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537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涉及消失模工艺技术领域,包括竖浇道和主浇道,所述主浇道设在竖浇道的下方,且主浇道与所述竖浇道相互连通,所述主浇道外侧的下方设有下充型部,且主浇道与所述下充型部连通,所述竖浇道与主浇道之间连通有上充型部,所述主浇道的下方设有底浇口,且底浇口与所述主浇道连通;所述主浇道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一拉铁,且第一拉铁与所述主浇道连通,所述竖浇道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二拉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铁水经过竖浇道、主浇道、底浇口、下充型部、上充型部进行充型浇铸,整个浇铸过程,由第一拉铁和第二拉铁分别支撑铸件产品内部的两侧,并分流部分铁水,防止变形,使铸件成品率大幅度提升。幅度提升。幅度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消失模工艺
,尤其涉及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型的新工艺,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泡沫塑料(EPS)模型粘接组合成模型簇,然后在上面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宝珠砂或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然后浇注,铁水的高温使模型气化,随后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液体金属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当泡沫塑料(EPS)模型放入待振实砂箱内后,要倒入宝珠砂或干石英砂并进行振动,要将宝珠砂或干石英砂充分振实,宝珠砂或干石英砂充分包围在泡沫塑料(EPS)模型周围和填实内部孔洞,一些箱体、壳体类产品的泡沫模型强度非常低,在浸涂耐火涂料、烘干,装箱、振实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最终导致产品报废;
[0003]设计浇铸系统是消失模铸造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仅需要保证热场、流场、压力场的均衡,铁水浇铸流量、流经、排渣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需要克服变形,消失模工艺浇铸系统要比常规的砂型铸造复杂得多,一些产品因变形导致产品报废的问题屡屡发生,现有技术的浇铸系统设计一般为常规设计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顶铸;就是内浇口设计在铸件的上方也就是顶部,铁水从顶部进入型腔,顶铸的缺点是当铁水进入型腔泡沫塑料(EPS)随即汽化,汽化的瞬间会产生强大的气体,气体无法瞬间从涂料层的微孔排出,造成浇铸瞬间返喷,同时泡沫塑料(EPS)及涂料残渣会在强大气流的作用下弥散在型腔不确定位置,拐角处更为密集,会导致铸件内部出现很多夹渣缺陷,对于较大体积的铸件因泡沫泡塑料(EPS)的瞬间汽化消失,导致溃型(塌箱)的概率极高,第二种底铸;就是内浇口设计在铸件的底部,铁水从底部进入型腔,这种方法从热场、流场理论上讲会形成顺序凝固,提升铸件品质,但是就薄壁铸件而言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理由是从下至上的铁水流顶端接触的是(消失模)泡沫泡塑料(EPS)前沿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对顶部铁水而言是一个散热降温过程,当铁水流经一定高度的时候,顶部铁水凝固无法继续充型,会导致区域性冷隔,局部冷隔最终浇铸失败产品报废,第三种阶梯铸;就是内浇口分上、中、下设计,铁水从底部进入一定高度后从中间进入,最后从顶部进入,这种方法对于马达底座产品较为适合,但是没有克服变形的能力和排渣功能,因此,本技术提出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该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由第一拉铁和第二拉铁分别支撑铸件产品内部的两侧,并分流部分铁水,防止变形,使铸件成品率大幅度提升。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包括竖浇道和主浇道,所述主浇道设在竖浇道的下方,且主浇道
与所述竖浇道相互连通,所述主浇道外侧的下方设有下充型部,且主浇道与所述下充型部连通,所述竖浇道与主浇道之间连通有上充型部,所述主浇道的下方设有底浇口,且底浇口与所述主浇道连通;
