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鼻架及内窥镜用鼻架的废弃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708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从鼻子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时,能够防止从受检体的口部排出的飞沫的扩散的内窥镜用鼻架及内窥镜用鼻架的废弃处理方法。内窥镜用鼻架(10)具备鼻架主体(11A)和盖布(12)。鼻架主体(11A)具有供插入部(3)插入的管路(19)。盖布(12)与鼻架主体(11A)设为一体,并覆盖患者(1)的头部(H)。鼻架主体(11A)一体地设置有止挡部(18)。盖布(12)相对于止挡部(18)位于管路(19)中的面向患者(1)的体外的一侧。一侧。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用鼻架及内窥镜用鼻架的废弃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鼻架及内窥镜用鼻架的废弃处理方法,所述内窥镜用鼻架在将内窥镜的插入部经鼻插入时安装于患者的鼻子而使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可以使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直径非常细(例如,设为6mm以下),将插入部从外鼻孔插入的经鼻型内窥镜正在实用化。与将插入部从口部插入的经口型内窥镜相比,基于经鼻型内窥镜的医疗检查不易发生由咽喉反射引起的呕吐,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因此迅速得到普及。
[0003]与口部相比,鼻子的内壁粘膜薄,因此若粘膜与经鼻型内窥镜直接接触并摩擦,则容易引起鼻出血。因此,通常使用插入到外鼻孔中的内窥镜用鼻架。该内窥镜用鼻架具有供内窥镜的插入部插通的管路,通过管路将内窥镜的插入部容易导入到体内,并且能够保护鼻子的粘膜(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0004]以往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1253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8]在医疗领域中,期望对传染病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措施。尤其,防止因吸入由传染病患者的咳嗽或打喷嚏引起的飞沫而发生的飞沫感染的措施变得重要。
[0009]然而,在使用了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内窥镜用鼻架的情况下,患者的鼻子容易由内窥镜用鼻架堵塞,但患者的口部露出。因此,在使用内窥镜用鼻架并从鼻子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时,若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则从患者的口部排出的飞沫有可能由患者周围的人吸入。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鼻架及内窥镜用鼻架的废弃处理方法,所述内窥镜用鼻架在从鼻子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时,能够防止从受检体的口部排出的飞沫的扩散。
[0011]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2]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鼻架具备鼻架主体和盖布。鼻架主体在对受检体经鼻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时被插入到受检体的外鼻孔中,所述鼻架主体具有供插入部插通的管路。盖布从鼻架主体的外周缘突出且与鼻架主体设为一体,并覆盖受检体的至少一部分。
[0013]优选为,盖布形成为片状,在不使用状态的情况下被折叠,内窥镜用咬口器具备粘贴在折叠状态的盖布上并保持盖布被折叠的状态的保持部件。保持部件是粘合带、卡止部件、限制部件及被覆部件中的至少一种。
[0014]优选为,具备被受检体的口部咬住且与盖布设为一体的咬口器,盖布从咬口器的
外周缘突出。
[0015]优选为,鼻架主体具有在插入到受检体的外鼻孔中时在管路中的位于受检体的体外的一侧的端部设置的开口部,内窥镜用鼻架具备设置于开口部并抑制管路中的流体的通过的流体抑制部件。
[0016]优选为,流体抑制部件具有:第1多孔质部件,形成有与插入部的插入方向平行的第1狭缝;及第2多孔质部件,形成有与插入部的插入方向平行且与第1狭缝交叉的第2狭缝,所述流体抑制部件安装于开口部。
[0017]优选为,流体抑制部件具有:第1多孔质部件,至少形成有三条第1狭缝;及第2多孔质部件,至少形成有三条第2狭缝,所述流体抑制部件安装于开口部。
[0018]优选为,形成在第1多孔质部件的述第1狭缝为三条,形成在第2多孔质部件的第2狭缝为三条。
[0019]优选为,第1多孔质部件及第2多孔质部件具有矩形外形,第1狭缝中的一条与第1多孔质部件的一边正交配置,第2狭缝中的一条与第2多孔质部件的一边正交配置,第1多孔质部件及第2多孔质部件以在相对于第1狭缝围绕与插入方向平行的中心轴旋转180
°
的位置上配置有第2狭缝的状态安装于开口部。优选为,流体抑制部件以第1多孔质部件与第2多孔质部件层叠的状态安装于开口部。
[0020]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鼻架的废弃处理方法,其使用了具备鼻架主体和盖布的内窥镜用鼻架,鼻架主体在对受检体经鼻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时被插入到受检体的外鼻孔中,盖布与鼻架主体设为一体并覆盖受检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内窥镜用鼻架的废弃处理方法在从受检体拔出插入部之后,与盖布一同从受检体的鼻子拔出并废弃。
