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15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部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置,包括冷却箱、驱动电机、双联辊部和冷却层,所述冷却箱为顶部无盖的箱体结构且箱体向下凹陷处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置有从动辊支架,所述双联辊部包括上下分布的从动隔热辊和主动导热辊,所述主动导热辊浸没于所述冷却箱的冷却液内且由所述冷却箱外的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从动隔热辊的两端与所述从动辊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冷却层由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的环带状柔性材质构成且分别与所述从动隔热辊和所述主动导热辊张紧连接,相比于传统的冷却辊结构,采用了分步的冷却方式,保证了内衬层的两侧冷却温度一致,有效地精简了结构。有效地精简了结构。有效地精简了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部件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轮胎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内衬层由过渡层和气密层贴合而成,气密层保证了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保压,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内衬层半部件的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内衬层部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终端客户的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
[0003]内衬层冷却装置是对材料进行降温,只有对压出成型后的胶片通过冷却辊传输后进行降温,控制在合格的温度范围内,才能使胶片定型,使厚度和宽度保持稳定的状态。目前内衬层生产线所使用的辊筒为全空心辊,循环的冷却通过辊筒一端进入冷却辊后,水全部充满内部后,再由另一侧流出,通过此种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将内衬层胶片的热量带走。
[0004]然而一方面由于冷却辊内部为中空,水储量较大导致冷却水循环不彻底,流动性慢,导致内衬层半部件的热量集聚在冷却辊内部,循环不畅,长时间导致胶片超温,另一方面由于冷却水是从一侧流入从另一侧流出,所以两侧的冷却辊会存在温度不平衡的情况,使得胶片的一侧温度高于另一侧,温差情况严重时会影响胶片的质量。基于以上弊端,急需开发一种新型内衬层半部件冷却辊装置,以保证冷却效果,达到合格的温度范围,减少不合品的产生。
[0005]申请号为CN201721340996.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却辊,包括冷却辊体及导流芯,所述导流芯设置于所述冷却辊体内,所述导流芯的外表面与所述冷却辊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围绕所述导流芯的中心轴螺旋设置的导流道,所述导流芯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导流道相通的导流口,以使冷却介质从其中一所述导流口流入,经过所述导流道从另一所述导流口流出。该冷却辊采用了螺旋设置的流道来进行冷却,然而起始位置冷却效果好而后端冷却效果差从而形成了温度差,造成胶层的冷却不均匀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置。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置,包括冷却箱、驱动电机、双联辊部和冷却层,所述冷却箱为顶部无盖的箱体结构且箱体向下凹陷处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置有从动辊支架,所述双联辊部包括上下分布的从动隔热辊和主动导热辊,所述主动导热辊浸没于所述冷却箱的冷却液内且由所述冷却箱外的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从动隔热辊的两端与所述从动辊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冷却层由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的环带状柔性材质构成且分别与所述从动隔热辊和所述主动导热辊张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冷却层上线性设置有多道封隔带,封隔带将所述冷却层封隔成多道
均匀线性排布的封隔空间,每个所述冷却层的封隔空间内填充有冷却液。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层的外层还设置有单层换带状柔性导热材质的导热盖层,所述导热盖层的宽度大于所述冷却层的宽度。
[0011]优选的,所述主动导热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盖层辊,所述从动隔热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盖层辊,所述导热盖层与对应位置的所述从动盖层辊和所述主动盖层辊张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板,所述可拆卸板设置于竖直段所述冷却层的中间并与所述冷却箱可拆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箱壁和可拆卸板为隔热材质,所述主动导热辊和主动盖层辊为导热金属材质,所述从动隔热辊和从动盖层辊为隔热材质。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装置相比于传统的冷却辊结构,采用了分步的冷却方式,通过双辊的连动方式保证冷却层循环冷却,一方面保证了内衬层的两侧冷却温度一致,不会因为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冷却辊内不存水可以减轻重量,第三点取消了进水出水装置有效地精简了结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冷却箱,11

可拆卸板,12

从动辊支架;
[0018]2‑
驱动电机;
[0019]3‑
双联辊部,31

主动导热辊,32

主动盖层辊,33

从动隔热辊,34

从动盖层辊;
[0020]4‑
冷却层,41

导热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所示,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置,相比于传统的冷却辊结构,采用了分步的冷却方式,通过双辊的连动方式保证冷却层4循环冷却,一方面保证了内衬层的两侧冷却温度一致,不会因为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冷却辊内不存水可以减轻重量,第三点取消了进水出水装置有效地精简了结构,具体结构包括冷却箱1、驱动电机2、双联辊部3和冷却层4,冷却箱1为顶部无盖的箱体结构且箱体向下凹陷处填充有冷却液,冷却箱1的结构为常见的冰柜结构,具体内部结构包括有箱体、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和蒸发器,双联辊部3包括上下分布的从动隔热辊33和主动导热辊31,主动导热辊31浸没于冷却箱1的冷却液内且由冷却箱1外的驱动电机2驱动,冷却箱1的顶部设置有从动辊支架12,从动隔热
辊33的两端与从动辊支架12转动连接,冷却层4由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的环带状柔性材质构成且分别与从动隔热辊33和主动导热辊31张紧连接。
[0025]具体工作流程:
[0026]1.操作人员向冷却箱1内倒入温度较低的冷却液或启动冷却箱1的制冷功能,将冷却箱1内的冷却液冷却,此时浸没于冷却液内的冷却层4被冷却。
[0027]2.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带动主动导热辊31转动,从而将已冷却的冷却层4向上方输送,在持续的转动过程中,不断有未冷却的冷却层4向下运动浸入冷却箱1的冷却液中,并被冷却液冷却,也不断有经过冷却后的冷却层4向上运动并卷在从动隔热辊33上。
[0028]3.当整个冷却层4完成冷却后可以启动输送带将胶片输送过来,由于冷却箱1内部的冷却液的温度一致,所以冷却层4的温度保持一致,可以有效地保证冷却层4的两端温度一致,胶片被冷却层4输送的过程中被冷却层4冷却并进入下一流程,而与胶片接触从而温度升高的冷却层4则继续循环向下进入冷却箱1进行再次的冷却。
[0029]本装置采用了分布冷却的结构,避免了传统冷却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置,包括冷却箱、驱动电机、双联辊部和冷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为顶部无盖的箱体结构且箱体向下凹陷处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设置有从动辊支架,所述双联辊部包括上下分布的从动隔热辊和主动导热辊,所述主动导热辊浸没于所述冷却箱的冷却液内且由所述冷却箱外的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从动隔热辊的两端与所述从动辊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冷却层由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的环带状柔性材质构成且分别与所述从动隔热辊和所述主动导热辊张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层上线性设置有多道封隔带,封隔带将所述冷却层封隔成多道均匀线性排布的封隔空间,每个所述冷却层的封隔空间内填充有冷却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衬层生产线冷却辊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体灿付玉保徐国峰田建蒋宁宁李金朋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