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切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切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动力电池的电芯按照制作工艺划分为卷绕工艺和叠片工艺,叠片工艺是将正负极极片和隔膜按照正极极片
→
隔膜
→
负极极片的顺序逐层叠合在一起制得,因叠片电芯相较于卷绕电芯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软包电池制造生产中。
[0003]在进行叠片之前需将极片料带的侧边处裁切出极片的极耳,同时还需将间隔裁切极耳后的极片料带裁切成为单片状的极片。由于现有的极片裁切装置中的切刀机构整体性较差,机构装配零散,主要体现于极片切刀在进行更换时,需要将部件完全分解,操作费时费力。
[0004]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极片切刀装置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切刀装置,能够实现切刀机构模块化配置,方便操作人员拆卸,操作省时省力。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极片切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切刀机构(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极片料带水平传输于所述切刀机构(20)内;升降驱动机构(4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位于所述切刀机构(20)上方,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0)可拆卸地与所述切刀机构(20)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切刀机构(20)上下冲切所述极片料带;横移驱动机构(3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用于当所述切刀机构(20)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0)分离后,带动所述切刀机构(20)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机构(20)包括:切刀部(21);压座(22),设置于所述切刀部(21)顶部;连接件(23),其上端能够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0)相连接或分离,下端能够与所述压座(22)相连接或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件,每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的间隙与所述横移驱动机构(30)的移动方向相平行,所述连接件的下端能够位于所述间隙中,用于连接所述切刀部(21)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0);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解锁机构,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连接件(23)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轮轴(221),其中一个所述轮轴(221)位于另一个所述轮轴(221)的正上方,所述连接件(23)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卡接于所述间隙内的连接板(23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部(21)包括:第一安装板(211),设置于所述机架(10)上与所述压座(22)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211)远离所述压座(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切刀(21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徽庆,薛超群,丁晶,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瑞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