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675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5
一种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属于砂型铸造技术领域,该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包括主浇道及与之相连的多个分支浇道,每个分支浇道位于两个阀盖下芯之间,每个分支浇道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内浇道与对应的阀盖下芯的底部热结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进铁位置并结合补缩冒口对阀盖进行补缩,消除了阀盖热结处的缩孔现象,提高了阀盖砂型铸造的效率和成型质量。铸造的效率和成型质量。铸造的效率和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砂型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缩孔是砂型铸造中铸件常见缺陷之一,形成缩孔的原因是由于金属的液态收缩(包括金属的凝固收缩)大于固态收缩造成的,也就是铸件形成硬壳后,其固态收缩量小于同期液态收缩量,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就会形成孔洞。
[0003]在现有技术中,阀盖浇注系统是从阀盖的分型面(阀盖的开口上边缘)的壁薄处进铁,浇注系统的内浇道远离阀盖的底部热结处,而且由于阀盖的底部热结处料厚较厚,不利于补缩,导致阀盖缩孔严重;而且目前浇注系统的补缩通道壁薄,易提前凝固,不利于对阀盖热结处进行补缩。由于目前的阀盖生产线为自动造型线,生产节奏快,无法批量使用冷铁来改善阀盖热结处的缩孔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通过改变进铁位置并结合补缩冒口对阀盖进行补缩,补缩通道不易提前凝固,补缩效果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包括主浇道及与之相连的多个分支浇道,每个分支浇道位于两个阀盖下芯之间,每个分支浇道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内浇道与对应的阀盖下芯的底部热结处相连。
[0006]所述主浇道竖直布置,所述主浇道通过纵横交错的连接浇道与多个所述分支浇道相通连。
[0007]所述连接浇道包括与所述主浇道相连的浇道Ⅰ,所述浇道Ⅰ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之垂直的浇道Ⅱ,所述浇道Ⅱ分别与多个所述分支浇道相通连。
[0008]所述分支浇道竖直布置,所述分支浇道的两侧分别通过补缩冒口与所述内浇道相通连。
[0009]所述补缩冒口随形设置在对应阀盖下芯的外缘与所述分支浇道之间。
[0010]所述补缩冒口的纵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内浇道横向连接在所述补缩冒口的下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将浇注系统的进铁位置改至阀盖铸件料厚较厚的热结附近,并在内浇道处增加补缩冒口,在浇注的过程中达到既补缩又进铁,可消除热结处的缩孔,而且无需使用冷铁来改善缩孔问题,提高了阀盖砂型铸造的效率和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主浇道,2.浇道Ⅰ,3.浇道Ⅱ,4.分支浇道,5.补缩冒口,6.内浇道,7.阀盖下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包括主浇道1及与之相连的多个分支浇道4,每个分支浇道4位于两个阀盖下芯7之间,每个分支浇道4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内浇道6与对应的阀盖下芯7的底部热结处相连,在浇注的过程中达到了对阀盖热结处补缩的效果,可消除热结处的缩孔,而且无需使用冷铁来改善缩孔问题。
[0022]具体地,其中的主浇道1竖直布置,主浇道1通过纵横交错的连接浇道与多个分支浇道4相通连,连接浇道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该连接浇道包括与主浇道1相连的浇道Ⅰ2,浇道Ⅰ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之垂直的浇道Ⅱ3,浇道Ⅱ3分别与多个分支浇道4相通连,通过向主浇道1内注入液态金属,使液态金属依次通过主浇道1、浇道Ⅰ2进入浇道Ⅱ3内,从而分流到与浇道Ⅱ3相连的多个分支浇道4内,从而通过内浇道6进入对应的阀盖下芯7的内腔内,以上芯相配合以形成阀盖铸件。
[0023]其中的分支浇道4竖直布置,分支浇道4的两侧分别通过补缩冒口5与内浇道6相通连,该补缩冒口5随形设置在对应阀盖下芯7的外缘与分支浇道4之间,且补缩冒口5的纵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内浇道6横向连接在补缩冒口5的下部,补缩冒口5的内腔存贮液态金属,在通过内浇道6向阀盖下芯7中注入液态金属的同时,补缩冒口5可及时补给金属,在浇注的过程中达到既补缩又进铁,可消除热结处的缩孔,而且无需使用冷铁来改善缩孔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阀盖砂型铸造的效率和成型质量。
[0024]利用上述浇注系统形成型板模具的过程为:首先,对上述优化设计的浇注系统进行CAE模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按照现有的工艺可以消除阀盖热结处缩孔缺陷;然后,对相应的型板模具进行修模调整,并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所需砂芯,并进行阀盖浇注试验,通过剖切试验样品确认阀盖缩孔缺陷已消除;最后,固化型板模具,并制作所需芯盒模具,以便
进行阀盖的批量生产。
[0025]综上,本技术通过改变进铁位置并结合补缩冒口对阀盖进行补缩,消除了阀盖热结处的缩孔现象,提高了阀盖砂型铸造的效率和成型质量。
[0026]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浇道及与之相连的多个分支浇道,每个分支浇道位于两个阀盖下芯之间,每个分支浇道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内浇道与对应的阀盖下芯的底部热结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浇道竖直布置,所述主浇道通过纵横交错的连接浇道与多个所述分支浇道相通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盖防缩孔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浇道包括与所述主浇道相连的浇道Ⅰ,所述浇道Ⅰ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之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昌杰刘善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兴新材料产业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