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P2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19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包含其的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母乳作为婴儿成长初期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对婴儿的成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乳现已被证实存在活菌,母乳中具有益生特性的微生物是婴儿初步构建免疫系统并抵御疾病的基础,它通过竞争排斥,将占据在婴儿肠道内的病原菌替代并定植,通过发挥其益生特性改善婴儿肠道环境。目前有研究表明乳酸菌存在多重耐药性并且携带耐药基因,同时耐药基因可以水平转移给致病菌,从而导致致病菌具有耐药性,对人体产生危害。
[0003]植物乳杆菌也是母乳微生物中乳酸菌的一种,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包含其的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7]解决方案
[0008]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HM
/>P2,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51。
[0010]上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已于2021年10月25日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51。
[0011]上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在0.3%胆盐条件下存活1h后存活率≥118.2%,和/或,在0.3%胆盐条件下存活3h后存活率≥172.4%;这说明,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具有极高的耐胆盐能力,明显高于现有的商业菌,可以很好抵御人体的高胆盐环境。
[0012]上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抑菌特性,其抑菌能力明显高于商业菌;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对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6.21
±
0.52cm,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4.30
±
0.52cm。
[0013]上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被证实具有以下特性:
[0014]1)无色氨酸分解能力;2)无氨基酸脱羧酶活性;3)无硝基还原酶活性;4)在毒力因子数据库检索中未注释到有毒性的毒力因子。
[0015]对于上述植物乳杆菌,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通过灌服高剂量的上述植物乳杆菌HM

P2的菌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未发现小鼠的行为等有异常,也未出现死亡现象,得出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对于小鼠的LD50>10g/kg。
[0016]对于上述植物乳杆菌,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对小鼠进行28天灌服上述植物乳杆菌HM

P2的菌液后发现,关于体重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关于脏器指数,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将小鼠脏器涂布在MRS培养基上培养后未发现菌落生长,即未产生细菌易位现象;灌胃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液和血清生化参数,发现植物乳杆菌HM

P2所有剂量组的血液和血清生化参数维持正常;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具有一定安全性。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18]选择新鲜母乳样品,用灭过菌的PBS进行梯度稀释后,涂布于含有1%CaCO3的MRS培养基上,于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48h,挑取具有明显透明圈的呈白色或乳白色的、长势良好的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并镜检,选择杆状且为革兰氏阳性菌的菌株,于37℃厌氧培养箱中进行富集培养;将菌液与灭过菌的30%甘油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后于

80℃的冰箱保存待用;乳杆菌与其他种类的乳酸菌相比,益生特性相对来讲更具优势,因此,本专利技术将筛选目标定在乳酸菌中的乳杆菌上;
[0019]对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耐胆盐和抑菌性测试,筛选得到一株耐胆盐性最优,同时其耐酸性能、抑菌性能均较好的植物乳杆菌。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菌剂,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
[002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或者包含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菌剂。
[0022]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菌剂或者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乳制品中的应用。
[0023]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乳制品选自乳粉和发酵乳制品。
[0024]在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发酵乳制品选自酸奶、开菲尔、发酵酪乳、酸奶酒、乳酒和乳酸菌饮料。
[0025]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是从健康母乳中筛选得到的;所述植物乳杆菌HM

P2具有极高的耐胆盐能力,可以很好地抵御人体高胆盐环境(如小肠),同时,所述植物乳杆菌HM

P2还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在pH值为3.0的环境中的1h存活率和3h存活率分别为166%,139%),并且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同时对生物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有望被开发并应用于食品行业。
附图说明
[0027]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
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记载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的耐胆盐实验结果;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记载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的鉴定结果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记载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的耐酸性测定结果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记载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的抑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乳源植物乳杆菌HM

P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于2021年10月25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在0.3%胆盐条件下存活1h后存活率≥118.2%,和/或,在0.3%胆盐条件下存活3h后存活率≥17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乳源植物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杆菌无色氨酸分解能力,无氨基酸脱羟酶活性,无硝基还原酶活性,并且在毒力因子数据库检索中未注释到有毒性的毒力因子。5.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历俊刘璐赵军英乔为仓刘兴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