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738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该竹基纤维基棉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百分比原料:竹基纤维51%、石粉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0003]现有的纺织纱度多数采用动物纤维、植物纤维和合成纤维进行混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此类制备方法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合成纤维,产品丢弃后极易产生白色污染,且在穿着过程中发现,产品会贴合皮肤表面,结合汗液产生膜,抑制汗腺的散热效果,不透气,且无法对皮肤产生的汗液异味进行吸收,极易产生汗臭味,穿着舒适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该竹基纤维基棉纺织纱及其制备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纱织品,降低有机纤维的用量,降低化工原料的使用量,避免造成白色污染,且产品的透气效果较好,不会直接附着在皮肤表面,阻碍人体汗腺散热,其次利用竹基纤维,可以最大程度抑制皮肤产生异味,保证舒适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纺织纱筒;
[0007]干燥组件,设于纺织纱筒的外壁处,其中:所述干燥组件包括硅胶柱、固定架、折叠板、疏通管与橡胶片,所述硅胶柱嵌设于纺织纱筒的内壁处,所述固定架卡接于纺织纱筒的两端外壁处,所述折叠板转动嵌设于固定架的内壁处,所述疏通管的一端贯穿至固定架的内壁处,所述橡胶片粘合于纺织纱筒的两端外壁中心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纺织纱筒的内壁嵌设有金属骨架网,所述纺织纱筒的外壁开设有吸收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柱的两端外壁中心处开设有输送孔。
[0010]制备如上述任意一项的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准备材料:竹基纤维51%、石粉21

66%、PVA15.9%、PE蜡6%与脱模剂3%,将竹基纤维进行清洗,沥干后,进行加热,冷却后待用。
[0012]步骤二、利用竹基纤维制备竹基纤维基棉。
[0013]步骤三、采用石粉、PVA、PE蜡与脱模剂,制备有机纤维。
[0014]步骤四、基于竹基纤维基棉和有机纤维进行混纺,注入到模具中,随后挤压冷却。
[0015]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述竹基纤维采用高压高温200℃

300℃条件下进行抽提杂质3小时以上,再进行初步的搅拌,随后利用10L/min的蒸馏水进行冲洗,最后捞出沥干,与硅油和乙醇混合液进行混合浸泡,随后进行加热,加热时采用微波加热,直到竹基纤维的含水量低于5%。
[0016]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述PE蜡的平均分子量在5000

10000Mn之间,所述石粉由麦饭石粉、重钙粉、滑石粉与白云石粉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所述PVA选用高粘度(黏度40.0

65.0)、分子质量在180000

200000、含量85.0%

95.0%。
[0017]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述脱模剂由硅油、聚乙二醇、低分子量聚乙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所述竹基纤维成型后的体积是原料体积的1/30

40,比重是原料的10

15倍,密度为0.8

1.4。
[0018]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所述竹基纤维制备竹基纤维基棉经过开棉工序、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制得竹基纤维基棉。
[0019]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所述PVA融化,获得熔融状态的PVA液,熔融状态的PVA液、石粉、PE蜡与脱模剂相互混合,采用熔喷磨具进行等规熔喷制丝。
[0020]进一步的,根据步骤四中的操作步骤,所述竹基纤维基棉和有机纤维进行混纺,获得粗料需要进行额外的改性处理,采用甲基、乙基或苯甲基生成纤维素醚,再加入萘磺酸碱金属盐和甲醛缩合物水溶液,进行耐燃改性处理。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该竹基纤维基棉纺织纱及其制备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纱织品,降低有机纤维的用量,降低化工原料的使用量,避免造成白色污染,且产品的透气效果较好,不会直接附着在皮肤表面,阻碍人体汗腺散热,其次利用竹基纤维,可以最大程度抑制皮肤产生异味,保证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第一视角的局部半剖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第二视角的局部半剖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橡胶片的立体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的剖视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0]图中标记:1、纺织纱筒;2、硅胶柱;3、输送孔;4、金属骨架网;5、固定架;6、折叠板;7、疏通管;8、橡胶片;101、吸收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0032]纺织纱筒1。
[0033]干燥组件,设于纺织纱筒1的外壁处,其中:干燥组件包括硅胶柱2、固定架5、折叠板6、疏通管7与橡胶片8,硅胶柱2嵌设于纺织纱筒1的内壁处,固定架5卡接于纺织纱筒1的两端外壁处,折叠板6转动嵌设于固定架5的内壁处,疏通管7的一端贯穿至固定架5的内壁处,橡胶片8粘合于纺织纱筒1的两端外壁中心处。
[0034]具体的,纺织纱筒1的内壁嵌设有金属骨架网4,所述纺织纱筒1的外壁开设有吸收孔101。
[0035]具体的,硅胶柱2的两端外壁中心处开设有输送孔3。
[0036]制备如上述任意一项的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步骤一、准备材料:竹基纤维51%、石粉21

66%、PVA15.9%、PE蜡6%与脱模剂3%,将竹基纤维进行清洗,沥干后,进行加热,冷却后待用。
[0038]步骤二、利用竹基纤维制备竹基纤维基棉。
[0039]步骤三、采用石粉、PVA、PE蜡与脱模剂,制备有机纤维。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纱筒(1);干燥组件,设于纺织纱筒(1)的外壁处,其中:所述干燥组件包括硅胶柱(2)、固定架(5)、折叠板(6)、疏通管(7)与橡胶片(8),所述硅胶柱(2)嵌设于纺织纱筒(1)的内壁处,所述固定架(5)卡接于纺织纱筒(1)的两端外壁处,所述折叠板(6)转动嵌设于固定架(5)的内壁处,所述疏通管(7)的一端贯穿至固定架(5)的内壁处,所述橡胶片(8)粘合于纺织纱筒(1)的两端外壁中心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纱筒(1)的内壁嵌设有金属骨架网(4),所述纺织纱筒(1)的外壁开设有吸收孔(1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柱(2)的两端外壁中心处开设有输送孔(3)。4.制备如权利要求1

3所述的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材料:竹基纤维51%、石粉21

66%、PVA15.9%、PE蜡6%与脱模剂3%,将竹基纤维进行清洗,沥干后,进行加热,冷却后待用;S2、利用竹基纤维制备竹基纤维基棉;S3、采用石粉、PVA、PE蜡与脱模剂,制备有机纤维;S4、基于竹基纤维基棉和有机纤维进行混纺,注入到模具中,随后挤压冷却。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基纤维纺织纱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1中的操作步骤,所述竹基纤维采用高压高温200℃

300℃条件下进行抽提杂质3小时以上,再进行初步的搅拌,随后利用10L/min的蒸馏水进行冲洗,最后捞出沥干,与硅油和乙醇混合液进行混合浸泡,随后进行加热,加热时采用微波加热,直到竹基纤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吉中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