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575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包括:排水槽、漏水槽、外机罩和内杂质过滤网筒;外机罩安装在安装座的上端,所述外机罩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口;内杂质过滤网筒套置在外机罩内,所述内杂质过滤网筒为转动结构,且内杂质过滤网筒的左右两端的外环面与外机罩的内侧壁之间安装有聚氨酯地滚轮;排水槽设置在外机罩的底部,所述排水槽的下端设置有下水口;漏水槽位于外机罩内中心;所述安装座的下端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多组支撑腿,且前侧中间的两组支撑腿之间安装有操控电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对化肥车间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大量过滤,集中回收杂质,且方便后续喷洒清洗,使用更高效便利。更高效便利。更高效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肥车间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肥是在农业人员在耕种时为植物提供的营养来源,化肥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且污水中会含有一定量的固体颗粒及其他杂质,需要对这些杂质进行回收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工农业只有立足环境、减少污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对比文件“CN202123290438.2一种化肥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的说明中提及“包括外壳,外壳内腔的顶壁设置有过滤桶,外壳内腔的底壁设置有排杂管,过滤桶的底壁设置于排杂管的顶壁,外壳顶壁的左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转杆的底端贯穿外壳内腔的顶壁并设置有第一齿轮,过滤桶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外壳内腔的顶壁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刮刀,刮刀位于过滤桶的内壁,外壳的左侧壁设置有排水管,外壳顶壁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外壳内腔的顶壁设置有控水机构”,虽然对比文件中的过滤桶内壁的杂质方便清楚,但是对比文件并不可进行大量过滤化肥车间污水的杂质,杂质过滤回收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以解决对比文件的过滤桶并不可进行大量过滤化肥车间污水的杂质,杂质过滤回收效率偏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包括:排水槽、漏水槽、外机罩和内杂质过滤网筒;
[0005]外机罩,安装在安装座的上端,所述外机罩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口;
[0006]内杂质过滤网筒,套置在外机罩内,所述内杂质过滤网筒为转动结构,且内杂质过滤网筒的左右两端的外环面与外机罩的内侧壁之间安装有聚氨酯地滚轮;
[0007]排水槽,设置在外机罩的底部,所述排水槽的下端设置有下水口;
[0008]漏水槽,位于外机罩内中心。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下端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多组支撑腿,且前侧中间的两组支撑腿之间安装有操控电箱,并且安装座的上端面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组上支撑杆,且上支撑杆的上端支撑在外机罩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机罩内前后两侧壁上端均安装有净水管,且净水管上均安装有多组喷洒头,并且喷洒头的喷洒方向均朝向内杂质过滤网筒的外环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杂质过滤网筒的左端设置有多组左连接板,且左连接板的外端固定在第三皮带轮后,并且安装座的上端面左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杂质过滤网筒的右端固定有多组右连接板,且右连接板的右端固定在第四皮带轮的前侧,并且安装座的上端面右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前端安装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
[0013]进一步的,所述漏水槽的左端连接有输入管,且输入管固定在安装座左端的左支撑架上,并且漏水槽的右端固定有后连接架,后连接架固定在安装座右端的右支撑架上,并且漏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漏水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外机罩和内杂质过滤网筒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销上,且内杂质过滤网筒采用80

200目/平方英寸的微孔筛网,并且内杂质过滤网筒上附有不锈钢丝编织成的支撑网和工作网。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中净水管和喷洒头的设置方便利用干净的水往内杂质过滤网筒的外环面喷洒,方便后期对外机罩和内杂质过滤网筒进行清洗处理,使用更方便省事。
[0017]2.本技术内杂质过滤网筒采用截留细小悬浮物的筛网过滤器,附有不锈钢丝编织成的支撑网和工作网,采用

目/平方英寸的微孔筛网,有助于过滤掉化肥车间污水中的杂质,同时内杂质过滤网筒可转动活动,避免过滤出的杂质不断积攒在同一处,过滤量大,过滤更快。
[0018]3.本技术中漏水槽的设置方便通过输入管往漏水槽内输送化肥车间污水,在漏水槽底部的漏水口处流下,可从内杂质过滤网筒的中部落下,以便进行集中过滤。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杂质过滤网筒安装在外机罩内俯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漏水槽俯视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杂质过滤网筒效果图。
[0024]图中:1、安装座;10、支撑腿;11、操控电箱;12、上支撑杆;13、左支撑架;14、右支撑架;2、排水槽;20、下水口;3、漏水槽;30、漏水口;31、输入管;32、后连接架;4、外机罩;40、净水管;41、喷洒头;5、内杂质过滤网筒;50、左连接板;51、第三皮带轮;52、右连接板;53、第四皮带轮;6、第一电机;60、第一皮带;61、第一皮带轮;7、第二电机;70、第二皮带;71、第二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能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提出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涉及的隧道工程作为地下结构物,作用环境复杂,安全保障要求高,长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其在运营期间可能会出现结构裂损、变形、错台、空洞、渗漏水等病害。以上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开发隧道服役安全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探究隧道实际工作状态,有效感知隧道结构病害并及时预警。
[0027]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杂质过滤网筒安装在外机罩内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漏水槽俯视示意图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杂质过滤网筒效果图。
[0029]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包括:排水槽2、漏水槽3、外机罩4和内杂质过滤网筒5;外机罩4安装在安装座1的上端,外机罩4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口;内杂质过滤网筒5套置在外机罩4内,内杂质过滤网筒5为转动结构,且内杂质过滤网筒5的左右两端的外环面与外机罩4的内侧壁之间安装有聚氨酯地滚轮;排水槽2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槽(2)、漏水槽(3)、外机罩(4)和内杂质过滤网筒(5);外机罩(4),安装在安装座(1)的上端,所述外机罩(4)的上端面开设有通口;内杂质过滤网筒(5),套置在外机罩(4)内,所述内杂质过滤网筒(5)为转动结构,且内杂质过滤网筒(5)的左右两端的外环面与外机罩(4)的内侧壁之间安装有聚氨酯地滚轮;排水槽(2),设置在外机罩(4)的底部,所述排水槽(2)的下端设置有下水口(20);漏水槽(3),位于外机罩(4)内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下端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多组支撑腿(10),且前侧中间的两组支撑腿(10)之间安装有操控电箱(11),并且安装座(1)的上端面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组上支撑杆(12),且上支撑杆(12)的上端支撑在外机罩(4)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罩(4)内前后两侧壁上端均安装有净水管(40),且净水管(40)上均安装有多组喷洒头(41),并且喷洒头(41)的喷洒方向均朝向内杂质过滤网筒(5)的外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肥车间污水处理回收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杂质过滤网筒(5)的左端设置有多组左连接板(50),且左连接板(50)的外端固定在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