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00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第一缸孔,所述第一缸孔的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缸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体,所述第一活塞体的上端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内设有第二缸孔,所述第二缸孔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端,所述第二缸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体,所述第二活塞体的上端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内设有第三缸孔,所述第三缸孔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端盖,所述第三缸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体,所述第三活塞体的上端设有第三活塞杆;所述缸体的下端设有第一油口、靠近上端的侧壁设有第二油口;该油缸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工作可靠、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缸
,尤其涉及一种油缸。

技术介绍

[0002]油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国内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工程机器得到了大量使用,为了能在较小的空间内提供较长的行程,进而使得多级缸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0003]在现有方案中,例如公开号CN112211877A一种多级套筒式双作用顺序伸缩液压缸,公开了一种多层缸筒可顺序动作的油缸,但是上述方案在工作时存在一些缺点;
[0004]1、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滑阀阀芯的开闭来控制缸筒的伸出和缩回,但是为了滑阀的顺利换向,滑阀和阀体之间回留有间隙,进而会产生一些泄漏,会使缸筒伸出时不会严格按照顺序伸出;
[0005]2、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滑阀阀芯的开闭来控制缸筒的伸出和缩回,所以必须在缸筒中开设较多的流道来供给阀芯使用,使得缸筒加工较为困难,同时阀芯的加工较为精细,使得成本较高;
[0006]3、在上述方案使用时,必须配合液压锁使用,不然在负载停机时,油缸会出现被动伸出或被动收缩滑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缸,其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工作可靠、成本低。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缸孔,所述第一缸孔的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缸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体,所述第一活塞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伸出第一端盖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缸孔,所述第二缸孔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缸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体,所述第二活塞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伸出第二端盖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三缸孔,所述第三缸孔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端盖,所述第三缸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体,所述第三活塞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伸出第三端盖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缸体的下端设有第一油口、靠近上端的侧壁设有第二油口;
[0009]所述第一活塞体和缸体之间设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活塞体与第一活塞体之间设有第三定位组件、与第一活塞杆之间设有第四定位组件,所述第三活塞体与第二活塞体之间设有第五定位组件、与第二活塞杆之间设有第六定位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缸孔内在第一活塞体的下方形成第一无杆腔、在第一活塞体的上方形成第一有杆腔;所述第二缸孔内在第二活塞体的下方形成第二无杆腔、在第二活塞体的上方形成第二有杆腔;所述第三缸孔内在第三活塞体的下方形成第三无杆腔、在第
三活塞体的上方形成第三有杆腔;所述第一无杆腔、第二无杆腔、第三无杆腔均与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有杆腔、第二有杆腔、第三有杆腔均与第二油口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油口和第一有杆腔的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活塞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的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有杆腔和第三有杆腔的第三油孔;
[0012]所述缸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油口和第一无杆腔的第四油孔,所述第一活塞体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无杆腔和第二无杆腔的第五油孔,所述第二活塞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无杆腔和第三无杆腔的第六油孔。
[0013]进一步的,在第一油口通入压力油液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一活塞体的定位,第一活塞体带动第一活塞杆向上运动,在第一活塞体向上运动至与第一端盖抵触时,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二活塞体的定位,第二活塞体带动第二活塞杆向上运动,在第二活塞体离开第二缸孔的底部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将第一活塞体定位在第一缸孔的上端位置;
[0014]在第二活塞体向上运动至与第二端盖抵触时,所述第五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三活塞体的定位,第三活塞体带动第三活塞杆向上运动,在第三活塞体离开第三缸孔的底部后,所述第四定位组件将第二活塞体定位在第二缸孔的上端位置;
[0015]在第三活塞体向上运动至与第三端盖抵触时,所述第六定位组件将第三活塞体定位在第三缸孔的上端位置;
[0016]在第二油口通入压力油液时,所述第六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三活塞体的定位,第二活塞体带动第三活塞杆向下运动,在第三活塞体向下运至第三缸孔的底部时,所述第四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二活塞体的定位,第二活塞体带动第二活塞杆向下运动,在第二活塞体向下运动后,所述第五定位组件将第三活塞体定位在第三缸孔的底部;
[0017]在第二活塞体向下运动至第二缸孔的底部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一活塞体的定位,第一活塞体带动第一活塞杆向下运动,在第一活塞体向下运动后,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将第二活塞体定位在第二缸孔的底部;
