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建筑工程工地施工环境监测方法大多采用地面微型站的形式进行扬尘监测,对于高空施工项目的监测不准确,且无法分析工地扬尘的分布与扩散,只能对固定点的扬尘进行监测,这种监测方法范围小、精度低,存在漏检、数据缺失的问题,从而无法实现对建筑工程工地扬尘进行全面精确的监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综合定点监测终端和移动监测终端实现建筑工程工地扬尘的全面精确监管。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包括:
[0005]构建建筑工地区域的三维监测模型;
[0006]获取多个定点监测终端的第一扬尘监测数据;
[0007]基于定点监测终端的安装位置将第一扬尘监测数据映射至三维监测模型;
[0008]获取多个移动监测终端的第二扬尘监测数据和定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建筑工地区域的三维监测模型;获取多个定点监测终端的第一扬尘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定点监测终端的安装位置将所述第一扬尘监测数据映射至所述三维监测模型;获取多个移动监测终端的第二扬尘监测数据和定位数据;基于所述定位数据将所述第二扬尘监测数据映射至所述三维监测模型;基于所述第二扬尘监测数据、所述第一扬尘监测数据和所述三维监测模型,确定所述建筑工地区域内的各个监测点位的扬尘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建筑工地区域的三维监测模型,包括:获取所述建筑工地区域中各个待施工建筑的施工设计参数;基于所述施工设计参数,构建各个待施工建筑的初始三维建筑模块;获取各个所述待施工建筑的施工进度数据;基于所述施工进度数据和所述初始三维建筑模块,确定各个所述待施工建筑的最终三维建筑模块;构建三维模型空间,基于各个所述待施工建筑的设计位置,将各个所述待施工建筑的最终三维建筑模块映射至所述三维模型空间;获取各个施工设备的当前位置和对应的三维设备模块;基于所述当前位置,将所述三维设备模块映射至所述三维模型空间,形成所述三维监测模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终端包括:设置在工作人员的安全帽上的第一监测终端、设置在无人机上的第二监测终端和设置在吊装设备的吊钩上方的吊钩盘上的第三监测终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工作人员进入所述建筑工地区域之前,获取各个所述工作人员的工作计划;基于所述工作计划,确定各个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路径;获取所述建筑工地区域内的作业规划;基于所述作业规划,确定扬尘风险区域;确定各个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路径是否经过所述扬尘风险区域;计算经过所述扬尘风险区域的各个所述工作人员两两之间的移动路径的相似度;基于所述相似度,对经过所述扬尘风险区域的各个所述工作人员进行分组,获取多个分组;确定各个分组内各个所述工作人员位于所述扬尘风险区域内的时长;基于所述时长,确定各个分组内的各个工作人员的优先值;基于所述优先值,分别从各个分组挑选预设的数量的工作人员佩戴所述第一监测终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工作计划,确定各个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路径,包括:
解析所述工作计划,确定多个工作位置点;确定多个所述工作位置点两两之间的路径线路;整合多个所述工作位置点两两之间的路径线路,获得所述移动路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地区域的扬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经过所述扬尘风险区域的各个所述工作人员两两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华,白光明,刘应秋,
申请(专利权)人:格瑞利江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