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71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包括旋风筒、内筒、出风管路和风机,旋风筒顶部外周壁上设有风料入口,旋风筒的底部设有下料管,其技术要点是:旋风筒由变径式蜗壳筒体和设于变径式蜗壳筒体下端的锥体构成,变径式蜗壳筒体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风料入口位于最大直径处的切向位置,锥体在下料管上方架设有抑尘板,抑尘板的边缘设有多根连接筋且连接筋的末端与锥体连接固定,抑尘板边缘与锥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下料空间,下料管的下端设有翻板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预热器旋风筒分离效率低的问题,分离效率高,显著提高分离效率,节约能源,并且延长分离器风机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熟料是以石灰石、粘土和铁质原料为主要原料,其是按适当比例配制成生料,再经烧成工段的预热器脱水、分解,回转窑高温煅烧后,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颗粒物料。
[0003]烧成工段主要由预热器系统、回转窑系统、篦冷机系统和煤磨系统构成,预热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利用回转窑和分解炉排出的废气余热加热生料,使生料预热及部分碳酸盐分解。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气固间的换热效率,实现整个煅烧系统的优质、高产、低消耗,必须具备气固分散均匀、换热迅速和高效分离三个功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物料首先进入二级预热器上升烟道,在系统负压的作用下进入一级预热器旋风筒,气料分离后热气体通过风机进入下道工序,物料进入二级旋风筒,但一级筒的分离效率在90%作用,有10%的物料随气体进入风机,每小时熟料投料量在400吨左右,即每小时有40吨生料随气体进入风机,对风机叶片的磨损非常大,也对风机做功有较大影响,造成风机转速增加及电耗上升。同时大量热生料没有进入预热器系统,而是随气体进入风机,将带走大量热量,势必造成煤耗的上升。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解决现有预热器旋风筒分离效率低的问题,分离效率高,显著提高分离效率,节约能源,并且延长分离器风机的使用寿命。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r/>[0007]一种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包括旋风筒、吊设于旋风筒顶部的用于热风出口的内筒、与内筒外端连接的出风管路、设于出风管路末端的风机,所述旋风筒顶部外周壁上设有风料入口,旋风筒的底部设有下料管,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旋风筒由变径式蜗壳筒体和设于变径式蜗壳筒体下端的锥体构成,所述变径式蜗壳筒体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风料入口位于最大直径处的切向位置,所述锥体在下料管上方架设有抑尘板,所述抑尘板的边缘设有多根连接筋且连接筋的末端与锥体连接固定,所述抑尘板边缘与锥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下料空间,所述下料管的下端设有翻板阀。
[0008]上述的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所述变径式蜗壳筒体由半径为R3325 mm的旋筒段Ⅰ、半径为R3440 mm的旋筒段Ⅱ、半径为R2895 mm的旋筒段Ⅲ、半径为R2780 mm的旋筒段Ⅳ、半径为R2235 mm的旋筒段

