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凤娥专利>正文

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79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包括上盖、下盖、拉环和底盖,上盖盖设在下盖的顶部,下盖的中部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插杆,插杆为中空结构,插杆的顶端高于容置腔的顶端,插杆与容置腔的顶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拉环套设在下盖的顶部,并与上盖相抵接,底盖盖设在容置腔的底端,插杆的上部设有密封盖,上盖的内部设有顶杆,顶杆的一端伸入到插杆内。以及包括该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的饮料瓶。通过在插杆的上部设有密封盖,因此,设有密封盖,可以使容置腔内的溶质在密封盖和底盖的作用下处于密封状态,防止出现泄露现象。通过顶杆将密封盖顶破,同时通过插杆的下端将底盖插破,便于溶质腔内的溶质流出,便于实现即配。便于实现即配。便于实现即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0001]本技术属于饮料瓶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即配式饮料,该类即配式饮料大多将加味剂,如蜂蜜等,放置在盖子处,现有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均采用刺破隔挡片或封膜等来实现即配,从而容易出现刺破的隔挡片落入饮料中影响食用;也有些即配式饮料瓶盖封装加味剂较为复杂,操作不便,使得生产时脱模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包括上盖、下盖、拉环和底盖,上盖盖设在下盖的顶部,下盖的中部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插杆,插杆为中空结构,插杆的顶端高于容置腔的顶端,插杆与容置腔的顶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拉环套设在下盖的顶部,并与上盖相抵接,底盖盖设在容置腔的底端,插杆的上部设有密封盖,上盖的内部设有顶杆,顶杆的一端伸入到插杆内,并与密封盖相对应。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插杆的上部设有密封盖,因此,当容置腔内的溶质还未与瓶体内的液体发生混合调配时,容置腔内的溶质在密封盖和底盖的作用下处于密封状态,防止出现泄露现象。同时,通过设有拉环,因此,在调配时,将拉环拉开,然后上盖向下移动,可以推动插杆向下移动,通过顶杆将密封盖顶破,同时通过插杆的下端将底盖插破,便于溶质腔内的溶质流出,便于实现即配。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盖位于容置腔顶端的上方,连接块倾斜设置。由此,通过连接块,可以保证插杆与容置腔的侧壁始终保持连接状态,可以方便插杆在外力推动下向下移动。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盖包括套环和端盖,容置腔的侧壁外侧设有卡槽,套环的内壁设有卡条,卡条与卡槽相配合,端盖与套环连接,端盖盖设在容置腔的底端,并与套环相配合。由此,通过卡条与卡槽的配合,可以方便套环固定在容置腔的外侧壁上,防止发生脱落;通过设有端盖,可以方便蜂蜜或者其他溶质加入到容置腔内。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环的外侧设有第一卡圈,端盖的内壁设有第二卡圈,第二卡圈呈弧形状,第二卡圈与第一卡圈相对应。由此,通过第二卡圈与第一卡圈的配合,实现了端盖能够处于盖紧状态;通过第二卡圈呈弧形状,可以减小第一卡圈与第二卡圈之间的结合力,便于插杆作用端盖上时,端盖打开。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盖的中部外侧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位于容置腔的外侧,连接套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由此,通过设有连接套,可以方便下盖与瓶体的配合。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盖、插杆、连接块和密封盖均为一体成型结构。由此,方便下盖的生产加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置腔上部的外侧壁设有凸条,拉环套设在凸条外侧。由此,通过凸条,可以使得拉环和上盖紧密套设在下盖外侧。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置腔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上盖的内侧设有螺纹部,螺纹部与外螺纹相配合。由此,通过螺纹配合,使得上盖在向下移动时,在螺纹的导向作用下,平稳向下移动,便于平稳推动推杆下压。