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7156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包括底座、后板和固定架,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壁,左边的所述侧壁左侧壁设置有横向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侧壁且设置有水平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螺接贯穿矩形体状的两个安装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个内衬管翻边工序完毕后,翻边头复位,继续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对第二个内衬管进行翻边工序,此时将第一个内衬管拆卸下来,等到第二个内衬管翻边工序完毕后,对其进行拆卸,再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反向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从而使得两个安装架复位,再对第三、四个内衬管进行扩管和翻边工序,依次类推,提高扩管和翻边的效率。提高扩管和翻边的效率。提高扩管和翻边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
,具体为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衬管是一种外部以金属管(主要是钢管)为管道骨架,内衬耐磨、防腐以及耐高温的高分子材料管(例如HDPE管)作为衬里层的复合型管结构。内衬管在生产制造加工时,通常会对衬里层(高分子材料管,例如HDPE管)的端部进行扩管或者翻边处理。
[0003]目前,典型的对衬里层的扩管或者翻边处理操作如下:首先使用加热装置对管道进行加热,然后再转移至扩管设备处进行扩管操作,如果需要进行翻边处理,则在扩管后对管道进行二次加热之后再进行翻边操作,无法对内衬管的扩管和翻边进行流水作用,导致效率低下,因此需要研发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其包括:
[0007]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壁,左边的所述侧壁左侧壁设置有横向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侧壁且设置有水平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螺接贯穿矩形体状的两个安装架,所述第一丝杆螺接贯穿安装架下半部的前半部,所述安装架上半部的前后侧壁连通开设有供内衬管插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架设置有用于下压夹持内衬管的压紧组件;
[0008]后板,所述底座顶壁靠左后位置设置有后板,所述后板的后侧壁设置有水平电动缸,所述水平电动缸的输出端贯穿后板侧壁且设置有扩口头,所述扩口头为前窄后宽的圆锥体状,且所述扩口头和所述安装孔同高;
[0009]固定架,所述底座顶壁靠后中部位置设置有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侧视横截面呈倒“L”形,所述固定架顶壁连通底部开通有安装口,所述固定架前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架前壁位于安装口内且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螺接贯穿有矩形体状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左右外侧壁贴合安装口内腔左右侧壁,所述安装块顶壁靠右设置有垂直方向的垂直电动缸,所述垂直电动缸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丝杆不接触,所述垂直电动缸输出端贯穿安装块且设置有翻边头,所述翻边头侧视横截面呈倒“U”形。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侧
壁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和第一丝杆相互平行,所述导向杆贯穿安装架下半部的后半部。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有螺接贯穿所述底座顶壁的螺杆,所述螺杆底端位于安装孔内部且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压板。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板底壁内凹呈弧形面,且弧形面凹陷处设置有防滑层。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前侧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第一伺服电机、水平电动缸、第二伺服电机和垂直电动缸。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架的后侧壁设置有配重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一端加热的第一个内衬管穿过第二个安装架的安装孔后,扩口头对齐第一个内衬管加热的一端,转动螺杆下压压板压紧第一个内衬管,再启动水平电动缸带动扩口头对第一个内衬管进行扩管工序,此时,可将第二个内衬管安装到第一个安装架的安装孔内,第一个内衬管完成扩管工序后,扩口头复位,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使得第一个安装架移动至扩口头前、第二个安装架移动至翻边头前,扩口头继续对第二个内衬管进行扩管工序,此时,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带动安装块朝前移动,倒“U”形的翻边头卡入第一个内衬管扩管后的管口边沿,再启动垂直电动缸带动翻边头上升,从而对第一个内衬管进行翻边工序,第一个内衬管翻边工序完毕后,翻边头复位,继续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对第二个内衬管进行翻边工序,此时将第一个内衬管拆卸下来,等到第二个内衬管翻边工序完毕后,对其进行拆卸,再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反向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从而使得两个安装架复位,再对第三、四个内衬管进行扩管和翻边工序,依次类推,提高扩管和翻边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的侧后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压紧组件的爆炸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第二丝杆、安装块、垂直电动缸和翻边头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安装块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底座100、侧壁110、第一伺服电机120、第一丝杆130、导向杆140、安装架150、安装孔160、压紧组件170、螺杆171、轴承172、压板173、控制面板180、后板200、水平电动缸210、扩口头220、固定架300、安装口310、第二伺服电机320、第二丝杆330、安装块340、垂直电动缸350、翻边头360、配重块3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7]请参阅图1

图5,本实施方式的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其包括:
[0028]底座100,所述底座100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壁110,左边的所述侧壁110左侧壁设置有横向的第一伺服电机12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20的输出端贯穿侧壁110且设置有水平的第一丝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衬管扩管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壁(110),左边的所述侧壁(110)左侧壁设置有横向的第一伺服电机(12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20)的输出端贯穿侧壁(110)且设置有水平的第一丝杆(130),所述第一丝杆(130)螺接贯穿矩形体状的两个安装架(150),所述第一丝杆(130)螺接贯穿安装架(150)下半部的前半部,所述安装架(150)上半部的前后侧壁连通开设有供内衬管插入的安装孔(160),所述安装架(150)设置有用于下压夹持内衬管的压紧组件(170);后板(200),所述底座(100)顶壁靠左后位置设置有后板(200),所述后板(200)的后侧壁设置有水平电动缸(210),所述水平电动缸(210)的输出端贯穿后板(200)侧壁且设置有扩口头(220),所述扩口头(220)为前窄后宽的圆锥体状,且所述扩口头(220)和所述安装孔(160)同高;固定架(300),所述底座(100)顶壁靠后中部位置设置有所述固定架(300),所述固定架(300)侧视横截面呈倒“L”形,所述固定架(300)顶壁连通底部开通有安装口(310),所述固定架(300)前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32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20)输出端贯穿固定架(300)前壁位于安装口(310)内且设置有第二丝杆(330),所述第二丝杆(330)螺接贯穿有矩形体状的安装块(3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修明陈在罗王峰范吉鑫李加义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科创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