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显示器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480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显示器件及制备方法,微显示器件包括驱动基板,驱动基板包括多个触点;位于驱动基板上的第一钝化层,第一钝化层上设置有暴露触点的第二开孔;位于第一钝化层上的金属层,金属层上设置有对应第二开孔的第一开孔;阵列排布在金属层上的多个LED单元;导电层,导电层通过第二开孔以及第一开孔将触点与对应的LED单元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钝化层,使触点与金属层之间形成了电性隔离,防止触点直接与金属层接触,即便在制备过程中遇到第一开孔尺寸过小或位置偏差的问题时,也不会造成触点与金属层之间的短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用扩大第一开孔尺寸,不用牺牲LED单元尺寸,提升了微显示器件发光区面积与显示效果。提升了微显示器件发光区面积与显示效果。提升了微显示器件发光区面积与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显示器件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Micro

LED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微显示器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显示器件又称微型发光二极管,是一类通过将LED结构进行薄膜化、微小化后得到的高密度集成的LED阵列,因每个独立的LED单元都能自发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可以实现低能量或高亮度的显示器件设计。当制造微显示器件时,为了产生多个完全电隔离的LED单元,通常需要暴露触点以实现LED单元与驱动基板的电性连接,但在电性连接过程中容易导致触点短路,从而直接影响微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显示器件,通过设置钝化层以避免触点短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微显示器件,包括:驱动基板,所述驱动基板包括多个触点;第一钝化层,所述第一钝化层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上,所述第一钝化层上设置与所述触点所在位置对应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基板(101),所述驱动基板(101)包括多个触点(1011);第一钝化层(102),位于所述驱动基板(101)上,所述第一钝化层(102)上设置有与所述触点(1011)所在位置对应的第二开孔(1021),所述第二开孔(1021)暴露所述触点(1011);金属层(103),位于所述第一钝化层(102)上,所述金属层(10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开孔(1021)所在位置对应的第一开孔(1031),所述第一开孔(1031)暴露所述触点(1011);多个LED单元(104),位于所述金属层(103)上且阵列排布,所述LED单元(104)的第一电极层与所述金属层(103)电性连接,所述触点(1011)位于相邻的所述LED单元(104)之间;导电层(106),通过所述第二开孔(1021)以及所述第一开孔(1031)将所述触点(1011)与对应的所述LED单元(104)的第二电极层电性连接,使得所述LED单元(104)通过所述触点(1011)单独被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为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1041)、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043),所述LED单元(104)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1041)以及所述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043)之间的有源层(1042);所述相邻的LED单元(104)的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043)相互电隔离;所述触点(1011)与对应的所述LED单元的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04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钝化层(105),位于所述LED单元(104)上;所述第二钝化层(105)具有暴露所述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043)的第三开孔(10511),通过对所述第二钝化层(105)和所述第一钝化层(102)刻蚀以形成所述第二开孔(1021);所述导电层(106)位于所述第二钝化层(105)上;所述导电层(106)通过所述第三开孔(10511)将所述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043)与所述触点(1011)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层(102)的材质为SiN、SiO2、Al2O3、TiO2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层(103)的材质为Cr、Ti、Au、Ni、Al、Pt、Sn、In、Cu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层(102)上的第二开孔(1021)的直径小于所述金属层(103)上第一开孔(1031)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层(102)的材质与所述第二钝化层(105)的材质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单元(104)的尺寸为0.1~10微米。8.微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驱动基板(101),所述驱动基板(101)包括多个触点(1011);在所述驱动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永漳
申请(专利权)人:镭昱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