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86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涉及模锻锤镶块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镶块结构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镶块快换机构,将定位柱穿过耐磨垫圈与定位块进行卡接,定位柱与外模通过紧固螺纹杆进行固定使镶块内模被安装在外模的上表面,耐磨垫圈起到耐磨防滑的作用,定位块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通过旋转紧固螺纹杆将紧固垫推进,固定销与定位柱卡接使定位柱被紧固垫进行夹持固定,增加定位柱的稳定性,反向转动紧固螺纹杆松开紧固垫对定位柱的固定作用,即可快速进行更换镶块内模,节省安装调整的时间,合模导向柱与内滑柱滑动在合模的过程中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三角楔块与三角楔块槽相互契合,避免错模的现象。的现象。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锻锤镶块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H13属于热作模具钢,用于制造冲击载荷大的锻模,热挤压模,精锻模、铝、铜及其合金压铸模。模锻锤是通用锻造设备,涉及面广,效率高,是模锻的主要设备,但由于该锤设下死点,下限位时靠模具面打靠,造成模具尺寸大,加工时间长,成本高。现在使用的镶块模主要结构由模体和圆镶块两大部分组成,安装时是用楔将镶块固定在通用的模体上,但这种结构,在模具安装后,需要对产品的错差进行调整,但在调整时,错差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对操作工人的个人技能要求非常高,有时仅模具调试错差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能源。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09035371U,公开日为2019年06月28日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锻锤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外模和镶块内模,所述上模底部和所述外模的中部设有和所述镶块内模相适配的镶块形腔,所述镶块形腔的下方设有固定键用于固定镶块内模,所述外模内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键插入所述固定槽中抵住所述镶块内模,所述外模的模具面沿边设有导向锁扣,所述上模的锻锤端面上设有一模垫。
[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0005]对于镶块内模安装的稳定性仅依靠固定键,在锻造的过程中,固定键受压存在变形失效的情况,稳定性不高;使用方形夹板对模垫进行夹持固定,在震动的过程中容易分散导致模垫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包括镶块结构主体,所述镶块结构主体包括有模具座,所述模具座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模具腔壳,所述模具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镶块快换机构,所述上模具的外侧设置有模垫安装机构,所述镶块快换机构包括有外模、镶块内模、紧固螺纹杆和紧固垫,所述外模的下表面与模具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垫安装机构包括有模垫、U型夹板、螺栓和梅花紧固垫,所述模垫的下表面与上模具的上表面相接触。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模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的通孔中部固定安装有耐磨垫圈,所述外模的内腔表面中心固定安装有定位块,定
位柱与外模通过紧固螺纹杆进行固定使镶块内模被安装在外模的上表面,起到便于快速安装和更换镶块内模的作用。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镶块内模的下表面与封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镶块内模的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下表面与定位块卡接,所述定位柱的外表面与耐磨垫圈的内表面相接触,耐磨垫圈起到耐磨防滑的作用,定位块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螺纹杆的外表面与外模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纹杆的一端与紧固垫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紧固垫的下表面与外模的内腔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外模的内腔表面设置有与紧固垫相适配的限位滑槽,紧固螺纹杆起到旋转将紧固垫推进,固定销与定位柱卡接使定位柱被紧固垫进行夹持固定,起到增加定位柱的稳定性的作用。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垫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定位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销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外模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三角楔块,所述模具腔壳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与三角楔块相适配的三角楔块槽,三角楔块与三角楔块槽相互契合,避免错模的现象,提高模锻锤模具的精度,降低废品率。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模上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合模导向柱,所述合模导向柱的上端设置有与合模导向柱相适配的内滑柱,所述内滑柱的上端与上模具的下表面四周固定连接,合模导向柱与内滑柱滑动在合模的过程中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U型夹板的内表面与模垫、上模具的外表面卡接,所述螺栓的外表面与模垫、U型夹板、上模具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上表面与U型夹板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U型夹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梅花紧固垫适配的梅花安装槽,所述梅花紧固垫的外表面与U型夹板的上表面卡接,所述梅花紧固垫的内表面与螺栓的外表面螺纹连接,U型夹板起到对模垫与上模具进行夹持安装的作用,大大地提高模垫与上模具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螺栓与螺母起到固定模垫与上模具的作用,梅花紧固垫与梅花安装槽卡接起到增加螺栓与U型夹板连接处的摩擦力的作用,避免在锻造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通过安装镶块快换机构,将定位柱穿过耐磨垫圈与定位块进行卡接,定位柱与外模通过紧固螺纹杆进行固定使镶块内模被安装在外模的上表面,耐磨垫圈起到耐磨防滑的作用,定位块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通过旋转紧固螺纹杆将紧固垫推进,固定销与定位柱卡接使定位柱被紧固垫进行夹持固定,增加定位柱的稳定性,反向转动紧固螺纹杆松开紧固垫对定位柱的固定作用,即可快速进行更换镶块内模,节省安装调整的时间,合模导向柱与内滑柱滑动在合模的过程中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三角楔块与三角楔块槽相互契合,避免错模的现象,提高模锻锤模具的精度,降低废品率,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应于大工业生产。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通过安装模垫安装机构,使用U型夹板对模垫与上模具进行夹持安装,通过U型夹板夹紧模垫与上模具的侧面
来固定,可使模垫及上模具在被锻锤时不会影响到其相互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大大地提高模垫与上模具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螺栓与螺母进行固定,梅花紧固垫与梅花安装槽卡接起到增加螺栓与U型夹板连接处的摩擦力的作用,避免在锻造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镶块快换机构分离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模垫安装机构分离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模垫安装机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镶块结构主体;11、模具座;12、上模具;13、模具腔壳;2、镶块快换机构;21、外模;211、封板;212、耐磨垫圈;213、定位块;22、镶块内模;221、定位柱;23、紧固螺纹杆;24、紧固垫;241、固定销;25、三角楔块;251、三角楔块槽;26、合模导向柱;261、内滑柱;3、模垫安装机构;31、模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包括镶块结构主体(1),所述镶块结构主体(1)包括有模具座(11),所述模具座(11)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12),所述上模具(1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模具腔壳(1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11)的上表面设置有镶块快换机构(2),所述上模具(12)的外侧设置有模垫安装机构(3),所述镶块快换机构(2)包括有外模(21)、镶块内模(22)、紧固螺纹杆(23)和紧固垫(24),所述外模(21)的下表面与模具座(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垫安装机构(3)包括有模垫(31)、U型夹板(32)、螺栓(33)和梅花紧固垫(34),所述模垫(31)的下表面与上模具(12)的上表面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2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封板(211),所述封板(211)的通孔中部固定安装有耐磨垫圈(212),所述外模(21)的内腔表面中心固定安装有定位块(2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块内模(22)的下表面与封板(211)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镶块内模(22)的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柱(221),所述定位柱(221)的下表面与定位块(213)卡接,所述定位柱(221)的外表面与耐磨垫圈(212)的内表面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锻锤上的快换H13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纹杆(23)的外表面与外模(21)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纹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广海于长洪孙岳晨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锻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