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950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车板,属于车库技术领域。载车板包括承载件,包括补平板和设置于补平板相对两侧的波浪板,波浪板包括一体相连的第一凸边、主支撑板和第二凸边,主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凸起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的高度均大于主支撑板的高度,第一凸边与补平板连接;多个支撑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承载件的底部。波浪板的主支撑板上凸设有多个凸起结构,多个凸起结构不仅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承载件板面的结构强度,以使承载件能够承载车辆而不发生变形,而且多个凸起结构还能起到防滑的作用,本技术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强且变形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库,尤其涉及一种载车板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国内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中,由于受到占地面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立体停车库采用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2、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的运行方式是在同一层上采用搬运器平面移动车辆,实现存取停放车辆,亦可用搬运器和升降机配合实现多层平面移动存取停放车辆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3、目前,现有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载车板采用在承载板的周围增设边梁或加强梁的方式,但是车辆往载车板上开时,承载板的变形量大,车轮踏面能下凹10~20mm,上车时不断发出板变形过程的噪音。

4、为此,亟需提供一种载车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车板,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强且变形量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载车板,包括:

4、承载件,包括补平板和设置于所述补平板相对两侧的波浪板,所述波浪板包括一体相连的第一凸边、主支撑板和第二凸边,所述主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边和所述第二凸边的高度均大于所述主支撑板的高度,所述第一凸边与所述补平板连接;

5、多个支撑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承载件的底部。

6、作为载车板的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梁包括一体相连的第一支撑段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段相对两侧的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段的高度,且所述补平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段连接,所述波浪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段连接。

7、作为载车板的可选方案,所述承载件与所述支撑梁之间焊接或采用紧固件连接。

8、作为载车板的可选方案,所述紧固件为铆钉。

9、作为载车板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凸边与所述主支撑板的连接过渡处设置有第一斜坡面,所述第一斜坡面与所述主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0、作为载车板的可选方案,所述补平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与所述第一凸边连接。

11、作为载车板的可选方案,所述补平板与两个所述波浪板为一体化结构。

12、作为载车板的可选方案,所述载车板还包括四个限位板,每个所述波浪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板。

13、作为载车板的可选方案,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斜坡面,所述第二斜坡面与所述主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4、作为载车板的可选方案,所述载车板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行走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所提供的载车板,采用承载件加多个支撑梁的结构,在补平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波浪板,波浪板的主支撑板上凸设有多个凸起结构,多个凸起结构不仅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承载件板面的结构强度,以使承载件能够承载车辆而不发生变形,而且多个凸起结构还能起到防滑的作用;位于主支撑板两侧的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因为其相对于受力方向是垂直的折弯结构,能够加强承载件整体的刚性,防止主支撑板朝下或者侧边扭曲;通过在承载件的底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梁,使载车板的承载件均匀受力,降低变形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包括一体相连的第一支撑段(21)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段(21)相对两侧的第二支撑段(22),所述第一支撑段(2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段(22)的高度,且所述补平板(11)与所述第一支撑段(21)连接,所述波浪板(12)与所述第二支撑段(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1)与所述支撑梁(2)之间焊接或采用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铆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边(123)与所述主支撑板(122)的连接过渡处设置有第一斜坡面(124),所述第一斜坡面(124)与所述主支撑板(1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平板(11)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折边部(111),所述折边部(111)与所述第一凸边(1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平板(11)与两个所述波浪板(12)为一体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还包括四个限位板(3),每个所述波浪板(1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板(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上设置有第二斜坡面(31),所述第二斜坡面(31)与所述主支撑板(1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行走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包括一体相连的第一支撑段(21)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段(21)相对两侧的第二支撑段(22),所述第一支撑段(2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段(22)的高度,且所述补平板(11)与所述第一支撑段(21)连接,所述波浪板(12)与所述第二支撑段(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1)与所述支撑梁(2)之间焊接或采用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铆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边(123)与所述主支撑板(122)的连接过渡处设置有第一斜坡面(124),所述第一斜坡面(124)与所述主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隆张杰张少坤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瑞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