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装置及门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102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及门禁系统。该身份识别装置包括支架,主识别模块,副识别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识别模块,且与所述主识别模块可通信电连接;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主识别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卡接于所述支架,所述主识别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身份识别装置便于更换不同的副识别模块,能够实现多种功能副识别模块与主识别模块的组合,无需对门禁系统整体进行重新设计,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身份识别装置及门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身份识别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及门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门禁产品多以人脸识别为主,辅以IC、ID等门禁卡实现门禁管理。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通信手段、可通过数字手段被识别的个人特征趋于多样化,如指纹、身份证、掌静脉、指静脉,二维码等。相应地,造成门禁管理场景使用多样化,如访客登记、人员出入管理等。
[0003]为了适应于越来越多的场景需求,身份识别功能需要合并、兼容到门禁设备上。但是,类似于这类门禁系统不可避免的存在下述问题:门禁系统一经生产,门禁功能就是固定的,例如:包含多少种识别方式、每种识别方式之间的协同工作方式等均是固定的。当门禁系统需要对门禁功能进行扩展,或者改变门禁功能之间的搭配方式时,需要对门禁系统整体进行重新设计,耗时耗力,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及门禁系统,便于更换不同的副识别模块,无需对门禁系统整体进行重新设计,降低成本。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包括
[0006]支架;
[0007]主识别模块;
[0008]副识别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识别模块,且与所述主识别模块可通信电连接;以及
[0009]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主识别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卡接于所述支架,所述主识别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
[0010]如此设置,通过将副识别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主识别模块,且主识别模块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支架上,以将主识别模块、副识别模块和支架连接成一个整体,能够实现主识别模块、副识别模块和支架之间的快捷拆装,且能够根据实际工况选择不同功能的副识别模块,实现不同功能的副识别模块与主识别模块的组合,适应于更多的场景需求。
[0011]此外,主识别模块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卡接在支架上,同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在支架上,进一步确保主识别模块与支架固定连接,不会产生相对运动。
[0012]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卡接部和与所述卡接部配合的配合部,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架或所述主识别模块中的一者,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支架或所述主识别模块中的另一者。
[0013]如此设置,通过卡接部与配合部的相互作用,实现支架与主识别模块的快速连接,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0014]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挂耳,所述配合部包括开设于所述主识别模块的凹槽。
[0015]如此设置,通过将卡接部设置为支架上的挂耳,配合部设置为主识别模块的凹槽即可形成第一连接组件,结构简单,便于第一连接组件的生产制造,便于安装拆卸。
[0016]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主识别模块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适配所述固定孔的通孔,以允许固定件穿设所述通孔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孔。
[0017]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组件,使主识别模块与支架紧密连接,主识别模块在各个方向上均不与支架产生相对运动。
[0018]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贯穿所述副识别模块的贯穿孔、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挡块,及与所述贯穿孔螺纹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贯穿孔后抵接于所述挡块。
[0019]如此设置,可以通过第三连接组件中的紧固件实现对副识别模块与主识别模块的固定连接,以避免副识别模块沿着其与主识别模块连接处晃动造成脱落等不稳定连接,且在进行副识别模块的更换过程中,直接拆卸紧固件即可实现不同功能的副识别模块的快速切换,并支持现场快速更换,直接在主识别模块安装方式的基础上快速安装部署。
[0020]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四连接组件,所述副识别模块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组件插接于所述主识别模块。
[0021]如此设置,可以将副识别模块插接在主识别模块中,实现副识别模块在主识别模块中的连接,实现在进行副识别模块的更换过程中,现场无需更换支架,也无需加装墙钉等操作,直接通过拆卸插接处以快速现场切换副识别模块。
[0022]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副识别模块上的嵌槽以及设置于所述主识别模块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嵌槽;和/或
[0023]所述主识别模块与所述副识别模块在装设于在插接处穿设有限位螺钉。
[0024]如此设置,能够将副识别模块与主识别模块插接连接,此外,设置限位螺钉,能够固定副识别模块与主识别模块的插接处,增强插接的稳定性。
[0025]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筋和配合于所述限位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筋设置于所述支架或所述主识别模块中的一者,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支架或所述主识别模块中的另一者。
[0026]如此设置,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筋,在将主识别模块与支架连接时,能够起到定位与限位的作用。
[0027]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筋设置于支架,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主识别模块。
[002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门禁系统,包括上述的身份识别装置。
[0029]如此设置,门禁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的身份识别装置,能够门禁系统的多功能识别,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识别模块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识别模块与支架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识别模块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识别模块安装至支架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图4在A处的放大图;
[00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识别模块安装至支架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图6在B处的放大图;
[003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副识别模块与主识别模块插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副识别模块与主识别模块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身份识别装置的剖视图;
[0040]图11为图10在C处的放大图。
[0041]附图标记:1、连接组件;11、第一连接组件;111、卡接部;112、配合部;12、第二连接组件;121、固定部;122、固定孔;123、通孔;124、固定件;13、第三连接组件;131、贯穿孔;132、挡块;133、紧固件;14、第四连接组件;141、嵌槽;142、插接部;143、限位螺钉;2、主识别模块;3、支架;4、副识别模块;5、限位组件;51、限位槽;52、限位筋。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识别模块;副识别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识别模块,且与所述主识别模块可通信电连接;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主识别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卡接于所述支架,所述主识别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卡接部和与所述卡接部配合的配合部,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架或所述主识别模块中的一者,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支架或所述主识别模块中的另一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挂耳,所述配合部包括开设于所述主识别模块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主识别模块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适配所述固定孔的通孔,以允许固定件穿设所述通孔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睿方荣庆吴望哲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