[0006]所述主浇道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一拉铁,且第一拉铁与所述主浇道连通,所述竖浇道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二拉铁,且第二拉铁与所述竖浇道连通,所述上充型部顶部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导流口和第二导流口,所述主浇道用于插设入铸件产品的内部进行浇铸。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充型部包括第一侧下充型口和第二侧下充型口,所述第一侧下充型口和第二侧下充型口分别连通在主浇道两侧的下方。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充型部包括第一侧上充型口和第二侧上充型口,所述第一侧上充型口和第二侧上充型口分别连通在竖浇道与主浇道之间两侧,所述第一导流口和第二导流口分别与第一侧上充型口、第二侧上充型口连通。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铸件产品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形成夹层,所述主浇道用于插设入夹层的内部进行浇铸。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口和第二导流口的上端延伸出夹层,所述第一拉铁用于支撑住后面板,所述第二拉铁用于支撑住前面板。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浇道的顶部设有浇口杯,且浇口杯呈喇叭型,所述浇口杯与竖浇道连通并焊接成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将铁水经过竖浇道、主浇道、底浇口、下充型部、上充型部进行充型浇铸,整个浇铸过程,由第一拉铁和第二拉铁分别支撑铸件产品内部的两侧,并分流部分铁水,防止变形,使铸件成品率大幅度提升。
[0014]2、本技术将浇铸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塑料(EPS)体,由第一导流口和第二导流口导流向上排出铸件产品的内部,确保铸件的内在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铸件产品示意图。
[0018]其中:1、竖浇道;2、主浇道;3、底浇口;4、第一拉铁;5、第二拉铁;6、第一导流口;7、第二导流口;8、铸件产品;9、第一侧下充型口;10、第二侧下充型口;11、第一侧上充型口;12、第二侧上充型口;13、前面板;14、后面板;15、浇口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实施例一
[0021]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包括竖浇道1和主浇道2,所述主浇道2设在竖浇道1的下方,且主浇道2与所述竖浇道1相互连通,所述主浇道2外侧的下方设有下充型部,且主浇道2与所述下充型部连通,所述竖浇道1
与主浇道2之间连通有上充型部,所述主浇道2的下方设有底浇口3,且底浇口3与所述主浇道2连通;
[0022]所述主浇道2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一拉铁4,且第一拉铁4与所述主浇道2连通,所述竖浇道1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二拉铁5,且第二拉铁5与所述竖浇道1连通,所述上充型部顶部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导流口6和第二导流口7,所述主浇道2用于插设入铸件产品8的内部进行浇铸。使用时,铁水从竖浇道1注入,进入铸件产品8内部,铁水经过竖浇道1、主浇道2、底浇口3到达铸件产品底部型腔进行充型,铁水充型高度到达下充型部平面时,底浇口3断流,铁水由下充型部继续充型,铁水充型高度到达第一拉铁4时,第一拉铁4分流一部分铁水,铁水充型高度到上充型部时,下充型部两点断流,铁水由上充型部继续充型,铁水充型到达第二拉铁5时分流部分铁水,由上充型部、第二拉铁5共同完成充型结束浇铸。
[0023]所述下充型部包括第一侧下充型口9和第二侧下充型口10,所述第一侧下充型口9和第二侧下充型口10分别连通在主浇道2两侧的下方。使用时,铁水从竖浇道1注入,进入铸件产品8内部,铁水经过竖浇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包括竖浇道(1)和主浇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浇道(2)设在竖浇道(1)的下方,且主浇道(2)与所述竖浇道(1)相互连通,所述主浇道(2)外侧的下方设有下充型部,且主浇道(2)与所述下充型部连通,所述竖浇道(1)与主浇道(2)之间连通有上充型部,所述主浇道(2)的下方设有底浇口(3),且底浇口(3)与所述主浇道(2)连通;所述主浇道(2)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一拉铁(4),且第一拉铁(4)与所述主浇道(2)连通,所述竖浇道(1)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二拉铁(5),且第二拉铁(5)与所述竖浇道(1)连通,所述上充型部顶部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导流口(6)和第二导流口(7),所述主浇道(2)用于插设入铸件产品(8)的内部进行浇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充型部包括第一侧下充型口(9)和第二侧下充型口(10),所述第一侧下充型口(9)和第二侧下充型口(10)分别连通在主浇道(2)两侧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失模工艺生产灰铸铁马达底座浇铸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瑨璐王喜春田芳芬赵萍王甜晶薛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市金工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