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93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装配工装,包括支撑平台(1)、定位机构(2)和驱动机构(3),支撑平台(1)底部设置有万向滚动部件(4),定位机构(2)和驱动机构(3)均设置于支撑平台(1),定位机构(2)设置有第一定位部(21)和第二定位部(22),第一定位部(21)用于定位安装前防撞梁,第二定位部(22)用于定位安装冷却系统,驱动机构(3)与定位机构(2)连接,用于驱动定位机构(2)沿竖向移动,汽车装配工装调节至理论装配位置时,前防撞梁和冷却系统均处于理论安装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装配工装可以一次性实现冷却系统与前防撞梁的装配,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装配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车辆试制阶段,操作人员需要分别将前防撞梁和冷却系统装配至车身,以前防撞梁的装配为例,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将前防撞梁抬至装配位置,并保持在当前位置,第三个工作人员通过连接件将前防撞梁固定于车身,冷却系统的装配也是如此。因此,目前冷却系统和前防撞梁的装配方式,需要至少三个工作人员,且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装配工装,一次性实现冷却系统和前防撞梁的装配,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装配工装,包括支撑平台、定位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平台底部设置有万向滚动部件,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
[0005]所述定位机构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定位安装前防撞梁,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定位安装冷却系统,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定位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机构沿竖向移动,所述汽车装配工装调节至理论装配位置时,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冷却系统均处于理论安装位置。
[0006]针对目前车辆试制阶段存在的冷却系统和前防撞梁装配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装配工装,该装配工装集成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装配时,可以将前防撞梁定位安装于第一定位部,将冷却系统安装于第二定位部,并通过支撑平台底部的万向滚动部件将该装配工装推动至靠近车身的安装位置,随后通过驱动机构对定位机构高度进行精确调节,以将前防撞梁和冷却系统调节至理论安装位置,此时,只需要将前防撞梁、冷却系统分别与车身固定,然后将该装配工装撤离即可。
[0007]由此可见,首先,本专利技术汽车装配工装设置定位机构对前防撞梁和冷却系统进行定位安装,可一次性完成前防撞梁和冷却系统的装配,大大提高装配效率;其次,设置支撑平台,并在支撑平台底部设置万向滚动部件,工作人员能够非常方便地将工装移动至安装位置,实现装配位置的预调节,操作简便快捷;最后,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对定位机构的位置进行精确调节,可实现精确定位,对中功能实现简单。整个过程由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节省开发成本。
[0008]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预定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于与所述前防撞梁的工艺孔相配合,两个所述定位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定位部。
[0009]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预定位置设置有支撑部,用于定位支撑所述冷却系统中的散热器水箱框架,还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铰接于所述
定位框架的顶端,所述固定框架能够固定或放松所述散热器水箱框架的上端,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固定框架形成所述第二定位部。
[0010]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高度较高,用于支撑所述散热器水箱框架较高的底壁;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高度较低,用于支撑所述散热器水箱框架较低的底壁;所述第一支撑座还设置有限位销,用于与所述散热器水箱框架的工艺孔相配合。
[0011]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由车身骨架制成。
[0012]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件,以及沿竖向延伸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外滑轨和滑动安装于外滑轨内部的内滑轨,所述外滑轨和所述内滑轨中,第一者与所述支撑平台固定,第二者与所述定位机构固定,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者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者沿竖向移动。
[0013]可选地,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控制开关。
[0014]可选地,所述供电模块为车载蓄电池。
[0015]可选地,还包括操作开关,所述操作开关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操作开关具有抬升按钮和下降按钮。
[0016]可选地,所述操作开关在所述抬升按钮处设置有抬升标识,在所述下降按钮处设置由于下降标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汽车装配工装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汽车装配工装第二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汽车装配工装第三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图1

图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
支撑平台;
[0022]2‑
定位机构;21

定位框架;211

第一框架部;212

第二框架部;212a
‑ꢀ
支撑梁;22

定位凸起;231

第一支撑座;232

第二支撑座;233

限位销; 234

限位板;24

固定框架;241

框架本体;242

限位件;
[0023]3‑
驱动机构;
[0024]4‑
万向滚动部件;
[0025]5‑
供电模块;
[0026]6‑
操作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0029]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
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0030]请参考图1

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汽车装配工装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汽车装配工装第二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 为图1汽车装配工装第三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装配工装,包括支撑平台1、定位机构2和驱动机构3,支撑平台1底部设置有万向滚动部件4,定位机构2和驱动机构3 均设置于支撑平台1,
[0032]定位机构2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用于定位安装前防撞梁,第二定位部用于定位安装冷却系统,驱动机构3与定位机构 2连接,用于驱动定位机构2沿竖向移动,汽车装配工装调节至理论装配位置时,前防撞梁和冷却系统均处于理论安装位置。
[0033]针对目前车辆试制阶段存在的冷却系统和前防撞梁装配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装配工装,该装配工装集成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装配时,可以将前防撞梁定位安装于第一定位部,将冷却系统安装于第二定位部,先通过支撑平台1底部的万向滚动部件4将该装配工装推动至靠近车身的安装位置,随后通过驱动机构3对定位机构2的高度进行精确调节,以将前防撞梁和冷却系统调节至理论安装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定位机构(2)和驱动机构(3),所述支撑平台(1)底部设置有万向滚动部件(4),所述定位机构(2)和所述驱动机构(3)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所述定位机构(2)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定位安装前防撞梁,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定位安装冷却系统,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定位机构(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机构(2)沿竖向移动,所述汽车装配工装调节至理论装配位置时,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冷却系统均处于理论安装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定位框架(21),所述定位框架(21)预定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凸起(22),所述定位凸起(22)用于与所述前防撞梁的工艺孔相配合,两个所述定位凸起(22)形成所述第一定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定位框架(21),所述定位框架(21)预定位置设置有支撑部,用于定位支撑所述冷却系统中的散热器水箱框架,还包括固定框架(24),所述固定框架(24)铰接于所述定位框架(21)的顶端,所述固定框架(24)能够固定或放松所述散热器水箱框架的上端,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固定框架(24)形成所述第二定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座(231),以及第二支撑座(232),所述第一支撑座(231)的高度较高,用于支撑所述散热器水箱框架较高的底壁;所述第二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张阳谢海滨周立朱佳杨军黄波欧阳桥倪志锋周亚斌王强管俊强姚唐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