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头换挡限位机构及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81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拨头换挡限位机构及变速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顶盖、换挡拨头本体和换挡限位销,所述换挡拨头本体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换挡拨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凸块上开设有换挡导向限位槽,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由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导向槽组成,所述导向槽用于同挡位相匹配;所述换挡限位销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换挡限位销有销头的一端位于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中,用于同所述导向槽相配合;所述换挡限位销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机构提高了叉轴及同步器的精准限位,避免了挂挡越行程的问题。避免了挂挡越行程的问题。避免了挂挡越行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拨头换挡限位机构及变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拨头换挡限位机构及变速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叉轴和同步器无法精准限位,容易出现挂挡越行程引起的手柄球抖动及回弹,严重影响换挡性能。针对现有技术不足,需要对拨头换挡机构进行新设计,以提高限位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拨头换挡限位机构及变速器,通过对换挡拨头的改进设计,使挂挡越行程问题得到避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拨头换挡限位机构,包括顶盖、换挡拨头本体和换挡限位销,所述换挡拨头本体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换挡拨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凸块上开设有换挡导向限位槽,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由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导向槽组成,所述导向槽用于同挡位相匹配;所述换挡限位销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换挡限位销有销头的一端位于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中,用于同所述导向槽相配合;所述换挡限位销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上。
[0005]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为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第四导向槽和倒挡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形成一“工”字槽,所述限位槽与“工”字槽相连通。
[0006]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三导向槽位于“工”字槽的左侧,所述第二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位于“工”字槽的右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各自距离“工”字槽对称轴线的距离相同。
[0007]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截面为弧形。
[0008]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槽宽与所述换挡限位销的销头外径相吻合。
[0009]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换挡拨头本体上设有换挡轴孔,所述换挡轴孔的内壁上凸出有内花键,所述内花键用于同换挡轴相配合。
[0010]一种变速器,包括所述的拨头换挡限位机构。
[0011]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在换挡拨头本体上设置凸块,并在凸块上开设换挡导向限位槽,通过换挡限位销与换挡导向限位槽之间的配合,在换挡时避免挂挡越行程的显现,从而避免了其所引起的手柄球抖动及回弹,也提高了驾驶者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换挡拨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换挡拨头本体的立体图;
[0015]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6]图4是图2的主视图;
[0017]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换挡拨头本体;3、凸块;4、换挡导向限位槽;41、第一导向槽;42、第二导向槽;43、第三导向槽;44、第四导向槽;45、倒挡导向槽;5、内花键;6、换挡轴;7、换挡限位销;8、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至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一种拨头换挡限位机构,构用于卡车变速器上,包括顶盖8、换挡拨头本体1和换挡限位销7,所述换挡拨头本体1上设有凸块3,所述凸块3和所述换挡拨头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凸块3设置在换挡拨头本体1的另一侧。所述换挡拨头本体1上设有换挡轴孔,所述换挡轴孔的内壁上凸出有内花键5,所述内花键5用于同换挡轴6相配合,使得换挡拨头本体1与换挡轴6共同转动。
[0022]所述凸块3上开设有换挡导向限位槽4,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4由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导向槽组成,所述导向槽用于同挡位相匹配;所述换挡限位销7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8上、另一端的销头位于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4中,选、换挡过程中,前后挂挡到位后,所述换挡限位销7会紧贴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4进行准确限位;选挡到位后,所述换挡定位销会停留在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4的槽中间,然后贴着换挡导向限位槽4入挡。
[0023]所述导向槽为第一导向槽41、第二导向槽42、第三导向槽43、第四导向槽44和倒挡导向槽45,所述倒挡导向槽对应于选换倒挡时的限位,所述第一导向槽对应选换1或5挡时的限位,所述第二导向槽对应选换2或6挡时的限位,所述第三导向槽对应选换3或7挡时的限位,所述第四导向槽对应选换4或8挡时的限位。
[0024]所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形成一“工”字槽,所述限位槽与“工”字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三导向槽位于“工”字槽的左侧,所述第二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位于“工”字槽的右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各自距离“工”字槽对称轴线的距离相同,即,位于对称轴两侧的导向槽其位置对称,距离相等。所述导向槽的截面为弧形,便于换挡限位销7在槽中顺利滑动。所述导向槽的槽宽与所述换挡限位销7的销头外径相吻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槽宽略大于第一导向槽41和第三导向槽43之间的间隔距离。
[0025]上述具体实施例只是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非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构思和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的任何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改变和替换,皆落入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拨头换挡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换挡拨头本体和换挡限位销,所述换挡拨头本体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换挡拨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凸块上开设有换挡导向限位槽,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由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导向槽组成,所述导向槽用于同挡位相匹配;所述换挡限位销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换挡限位销有销头的一端位于所述换挡导向限位槽中,用于同所述导向槽相配合;所述换挡限位销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头换挡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第四导向槽和倒挡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形成一“工”字槽,所述限位槽与“工”字槽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虹治叶旭强刘方军王文博彭文鑫钟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