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80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7
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高速风洞实验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风洞试验中,第二喉道普遍存在密封漏气的问题,若漏气严重,会直接影响风洞马赫数精度及流场能否建立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分别与侧壁板和电动推杆连接,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板、随动机构、滑动机构、充气胶条和压板机构,密封板内部嵌入充气胶条,充气胶条通过压板机构压紧固定,密封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滑动机构,密封板的内侧设置有随动机构,随动机构与电动推杆的执行端建立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解决了第二喉道密封漏气的问题,提高第二喉道的密封效果,保证第二喉道良好的密封特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风洞试验领域,具体为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第二喉道作为亚跨超三声速风洞的重要结构,紧邻模型支撑系统,因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普遍存在密封漏气问题。在试验过程中,若第二喉道漏气严重,将直接影响到风洞马赫数精度,甚至无法建立导致高马赫数试验流场,因此保证第二喉道良好的密封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0003]针对超音速风洞试验,为获取试验所需马赫数,需频繁调节第二喉道两侧壁板到风洞轴线的距离,两侧壁板存在位移及角度的变化,最大偏移距离约为380mm,通过密封装置进行密封。第二喉道外部空间受到结构限制,且试验过程中该处为负压,要利用一套密封装置解决多个型面的密封,在设计上存在一定难度。
[0004]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可实现风洞上下壁板以及前端面壁板四个型面的密封,完成风洞内、外部气压隔离的动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亚跨超三声速风洞试验过程中,第二喉道普遍存在密封漏气的问题,若漏气严重,会直接影响风洞马赫数精度及流场无法建立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方案一: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分别与侧壁板和电动推杆连接,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板、随动机构、滑动机构、充气胶条和压板机构,密封板内部嵌入充气胶条,充气胶条通过压板机构压紧固定,密封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滑动机构,密封板的内侧设置有随动机构,随动机构与电动推杆的执行端建立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壁板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密封板接触,挡板的两端设置有弧形角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支架和直线滑轨,密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滑轨支架,滑轨支架通过滑块与直线滑轨滑动连接,直线滑轨分别安装在风洞上下壁板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板机构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和第四压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和第四压板一体成型加工并形成矩形框架,第一压板将充气胶条压紧在密封板上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二压板将充气胶条压紧在密封板上形成第二密封面,第三压板将充气胶条压紧在密封板上形成第三密封面,第四压板将充气胶条压紧在密封板上
形成第四密封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随动机构包括卡箍、关节轴承、底座和伸缩杆,底座设置在密封板的内侧,底座上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通过关节轴承与卡箍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箍套装在电动推杆的执行端,卡箍上设置有螺栓,通过螺栓控制卡箍与电动推杆之间同步移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上加工有气嘴,气嘴用于连接气源向充气胶条充气,密封板的内侧设置有手动扶手。
[0013]方案二:基于方案一所述的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厚度为25mm的密封板,在密封板的外侧面嵌入充气胶条,并通过压板机构压紧固定;步骤二:选取滑轨支架的安装位置,使密封板与上壁板、下壁板之间的间隙均为3mm,选取直线滑轨的安装位置,使密封板与前端面壁板的间隙为1.5mm~2mm,密封板与前端面壁板之间无摩擦,且在充气胶条膨胀密封的范围内;步骤三:在侧壁板上安装挡板,挡板为矩形挡板,使密封板与挡板的端面接触,在挡板与密封板之间安装橡胶垫片;步骤四:将随动机构的卡箍套装在电动推杆的执行端,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密封板移动。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目前风洞试验时第二喉道密封漏气的问题,提高第二喉道的密封效果,保证第二喉道良好的密封特性,通过密封板、充气胶条和压板机构实现风洞侧壁板、风洞上下壁板以及前端面壁板四个型面的密封,完成风洞内、外部起亚的隔离;2、本专利技术的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采用一套厚度为25mm的密封板,实现变角度型面在内的四个型面的密封;3、本专利技术的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所设计的充气胶套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耐磨损、寿命长、伸缩性能优越的优点,泄压后能够迅速恢复充气前的形状;4、本专利技术的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将充气胶条固定在密封板内,通过密封板的结构,实现胶条沿着特定方向膨胀的最大化,同时利用弧形角块解决直角处密封不彻底的问题;5、本专利技术的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借助调节侧壁板的推杆,实现密封装置调节的自动控制,节省人力,消除工作人员频繁攀爬推拉密封板引发的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密封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密封板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密封板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I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密封板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A

A向剖视图;图8是图7的D处局部示意图;图9是图7的B处局部示意图;图10是随动机构的剖视图;图11是风洞第二喉道处结构简图。
[0016]图中1

密封机构,2

侧壁板,3

电动推杆,4

气嘴,5

密封板,6

手动扶手,7

随动机构,8

滑动机构,9

充气胶条,10

压板机构,11

第一压板,12

第二压板,13

第三压板,14

第四压板,15

弧形角块,16

挡板,17

滑轨支架,18

直线滑轨,19

卡箍,20

关节轴承,21

底座,22

伸缩杆,23

螺栓,24

前端面壁板,25

下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18]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机构(1),密封机构(1)分别与侧壁板(2)和电动推杆(3)连接,密封机构(1)包括密封板(5)、随动机构(7)、滑动机构(8)、充气胶条(9)和压板机构(10),密封板(5)内部嵌入充气胶条(9),充气胶条(9)通过压板机构(10)压紧固定,密封板(5)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滑动机构(8),密封板(5)的内侧设置有随动机构(7),随动机构(7)与电动推杆(3)的执行端建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2)上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与密封板(5)接触,挡板(16)的两端设置有弧形角块(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8)包括滑轨支架(17)和直线滑轨(18),密封板(5)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滑轨支架(17),滑轨支架(17)通过滑块与直线滑轨(18)滑动连接,直线滑轨(18)分别安装在风洞上下壁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机构(10)包括第一压板(11)、第二压板(12)、第三压板(13)和第四压板(14),第一压板(11)、第二压板(12)、第三压板(13)和第四压板(14)一体成型加工并形成矩形框架,第一压板(11)将充气胶条(9)压紧在密封板(5)上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二压板(12)将充气胶条(9)压紧在密封板(5)上形成第二密封面,第三压板(13)将充气胶条(9)压紧在密封板(5)上形成第三密封面,第四压板(14)将充气胶条(9)压紧在密封板(5)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仁忠历志李帝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