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送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23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又紧凑、吸取效果好且不会对线路板材造成污染的全自动送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位于印刷设备和输送线之间的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的动作端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和吸料横板,所述吸料横板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下方且内部开设有通气道,所述吸料横板的一端开设有接气口,所述吸料横板的另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吸料口,所述接气口和所述吸料口分别与所述通气道的两端相连通,所述接气口与所述真空发生器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送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送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线路板在生产制造中有一个步骤是要对其进行印刷油墨,在印刷油墨时,通常由上料机构将线路板材上料至油墨印刷设备上进行印刷,待印刷完毕后,由人工将线路板材取走送料至输送线。为了便于工人取走,印刷设备的印刷平台上会开设有气孔喷出气体将板材的一侧吹起,从而避免线路板材紧贴机台而难以抓取。采用人工对线路板材送料的方式需要工人重复劳动,并且为了保证工作效率,需要工人持续劳动时间长,不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工人在抓取线路板材时容易沾染到线路板材上的油墨,易导致线路板材受到污染且油墨也会沾染到工人手上。
[0003]公开号为CN20849962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船用板材翻身运输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板材吸取机构,通过板材吸取机构能够实现对板材的取放,配合移动装置即可实现对板材的转移,实现全自动送料;公开号为CN20506103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片料吸取机构,该机构能够对片料进行吸取,配合移动装置同样能够实现对片料的取放,实现全自动送料;然而,上述两个专利中,均采用由上至下的吸取方式,对于印刷完油墨的线路板材实现,直接接触上表面吸取易导致油膜分布不均,并且吸取结构会沾染上油墨,导致吸取效果打折扣,同时也容易对线路板材造成污染,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又紧凑、吸取效果好且不会对线路板材造成污染的全自动送料机构。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位于印刷设备和输送线之间的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的动作端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和吸料横板,所述吸料横板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下方且内部开设有通气道,所述吸料横板的一端开设有接气口,所述吸料横板的另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吸料口,所述接气口和所述吸料口分别与所述通气道的两端相连通,所述接气口与所述真空发生器气管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吸料横板包括下底板和上压板,所述下底板上开设有嵌合槽,所述通气道开设在所述嵌合槽内,所述接气口位于所述下底板的右端,所述吸料口位于所述上压板的左端,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嵌合槽相适配且密封设置在所述嵌合槽上。
[0007]进一步,所述下底板的右端一体成型有安装条,所述接气口设置在所述安装条的右侧面上,所述通气道穿过所述安装条与所述接气口相连通。
[0008]进一步,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直线模组相配合。
[0009]进一步,所述直线模组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位于印刷设备和输送线之间,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直线模组的下方并与所述吸料横板相配
合。
[0010]进一步,所述吸料口的数量为8个,以4个为一组分成两排布置在所述上压板上。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直线模组、安装架、真空发生器和吸料横板,安装架设置在直线模组的动作端上,由直线模组带动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在印刷设备的印刷平台和输送线之间来回切换,真空发生器和吸料横板都设置在安装架上,吸料横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接气口和吸料口,吸料口位于吸料横板接近印刷设备的一端,接气口位于吸料横板接近输送线的一端,接气口和吸料口通过开设在吸料横板内部的通气道相连通,接气口通过气管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接,因此吸料口可以通过真空发生器实现吸取功能;在工作时,印刷设备对线路板材印刷完毕后,印刷平台上的气孔喷气将线路板材靠近输送线的一端吹起,然后直线模组带动吸料横板移动使得吸料横板快速移动至线路板材的下方,由于喷出的气体被吸料横板阻挡,线路板材被吹起的一端将回落在吸料横板上,同时真空发生器启动,吸料口产生吸附力将线路板材牢牢吸附,然后直线模组动作将吸料横板移动拖带至输送线的上方,线路板材也被带动至输送线上,随即真空发生器破真空,吸料口不再吸附线路板材,同时直线模组继续移动,线路板材将完全落在输送线上,由输送线输送至下一工艺工作处,送料完成。由上述可见,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在吸料横板上开设吸料口从线路板材的下方对线路板材进行吸取,不会触碰到印刷油墨,因此不会造成吸料口被填塞,吸取效果好,并且没有与线路板材的印刷区域接触,不会对线路板材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所述吸料横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所述吸料横板去除上压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所述吸料横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位于印刷设备100和输送线200之间的直线模组1,所述直线模组1的动作端上设置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2和吸料横板3,所述吸料横板3位于所述安装架10的下方且内部开设有通气道4,所述吸料横板3的一端开设有接气口5,所述吸料横板3的另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吸料口6,所述接气口5和所述吸料口6分别与所述通气道4的两端相连通,所述接气口5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气管连接。本技术包括直线模组1、安装架10、真空发生器2和吸料横板3,所述安装架10设置在所述直线模组1的动作端上,由所述直线模组1带动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在印刷设备100的印刷平台和输送线200之间来回切换,所述真空发生器2和所述吸料横板3都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0上,所述吸料横板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接气口5和吸料口6,所述吸料口6位于所述吸料横板3接近印刷设备100的一端,所述接气口5位于所述吸料横板3接近输送线200的一端,所述接气口5和所述吸料口6通过开设在所述吸料横板3内部的通气道4相连通,所述接气口5通过气管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相连接,因此所述吸料口6可以通过所述真空发生器2实现吸取功能;在工作时,印刷设备100对线路板材印刷完毕后,印刷平台上的气孔喷
气将线路板材靠近输送线200的一端吹起,然后所述直线模组1带动所述吸料横板3移动使得所述吸料横板3快速移动至线路板材的下方,由于印刷平台喷出的气体被所述吸料横板3阻挡,线路板材被吹起的一端将回落在所述吸料横板3上,同时所述真空发生器2启动,所述吸料口6产生吸附力将线路板材牢牢吸附,然后所述直线模组1动作将所述吸料横板3移动拖带至输送线200的上方,线路板材也被带动至输送线200上,随即所述真空发生器2破真空,所述吸料口6不再吸附线路板材,同时所述直线模组1继续移动,线路板材将完全落在输送线200上,由输送线200输送至下一工艺工作处,送料完成。由上述可见,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在吸料横板3上开设吸料口6从线路板材的下方对线路板材进行吸取,不会触碰到印刷油墨,因此不会造成吸料口6被填塞,吸取效果好,并且没有与线路板材的印刷区域接触,不会对线路板材造成污染。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料横板3包括下底板3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印刷设备(100)和输送线(200)之间的直线模组(1),所述直线模组(1)的动作端上设置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2)和吸料横板(3),所述吸料横板(3)位于所述安装架(10)的下方且内部开设有通气道(4),所述吸料横板(3)的一端开设有接气口(5),所述吸料横板(3)的另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吸料口(6),所述接气口(5)和所述吸料口(6)分别与所述通气道(4)的两端相连通,所述接气口(5)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气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横板(3)包括下底板(31)和上压板(32),所述下底板(31)上开设有嵌合槽(33),所述通气道(4)开设在所述嵌合槽(33)内,所述接气口(5)位于所述下底板(31)的右端,所述吸料口(6)位于所述上压板(32)的左端,所述上压板(32)与所述嵌合槽(33)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树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航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