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构件同步折叠的组合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715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构件同步折叠的组合连杆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轨道、沿所述轨道运动的顶升滑架和对称设置在所述顶升滑架两侧的两组组合连杆;所述轨道在工作时内嵌在预制箱式房中间柱上;每组所述组合连杆都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板和第三连杆;所述连接板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在工作时与预制箱式房中间柱一侧的待折叠的顶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两个构件同时向中间构件折叠,且有效避免了构件之间的碰撞和构件与连杆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和构件与连杆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和构件与连杆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构件同步折叠的组合连杆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连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用于同步折叠的组合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曲柄连杆机构都是运用于机械的动力传输,所受的荷载较小且不会造成该机械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而导致机械的变形乃至破坏。而对于一些房屋结构的折叠技术,因其构件的自重和截面尺寸比较大,普通的曲柄连杆机构安装于结构构件上时,往往会因构件传递的荷载较大而引起曲柄连杆的变形,或者在曲柄连杆和构件连接的部位引起较大的应力集中,导致构件局部变形,从而降低安全性和适用性。同时,一些特定的工程结构需要满足两个构件同步对称的折展要求,一般的曲柄连杆只能简单完成一个构件的折展,无法实现对两块构件同步折展。
[0003]对工程构件的折叠和展开的运动精度都要求很高,既要满足展开后的构件之间需要贴合紧密不会出现缝隙,也要满足两个构件的交界处不产生碰撞,对于有双板同步折展功能要求的工程构件,不仅要考虑两块板同时运动时给中间构件带来的巨大荷载,防止应力集中导致破坏,也要考虑两块板折展过程的精确同步性。因此减小中间构件应力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构件同步折叠的组合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轨道(6)、沿所述轨道(6)运动的顶升滑架(5)和对称设置在所述顶升滑架(5)两侧的两组组合连杆;所述轨道(6)在工作时内嵌在预制箱式房中间柱(7)上;每组所述组合连杆都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连接板(3)和第三连杆(4);所述连接板(3)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在工作时与预制箱式房中间柱(7)一侧的待折叠的顶板(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升滑架(5)的一侧顶角转动连接;所述顶升滑架(5)的一侧底角与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的另一端在工作时与预制箱式房中间柱(7)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构件同步折叠的组合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6)为槽钢轨道;所述顶升滑架(5)一面设置有梯形凹槽(5

3),所述轨道(6)外凸面与所述凹槽(5

3)适配并嵌入在所述凹槽(5

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构件同步折叠的组合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架(5)的另一面的两个底角处设置有第一柱形孔道(5

1a),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栓柱(1

1),插入在所述第一柱形孔道(5

1a)中;所述顶升滑架(5)的两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二柱形孔道(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于相平张沛刘亚全有维吴海春黄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