[0018]在第一活塞体向下运动至第一缸孔的底部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将第一活塞体定位在第一缸孔的底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活塞,所述缸体内设有与第四油孔连通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定位活塞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缸孔的底部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活塞体的下端设有向下用于伸入第一插孔内的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圆周外侧设有第一定位环槽,所述第一插杆的下端设有倒锥面,所述第一定位活塞的端部延伸设有用于伸入第一插孔的第一定位杆,所述倒锥面用于迫使第一定位杆脱离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用于迫使第一定位活塞带动第一定位杆伸入第一插孔内的第一弹簧,在第一插杆插入第一插槽内且第一定位杆插入第一定位环槽内时,所述第一活塞体定位在第一缸孔的底部,在第一定位活塞带动第一定位杆脱离第一插孔时,第一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一活塞体的定位。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活塞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定位杆沿第一活塞体的径向滑动连接在第一活塞体内且一端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用于迫使第二定位杆抵触在第一缸孔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定位杆内沿轴向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活塞体内沿第一活塞杆的轴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伸入第二缸孔内、下端位于第一安装槽内且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杆铰接,所述第一缸孔靠近上端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定位环槽;在第二定位杆伸入第二定位环槽内时,所述第一活塞体定位在第一缸孔的上端位置;在第二活塞体运动至第二缸孔的底部时,第二活塞体推动第一推杆向下运动,第一推杆通过第一连杆推动第二定位杆缩入第一活塞体内。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杆,所述第一活塞体内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活塞体内在第二缸孔的底部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三定位杆沿第一活塞体的径向滑动连接在第一活塞体内,所述第三定位杆的一端位于第二安装槽内、另一端用于伸入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二活塞体的下端设有向下用于伸入第二插孔内的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的圆周外侧设有第三定位环槽,所述第一活塞体内沿第一活塞杆的轴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上端伸入第一有杆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缸孔,所述第一缸孔的的上端开口处固定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缸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体,所述第一活塞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伸出第一端盖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缸孔,所述第二缸孔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缸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体,所述第二活塞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伸出第二端盖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三缸孔,所述第三缸孔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端盖,所述第三缸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体,所述第三活塞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伸出第三端盖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缸体的下端设有第一油口、靠近上端的侧壁设有第二油口;所述第一活塞体和缸体之间设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活塞体与第一活塞体之间设有第三定位组件、与第一活塞杆之间设有第四定位组件,所述第三活塞体与第二活塞体之间设有第五定位组件、与第二活塞杆之间设有第六定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孔内在第一活塞体的下方形成第一无杆腔、在第一活塞体的上方形成第一有杆腔;所述第二缸孔内在第二活塞体的下方形成第二无杆腔、在第二活塞体的上方形成第二有杆腔;所述第三缸孔内在第三活塞体的下方形成第三无杆腔、在第三活塞体的上方形成第三有杆腔;所述第一无杆腔、第二无杆腔、第三无杆腔均与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有杆腔、第二有杆腔、第三有杆腔均与第二油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油口和第一有杆腔的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活塞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的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有杆腔和第三有杆腔的第三油孔;所述缸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油口和第一无杆腔的第四油孔,所述第一活塞体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无杆腔和第二无杆腔的第五油孔,所述第二活塞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无杆腔和第三无杆腔的第六油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油口通入压力油液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一活塞体的定位,第一活塞体带动第一活塞杆向上运动,在第一活塞体向上运动至与第一端盖抵触时,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二活塞体的定位,第二活塞体带动第二活塞杆向上运动,在第二活塞体离开第二缸孔的底部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将第一活塞体定位在第一缸孔的上端位置;在第二活塞体向上运动至与第二端盖抵触时,所述第五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三活塞体的定位,第三活塞体带动第三活塞杆向上运动,在第三活塞体离开第三缸孔的底部后,所述第四定位组件将第二活塞体定位在第二缸孔的上端位置;在第三活塞体向上运动至与第三端盖抵触时,所述第六定位组件将第三活塞体定位在第三缸孔的上端位置;在第二油口通入压力油液时,所述第六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三活塞体的定位,第二活塞体带动第三活塞杆向下运动,在第三活塞体向下运至第三缸孔的底部时,所述第四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二活塞体的定位,第二活塞体带动第二活塞杆向下运动,在第二活塞体向下运动后,所述第五定位组件将第三活塞体定位在第三缸孔的底部;在第二活塞体向下运动至第二缸孔的底部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一活塞体的
定位,第一活塞体带动第一活塞杆向下运动,在第一活塞体向下运动后,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将第二活塞体定位在第二缸孔的底部;在第一活塞体向下运动至第一缸孔的底部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将第一活塞体定位在第一缸孔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活塞,所述缸体内设有与第四油孔连通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定位活塞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缸孔的底部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活塞体的下端设有向下用于伸入第一插孔内的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圆周外侧设有第一定位环槽,所述第一插杆的下端设有倒锥面,所述第一定位活塞的端部延伸设有用于伸入第一插孔的第一定位杆,所述倒锥面用于迫使第一定位杆脱离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用于迫使第一定位活塞带动第一定位杆伸入第一插孔内的第一弹簧,在第一插杆插入第一插槽内且第一定位杆插入第一定位环槽内时,所述第一活塞体定位在第一缸孔的底部,在第一定位活塞带动第一定位杆脱离第一插孔时,第一定位组件解除对第一活塞体的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活塞体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定位杆沿第一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福陈浩罗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今伟五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