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47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包括磁极组件骨架和两磁极环;所述磁极环包括磁极环本体和所述磁极环本体延伸的若干磁极,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环本体分别位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两侧、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固定,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周缘上轴向设有若干梯形通槽;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与所述梯形通槽一一对应嵌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磁极环的磁极环本体和磁极均固定于磁极组件骨架上,安装牢固可靠;且磁极嵌固于梯形通槽内的结构,让磁极的安装更便捷的同时,磁极不直接突出于磁极组件骨架,在磁极组件骨架的保护下,磁极还不易损坏。磁极还不易损坏。磁极还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磁极组件作为电机的组成结构件之一,如定子或转子,主要包括铁芯和线圈。如定子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定子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需在特定的方位下,与转子线圈形成切割关系,方可相互作用,实现电机能量转换的功能。而一些磁极组件结构中,由于各种原因,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可能不在切割的特定方位,此时,为对磁场进行转向,或其它原因需对线圈产生的磁场重新进行分布时,常需设置磁极,让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磁路经过磁极,在磁极特别结构的设置下,得以重新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
[0004]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包括磁极组件骨架和两磁极环,所述磁极组件骨架上绕设有绕组线圈,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两侧具有沉槽,所述绕组线圈位于所述沉槽内、不凸出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所述磁极环包括磁极环本体和所述磁极环本体沿磁极组件轴向平行方向向同一侧外延伸的若干磁极,若干所述磁极沿所述磁极环本体内周缘的周向间隔分布,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环本体分别位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两侧的所述沉槽内、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固定,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环本体外侧面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侧面齐平,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沿同一圆周一一间隔排列分布;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内周缘上轴向设有若干梯形通槽,所述梯形通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与所述梯形通槽一一对应,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各自穿过相对应的所述梯形通槽、嵌固于所述梯形通槽内。
[0005]进一步地,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环本体通过螺栓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侧壁固定。该设置下,所述磁极环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可拆卸安装,组装时灵活、方便。
[0006]进一步地,所述绕组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两侧侧壁上,所述绕组线圈通电后形成的磁场的N、S极沿平行于磁极组件轴向的方向分布。该结构下,可使所述磁极组件骨架、所述磁极组件骨架上的所述绕组线圈、以及两所述磁极环的布局更为合理,所述绕组线圈的安装不会影响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周缘的设置,且该结构下,所述绕组线圈则可由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侧面进行绕设,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侧面操作空间大,为机械设备如机械手的自动绕线提供可操作的空间条件,进而让所述绕组线圈的绕设更方便。
[0007]进一步地,磁极组件骨架为定子骨架或转子骨架。
[0008]本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中,所述磁极环包括所述磁极环本体和所述磁极环本体沿磁极组件轴向向同一侧外延伸的若干磁极,其中,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环本
体分别位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侧方、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固定,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穿过相对应的所述梯形通槽、嵌固于所述梯形通槽内,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环本体和所述磁极均固定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上,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安装牢固可靠;且横截面为梯形的所述磁极嵌固于所述梯形通槽内时,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的所述梯形通槽对所述磁极进行限位,所述磁极无法由所述梯形通槽槽口脱出的同时,穿插的形式也让所述磁极的安装更便捷,另所述磁极穿插于所述梯形通槽内,而不直接突出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在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保护下,所述磁极也不易损坏,其重新分布的磁场也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图3沿A

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本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的磁极组件骨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包括磁极组件骨架1和两磁极环2,所述磁极组件骨架1上绕设有绕组线圈10,所述磁极组件骨架1的两侧具有沉槽12,所述绕组线圈10位于所述沉槽12内、不凸出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1;所述磁极环2包括磁极环本体21和所述磁极环本体21沿磁极组件轴向平行方向向同一侧外延伸的若干磁极22,若干所述磁极22沿所述磁极环本体21内周缘的周向间隔分布,两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环本体21分别位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1两侧的的所述沉槽内12、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1固定,两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环本体21外侧面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1的侧面齐平,两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沿同一圆周一一间隔排列分布;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磁极组件骨架1的周缘上轴向设有若干梯形通槽11,所述梯形通槽11的槽口宽度D1小于槽底宽度D2;两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与所述梯形通槽11一一对应,两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各自穿过相对应的所述梯形通槽11、嵌固于所述梯形通槽11内。
[0016]本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所述绕组线圈10通电后,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路进入两所述磁极环2,在两所述磁极环2的导磁后,于两所述磁极环2相邻间的所述磁极22间形成磁路,其中,一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形成N极,另一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形成S极,形成N、S极的两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沿同一圆周一一间隔排列分布,构成沿磁极组件周向分布的若干磁极对,如此,完成对所述绕组线圈10产生的磁场的转向,让所述绕组线圈10产生的磁场得以重新分布,重新分布后的磁场具有沿磁极组件周向分布的磁路,进而以便在电机中,磁极组件作为定子,与转子相互作用,或磁极组件作为转子,与定子相互作用,得到切割力磁力线回路,完成电机功能。
[0017]本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两磁极环2的结构设置,让所述绕组线圈10产
生的磁场可进行转向,磁场得以重新分布,重新分布的磁场,最终可得到切割力磁力线回路,完成电机功能;该结构下,所述绕组线圈10则无需像传统磁极组件的绕组一样,由磁极组件骨架的径向内侧或外侧,以平行于磁极组件径向的方向为绕设中心,绕设到磁极组件骨架上,所述绕组线圈10的设置更为自由、灵活。且两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对磁场进行重新分布后,重新分布的磁场的磁极对由两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构成,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的体积小,所占空间少,同一圆周上,所述磁极22可分布的数量远大于传统磁极组件绕组可分布的数量,也就是说,由所述磁极环2的所述磁极22重新分布的磁场,可具有更多的磁极极对数,以在完成电机功能时,可得到的切割力磁力线回路更多,如此,电机通常具有更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还具有更高的工作密度。
[0018]本技术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中,所述磁极环2包括所述磁极环本体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磁极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极组件骨架和两磁极环,所述磁极组件骨架上绕设有绕组线圈,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两侧具有沉槽,所述绕组线圈位于所述沉槽内、不凸出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所述磁极环包括磁极环本体和所述磁极环本体沿磁极组件轴向平行方向向同一侧外延伸的若干磁极,若干所述磁极沿所述磁极环本体内周缘的周向间隔分布,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环本体分别位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两侧的所述沉槽内、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固定,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环本体外侧面与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侧面齐平,两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沿同一圆周一一间隔排列分布;所述磁极环的所述磁极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磁极组件骨架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润宇郑春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威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