和半径为R2350mm的旋筒段

构成,所述旋筒段Ⅰ、旋筒段Ⅱ、旋筒段

和旋筒段

的旋转中心线为抑尘板中心所在垂线,所述旋筒段Ⅲ和和旋筒段Ⅳ的旋转中心线偏离抑尘板中心545mm,偏离方向接近风料来向。
[0009]上述的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所述抑尘板为圆形且其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抑尘板的外径为1000mm,厚度为160mm,抑尘板与下料管的距离为2300mm。
[0010]上述的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所述抑尘板由耐热钢棒骨架、碳化硅抗结皮浇注料浇筑构成,耐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0011]上述的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所述内筒的直径大于抑尘板的直径,内筒中吊设有中心竖管,所述中心竖管与内筒之间形成热风旋出通道,中心竖管的下端露出内筒下端口并形成中心风入口,中心竖管的外周由下至上设有螺旋式爬升槽。
[0012]上述的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所述内筒的外端固定有闸板阀,以便于调节通风量。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物料和热风通过风料入口进入旋风筒中,热风与物料在旋风筒内壁高速旋转,由于风机的作用,内筒即热风出口处形成负压,造成气、料分离,物料进入下料管,翻板阀在物料重力的作用下反复开关,物料进入下道工序,而热风由内筒排出。当翻板阀开启时,在负压的作用下会有部分物料返回到旋风筒中,然而在抑尘板的阻隔下以及下行物料作用下,返回物料再次进入下料管中排出。增强气固分离效果,排出的热风中降低含尘率30%,分离效果提高30%左右,相对于传统分离器每小时有40吨物料随热风进入风机,本技术的风机入口减少物料12吨左右,节约能源。
[0015]2、通过设置中心竖管,中心竖管的外周设有螺旋式爬升槽,有利于热风爬升的同时,也有利于再次分离热风中夹带的物料,进一步增强了旋风筒内部的气固分离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旋风筒、2.风料入口、3.内筒、4.抑尘板、5.下料管、6.翻板阀、7.风机、8.连接筋、9.出风管路、10.闸板阀、11.中心竖管、12.螺旋式爬升槽。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图2所示,该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包括旋风筒1、吊设于旋风筒1顶部的用于热风出口的内筒3、与内筒3外端连接的出风管路9、设于出风管路9末端的风机7。所述旋风筒1顶部外周壁上设有风料入口2,旋风筒1的底部设有下料管5。
[0023]其中,所述旋风筒1由变径式蜗壳筒体和设于变径式蜗壳筒体下端的锥体构成。所述变径式蜗壳筒体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风料入口2位于最大直径处的切向位置。所述锥体在下料管5上方架设有抑尘板4,所述抑尘板4的边缘设有多根连接筋8且连接筋8的末端与锥体连接固定,所述抑尘板4边缘与锥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下料空间,所述下料管5的下端设有翻板阀6。
[0024]本实施例中,旋风筒1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布置。两个变径式蜗壳筒体分别由半径为R3325 mm的旋筒段Ⅰ、半径为R3440 mm的旋筒段Ⅱ、半径为R2895 mm的旋筒段Ⅲ、半径为R2780 mm的旋筒段Ⅳ、半径为R2235 mm的旋筒段

和半径为R2350mm的旋筒段

构成,所述旋筒段Ⅰ、旋筒段Ⅱ、旋筒段

和旋筒段

的旋转中心线为抑尘板中心所在垂线,所述旋筒段Ⅲ和和旋筒段Ⅳ的旋转中心线偏离抑尘板中心545mm,偏离方向接近风料来向。所述抑尘
板4为圆形且其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抑尘板4的外径为1000mm,厚度为160mm,抑尘板4与下料管5的距离为2300mm。所述抑尘板4由耐热钢棒骨架、碳化硅抗结皮浇注料浇筑构成,耐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0025]工作原理:
[0026]当热风携带物料进入旋风筒1后,被迫在旋风筒1内壁与内筒3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旋风筒1内向下旋转运动的成为外涡旋,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向上旋转运动的流体成为内涡旋,最后由内筒3排出。由于物料密度大于气体温度,受离心力作用,物料向边部移动的速度远大于气体,致使靠近边壁处浓度增大,同时,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包括旋风筒、吊设于旋风筒顶部的用于热风出口的内筒、与内筒外端连接的出风管路、设于出风管路末端的风机,所述旋风筒顶部外周壁上设有风料入口,旋风筒的底部设有下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筒由变径式蜗壳筒体和设于变径式蜗壳筒体下端的锥体构成,所述变径式蜗壳筒体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风料入口位于最大直径处的切向位置,所述锥体在下料管上方架设有抑尘板,所述抑尘板的边缘设有多根连接筋且连接筋的末端与锥体连接固定,所述抑尘板边缘与锥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下料空间,所述下料管的下端设有翻板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物料预热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式蜗壳筒体由半径为R3325 mm的旋筒段Ⅰ、半径为R3440 mm的旋筒段Ⅱ、半径为R2895 mm的旋筒段Ⅲ、半径为R2780 mm的旋筒段Ⅳ、半径为R2235 mm的旋筒段

和半径为R2350mm的旋筒段

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利峰肇峰
申请(专利权)人:辽阳天瑞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