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的桩帽及桩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196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的桩帽及桩基结构,桩帽呈预制体,包括预制骨架和包裹预制骨架的混凝土层,预制骨架包括水平骨架、竖直骨架、外环骨架以及托板,竖直骨架、外环骨架分别与水平骨架的底部垂直连接,且竖直骨架用于穿设于预应力管桩内进行预制;外环骨架呈环形地设于竖直骨架的外围,并与竖直骨架间隔开,用于套设于预应力管桩外壁进行预制,托板设于竖直骨架和外环骨架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筋混凝土构造的桩帽预制体与预应力管桩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同时接触并预制成一体,桩帽与预应力管桩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二者的连接部位具有更大的抗剪强度,桩帽也不易与预应力管桩脱离,桩帽的抗偏压和抗沉降的特性得以显著提升。降的特性得以显著提升。降的特性得以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的桩帽及桩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海相环境下的地基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的桩帽及桩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市政设施、高速公路等构筑物修建在深厚的软土地基上。这些软土地基通常具有含水率大、孔隙比大、强度低、固结速度慢等特点,在上部构筑物施工完毕后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竖向沉降和侧向变形,且这一沉降变形过程维持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结束。如此长时间的沉降变形过程将严重影响建在其上的构筑物的自身安全及其使用效果,有必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0003]在软土地基加固施工中,其处理方法并不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采用复合地基控制沉降,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桩对上部结构荷载的传递,来改变土体中的应力分布,减小上部结构施加软弱土层中的附加应力,并将其传递至较深土层。高强预应力管桩因其抗压承载力大和耐打性,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中的桩基础和刚性桩复合地基。
[0004]因为软土地基属于柔性,而预应力管桩属于刚性,在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的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呈预制体,包括预制骨架和包裹预制骨架的混凝土层(M),所述预制骨架包括水平骨架(21)、竖直骨架(22)、外环骨架(23)以及托板(24),所述竖直骨架(22)、所述外环骨架(23)分别与所述水平骨架(21)的底部垂直连接,且所述竖直骨架(22)连接在所述水平骨架(21)的中部,用于穿设于预应力管桩(10)内进行预制;所述外环骨架(23)呈环形地设于所述竖直骨架(22)的外围,并与所述竖直骨架(22)间隔开,用于套设于预应力管桩(10)外壁进行预制,所述托板(24)设于所述竖直骨架(22)和所述外环骨架(23)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的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骨架(21)、所述竖直骨架(22)、所述外环骨架(23)均包括多层横加强筋和纵向连接各层横加强筋的纵连接筋,所述竖直骨架(22)、所述外环骨架(23)的纵连接筋与所述水平骨架(21)的横加强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的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骨架(21)的横加强筋的轮廓呈矩形,所述竖直骨架(22)的横加强筋的轮廓呈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的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骨架(22)的至少一根纵连接筋和/或所述外环骨架(23)的至少一根纵连接筋连接所述水平骨架(21)的每层横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的桩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衬垫(S),所述弹性衬垫(S)呈环形,套设于所述竖直骨架(22)形成的预制结构与所述外环骨架(23)形成的预制结构之间的环形间隙内,且紧贴于所述水平骨架(21)形成的预制结构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凡史晨锦李黎李栋梁吴凯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