[0021]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鼻架的废弃处理方法,其使用了内窥镜用鼻架和盖布,内窥镜用鼻架在对受检体经鼻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时被插入到受检体的外鼻孔中,盖布与内窥镜用鼻架分体设置并覆盖受检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内窥镜用鼻架的废弃处理方法在从受检体拔出插入部之后,与盖布一同从受检体的鼻子拔出并废弃。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从鼻子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时,能够防止从受检体的口部排出的飞沫的扩散。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表示使用了经鼻型内窥镜的内窥镜检查的示意图。
[0025]图2是内窥镜用鼻架的立体图。
[0026]图3是不使用状态的内窥镜用鼻架的立体图。
[0027]图4是表示内窥镜用鼻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8]图5是表示内窥镜用鼻架的结构的截面图。
[0029]图6是内窥镜用鼻架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0030]图7是说明将盖布沿前后方向折叠的方法的说明图。
[0031]图8是说明将盖布沿长度方向折叠的方法的说明图。
[0032]图9是对将内窥镜用鼻架安装于患者鼻子上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3]图10是表示将内窥镜用鼻架安装到鼻子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4]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检查的示意图。
[0035]图12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用鼻架的立体图。
[0036]图13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用鼻架的分解立体图。
[0037]图14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用鼻架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0038]图15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用鼻架的分解立体图。
[0039]图16是表示流体抑制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0040]图17是说明插入部插入到流体抑制部件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0041]图18是内窥镜用鼻架的第1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0042]图19是表示第1变形例中的流体抑制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0043]图20是内窥镜用鼻架的第2变形例的主视图。
[0044]图21是表示第2变形例中的盖布适配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45]图22是对将固定用带的端部安装于带安装部上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46]图23是表示将第3变形例中的内窥镜用鼻架安装到鼻子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第1实施方式][004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鼻架10用于使用了经鼻型内窥镜2的内窥镜检查。内窥镜2例如是上消化道内窥镜,具备插入到作为受检体的患者1的上消化道内的插入部3、与插入部3的基端部连设的操作部4、与操作部4连接的通用塞绳5。通用塞绳5经由连接器(未图示)连接于处理器装置、光源装置等外部装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窥镜用鼻架,其具备:鼻架主体,在对受检体经鼻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时被插入到所述受检体的外鼻孔中,所述鼻架主体具有供所述插入部插通的管路;及盖布,从所述鼻架主体的外周缘突出且与所述鼻架主体设为一体,并覆盖所述受检体的至少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鼻架,其中,所述盖布形成为片状,在不使用状态的情况下被折叠,所述内窥镜用鼻架具备粘贴在折叠状态的所述盖布上并保持所述盖布被折叠的状态的保持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鼻架,其中,所述保持部件是粘合带、卡止部件、限制部件及被覆部件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鼻架,其中,所述内窥镜用鼻架具备被所述受检体的口部咬住且与所述盖布设为一体的咬口器,所述盖布从所述咬口器的外周缘突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鼻架,其中,所述鼻架主体具有在插入到所述受检体的外鼻孔中时在所述管路中的位于所述受检体的体外的一侧的端部设置的开口部,所述内窥镜用鼻架具备设置于所述开口部并抑制所述管路中的流体的通过的流体抑制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鼻架,其中,所述流体抑制部件具有:第1多孔质部件,形成有与所述插入部的插入方向平行的第1狭缝;及第2多孔质部件,形成有与所述插入部的插入方向平行且与所述第1狭缝交叉的第2狭缝,所述流体抑制部安装于所述开口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鼻架,其中,所述流体抑制部件具有:第1多孔质部件,至少形成有三条第1狭缝;及第2多孔质部件,至少形成有三条第2狭缝,所述流体抑制部安装于所述开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出岛工大木友博千田丰石川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