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料瓶,包括上述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还包括瓶体,容置腔的底部伸入到瓶体内,瓶体的顶部位于连接套与容置腔之间,瓶体与连接套外壁的内螺纹相配合。由此,通过瓶体可以方便其他液体的分开盛装。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一种实施例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中上盖与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的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参照图1~图6。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包括上盖1、下盖2、拉环3和底盖4,上盖1盖设在下盖2的顶部,下盖2的中部设有容置腔21,容置腔21内设有插杆22,插杆22为中空结构,插杆22的顶端高于容置腔21的顶端,插杆22与容置腔21的顶端通过连接块23连接,拉环3套设在下盖2的顶部,并与上盖1相抵接,底盖4盖设在容置腔21的底端,插杆22的上部设有密封盖24,上盖1的内部设有顶杆11,顶杆11的一端伸入到插杆22内,并与密封盖24相对应。其中,顶杆11与上盖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顶杆11呈T型,顶杆11的一端外径较小,且小于插杆22的内径;顶杆11另一端的外径较大,且大于插杆22的内径。
[0023]通过设有底盖4,可以方便溶质,如蜂蜜等调味剂,通过容置腔21的底部注入,然后将底盖4盖好,实现密封。
[0024]密封盖24位于容置腔21顶端的上方,连接块23倾斜设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连接块23的厚度小于容置腔21的壁厚,厚度较小,便于上盖1推动插杆22时,插杆22能够向下移动。
[0025]当饮料需要调配时,外力拉动拉环3,将拉环3拉下,使得上盖1与下盖2之间形成移动空间;随后外力作用在上盖1上,使得上盖1向下移动,当上盖1向下时,顶杆11可以刺破密封盖24,然后再继续向下移动;当顶杆11的另一端移动至插杆22的顶端处时,可以对用插杆
2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插杆22的下端可以插破底盖,便于容置腔21内的溶质流出。
[0026]底盖4包括套环41和端盖42,容置腔21的侧壁外侧开设有卡槽211,套环41的内壁成型有卡条411,卡条411与卡槽211相配合,端盖42与套环41连接,端盖42盖设在容置腔21的底端,并与套环41相配合。底盖4与容置腔21在配合时,将套环41套设在容置腔21的外侧,卡条411卡入到卡槽211内,实现了套环41在容置腔21外壁上的固定。
[0027]套环41与端盖42通过连接条43连接,套环41、端盖42和连接条43三者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0028]套环41的外侧设有第一卡圈412,端盖42的内壁设有第二卡圈421,第二卡圈421呈弧形状,第二卡圈421与第一卡圈412相对应,即当端盖42在盖合时,第二卡圈421与第一卡圈412卡紧,实现了端盖42在套环41上的固定,从而实现了容置腔21的密封。其中,第二卡圈421呈弧形状,可以相对减小第二卡圈421与第一卡圈412的结合力,从而使得插杆22向下移动时,能够推动端盖42打开;同时,在连接条43的连接作用下,端盖42与套环41始终保持连接状态,而不会掉落在瓶体内。
[0029]因此,当容置腔21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下盖(2)、拉环(3)和底盖(4),所述上盖(1)盖设在下盖(2)的顶部,所述下盖(2)的中部设有容置腔(21),所述容置腔(21)内设有插杆(22),所述插杆(22)为中空结构,所述插杆(22)的顶端高于容置腔(21)的顶端,所述插杆(22)与容置腔(21)的顶端通过连接块(23)连接,所述拉环(3)套设在下盖(2)的顶部,并与上盖(1)相抵接,所述底盖(4)盖设在容置腔(21)的底端,所述插杆(22)的上部设有密封盖(24),所述上盖(1)的内部设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的一端伸入到插杆(22)内,并与密封盖(24)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4)位于容置腔(21)顶端的上方,所述连接块(23)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4)包括套环(41)和端盖(42),所述容置腔(21)的侧壁外侧设有卡槽(211),所述套环(41)的内壁设有卡条(411),所述卡条(411)与卡槽(211)相配合,所述端盖(42)与套环(41)连接,所述端盖(42)盖设在容置腔(21)的底端,并与套环(41)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漏蜜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凤娥
申请(专利权)人:徐凤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