置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真空接受管的长度,在所述保护管的下端口设有插接口,在所述保护管的内壁上设有加厚壁,所述加厚壁的下端高于所述真空接受管的下端口,在所述保护管的侧壁上设有抽滤嘴,所述抽滤嘴位于所述保护管设有加厚壁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口减压层析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厚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芬曹飞王力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