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抽真空系统的过滤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677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抽真空系统的过滤器,包括容器、过滤器、真空泵,所述容器与真空泵分别与过滤器两端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连接板,壳体与连接板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环,外螺纹环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把手,壳体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卡槽,壳体一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管一,连接管一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一,隔板一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槽,放置槽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二,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离套,隔板一与放置槽位于隔离套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壳体与连接管一螺纹连接,使用者转动壳体可使得连接管一端从隔离套中移出,方便使用者将过滤棉从放置槽中取出进行更换。过滤棉从放置槽中取出进行更换。过滤棉从放置槽中取出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抽真空系统的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抽真空系统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抽真空时使用的抽真空设备为油旋片式真空泵,在抽真空过程中工件管道内的焊渣、毛絮、铜管油及水分等也一同进入真空泵油腔内,焊渣及毛絮长期累积沉淀后形成铜粉泥,对真空泵腔壁造成严重磨损,同时直接破坏真空泵油的粘性,导致真空泵的抽真空能力急剧下降。所以常在真空泵与容器之间加装过滤器以起到保护作用。
[0003]但是,当过滤器固定安装在真空泵与容器之间时,使用者需要将过滤器两端拆下后,才能将过滤器中的过滤棉取下进行更换。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抽真空系统的过滤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抽真空系统的过滤器,包括容器、过滤器、真空泵,所述容器与真空泵分别与过滤器两端连接;
[0005]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连接板,壳体与连接板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环,外螺纹环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把手,壳体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卡槽,壳体一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管一,连接管一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一,隔板一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槽,放置槽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二,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离套,隔板一与放置槽位于隔离套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一一端与容器固定连接,连接管二一端与真空泵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厚度小于等于卡槽内部间距。
[0009]优选的:所述把手长度小于连接套到壳体一端最大间距。
[0010]优选的:所述隔板一与隔板二上设有若干开孔。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本技术通过设计壳体与连接管一螺纹连接,使用者转动壳体可使得连接管一端从隔离套中移出,方便使用者将过滤棉从放置槽中取出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过滤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1、容器;2、过滤器;3、真空泵;201、壳体;202、连接管一;203、连接板;204、连接管二;205、连接套;206、把手;207、外螺纹环;208、隔离套;209、隔板一;210、放置槽;211、隔板二;2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18]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抽真空系统的过滤器,包括容器1、过滤器2、真空泵3,所述容器1与真空泵3分别与过滤器2两端连接;
[0019]所述过滤器2包括壳体201、连接板203,壳体201与连接板203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环207,外螺纹环207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套205,连接套205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把手206,所述把手206长度小于连接套205到壳体201一端最大间距,壳体201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卡槽212,所述把手206的厚度小于等于卡槽212内部间距,壳体201一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管一202,所述连接板203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204,所述连接管一202一端与容器1固定连接,连接管二204一端与真空泵3连接,连接管一202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一209,隔板一209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槽210,放置槽210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二211,所述隔板一209与隔板二211上设有若干开孔,壳体201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离套208,隔板一209与放置槽210位于隔离套208内部。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1]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连接容器1与真空泵3进行使用,使用时,通过真空泵3启动将容器1中的气体抽出,气体经过放置槽210内部放置的过滤棉进行过滤,气体通过过滤器2过滤后排出,档过滤棉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使用者将把手206翻转与连接套205垂直,使用者转动把手206使得连接套205转动,连接套205转动从外螺纹环207上移开,壳体201可与连接板203分离,使用者在将把手206置于卡槽212内部,通过把手206、卡槽212带动壳体201转动,壳体201转动沿着连接管一202向一侧移动,将隔板二211从隔离套208中漏出,以便使用者对放置槽210内部的过滤棉取出。
[0022]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抽真空系统的过滤器,包括容器(1)、过滤器(2)、真空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与真空泵(3)分别与过滤器(2)两端连接;所述过滤器(2)包括壳体(201)、连接板(203),壳体(201)与连接板(203)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环(207),外螺纹环(207)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套(205),连接套(205)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把手(206),壳体(201)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卡槽(212),壳体(201)一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管一(202),连接管一(202)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一(209),隔板一(209)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槽(210),放置槽(210)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二(211),壳体(201)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离套(208),隔板一(209)与放置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唐旭凤杨高飞何凡
申请(专利权)人:贝茨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