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军专利>正文

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3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它是由尾端(3)和髓内针通道(6)与先入端叉口(7)构成,其特征是尾端(3)内设有尾端内丝(2)和尾端盖丝(9)与尾端盖内六棱孔(8),锁钉(4)上设有锁钉内六棱孔(10)和锁钉丝(11),先入端叉口(7)处设置锁钉(4),髓内针通道(6)内设置空心通道,锁钉孔(5)内设置锁钉(4),先入端设置叉形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尤其是医用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器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带锁髓内针先入端为锁钉,手术中锁入有一定难度,延缓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创伤面积,许多手术时需要在X射线观察下才能锁入,给以病人造成损害和痛苦,给予操作者带来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它是采用先入端叉状口大与描准器导向针接触卡住,形成框架结构,稳定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与描准器,按先入端髓内针上各锁钉孔,在描准器上设定描准孔和打入锁钉。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尾端和髓内针通道与先入端叉口构成,尾端内设有尾端内丝和尾端盖丝与尾端盖内六棱孔,锁钉上设有锁钉内六棱孔和锁钉丝,先入端叉口处设置锁钉,髓内针通道内设置空心通道,锁钉孔内设置锁钉,先入端设置叉形状。先入端叉口经骨折一端髓腔进入另一端髓腔,先入端叉口卡住描准器导向针,锁钉经一侧骨皮质通过锁钉孔穿过另一侧骨皮质,由内六棱把手将锁钉内六棱孔内锁钉丝拧入骨皮质固定。首先固定先入端锁钉,由钢条通过髓内针通道探测锁钉是否通过锁钉孔。固定尾端锁钉,尾端盖和尾端内丝与尾端盖丝由丝扣连接固定髓内针尾端。本技术的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手术创伤面积小,省事省时,减轻患者痛苦,广泛用于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附图说明本技术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是本技术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的结构示意图。1——尾端盖 2——尾端内丝 3——尾端 4——锁钉 5——锁钉孔 6——髓内针通道 7——先入端叉口 8——六棱孔 9——尾端盖丝 10——锁钉内六棱孔 11——锁钉丝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它是由尾端3和髓内针通道6与先入端叉口7构成,尾端3内设有尾端内丝2和尾端盖丝9与尾端盖内六棱孔8,锁钉4上设有锁钉内六棱孔10和锁钉丝11,先入端叉口7处设置锁钉4,髓内针通道6内设置空心通道,锁钉孔5内设置锁钉4,先入端设置叉形状。先入端叉口7经骨折一端髓腔进入另一端髓腔,先入端叉口7卡住描准器导向针,锁钉4经一侧骨皮质通过锁钉孔5穿过另一侧骨皮质,由内六棱把手将锁钉内六棱孔10内锁钉丝11拧入骨皮质固定。首先固定先入端锁钉4,由钢条通过髓内针通道6探测锁钉4是否通过锁钉孔5。固定尾端锁钉4,尾端盖1和尾端内丝2与尾端盖丝9由丝扣连接固定髓内针尾端3。本技术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的实施例,它是由尾端3和髓内针通道6与先入端叉口7构成,尾端3内设有尾端内丝2和尾端盖丝9与尾端盖内六棱孔8,锁钉4上设有锁钉内六棱孔10和锁钉丝11,先入端叉口7处设置锁钉4,髓内针通道6内设置空心通道,锁钉孔5内设置锁钉4,先入端设置叉形状。先入端叉口7经骨折一端髓腔进入另一端髓腔,先入端叉口7卡住描准器导向针,锁钉4经一侧骨皮质通过锁钉孔5穿过另一侧骨皮质,由内六棱把手将锁钉内六棱孔10内锁钉丝11拧入骨皮质固定。首先固定先入端锁钉4,由钢条通过髓内针通道6探测锁钉4是否通过锁钉孔5。固定尾端锁钉4,尾端盖1和尾端内丝2与尾端盖丝9由丝扣连接固定髓内针尾端3。权利要求1.一种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它是由尾端(3)和髓内针通道(6)与先入端叉口(7)构成,其特征是尾端(3)内设有尾端内丝(2)和尾端盖丝(9)与尾端盖内六棱孔(8),锁钉(4)上设有锁钉内六棱孔(10)和锁钉丝(11),先入端叉口(7)处设置锁钉(4),髓内针通道(6)内设置空心通道,锁钉孔(5)内设置锁钉(4),先入端设置叉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先入端叉状带锁髓内针,尤其是医用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器械。它是由尾端和髓内针通道与先入端叉口构成,尾端内设有尾端内丝和尾端盖丝与尾端盖内六棱孔,锁钉上设有锁钉内六棱孔和锁钉丝,先入端叉口处设置锁钉,髓内针通道内设置空心通道,锁钉孔内设置锁钉,先入端设置叉形状。先入端叉口经骨折一端髓腔进入另一端髓腔,先入端叉口卡住描准器导向针,锁钉经一侧骨皮质通过锁钉孔穿过另一侧骨皮质,由内六棱把手将锁钉内六棱孔内锁钉丝拧入骨皮质固定。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手术创伤面积小,省事省时,减轻患者痛苦,广泛用于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文档编号A61B17/72GK2652346SQ20032010707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新军, 亓兰珍 申请人:李新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军亓兰珍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