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57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包括上层板、加强筋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设有五个注胶孔,所述上层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相对应的五个固定插杆,所述加强筋上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下层板的上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插槽,所述固定插杆和固定插槽之间设有固定组件,所述下层板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和五个固定插槽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插杆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流胶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声板技术领域;该微孔岩吸隔声板,通过将上层板和下层板相对推动的同时,可以自动完成对两个板的固定过程,配合胶体的自粘结,有效保证了隔声板的稳固安装,增加了隔声板的安装效率的同时,内置的胶体保证了隔声板外部的美观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


[0001]本技术涉及隔声板
,具体是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噪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生活中的噪声主要有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自然噪声等,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益扩大,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成为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对噪音污染源综合整治的深入,各类噪音治理产品层出不穷,方式与方法各不相同,但基本采用吸声、隔声、消声或减振等作为治理手段。微孔岩吸隔声板,是一款兼具吸声和隔声双重功能的声学材料,是常规吸声材料的优秀替代品。
[0003]现有的微孔岩吸隔声板在装配时,需要对多个隔声板进行结构之间的组装以及螺纹固定的过程,过程繁重复杂的同时影响了隔声板的安装效率,同时在隔声板进行组装后,需要配合胶体将隔声板进行进一步的稳固,但是胶体的涂抹需要耗费时间,而且会影响隔声板的美观。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包括上层板、加强筋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设有五个注胶孔,所述上层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相对应的五个固定插杆,所述加强筋上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下层板的上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插槽,所述固定插杆和固定插槽之间设有固定组件,所述下层板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和五个固定插槽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插杆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流胶孔,所述流胶孔和固定槽相互对应,所述流胶孔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固定设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和固定插杆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
[0007]优选的,五个所述注胶孔分别在上层板的四个角和中间位置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插杆两侧侧壁上的限位通孔,两个限位通孔处均滑动设有限位滑块,所述固定插槽的侧壁处设有和限位滑块相匹配的限位孔,两个限位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限位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下端均转动设有转杆,两个转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卡接环,两个卡接环相互卡接设置。
[0009]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滑块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固定杆,另一个限位滑块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相匹配的固定套,所述固定杆插接在固定套内。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插槽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和移动环相互对应。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抵板,所述抵板和两个卡接环相对应设置。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接环均为半圆环形设置,且两个卡接环分别和相连接的转杆为一体化成型连接。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微孔岩吸隔声板,通过固定环、移动环和固定槽等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固定插杆插入固定插槽的过程中,固定环推动移动环移动,从而带动挡板上移,使得挡板从流胶孔处移开,固定插槽内的胶体顺着固定槽流动,并在固定槽内粘结固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隔声板的稳定性,且无需人为的手动在外部进行胶体粘接,增加了隔声板的安装效率的同时,内置的胶体保证了隔声板外部的美观性。
[0016](2)、该微孔岩吸隔声板,通过弹簧、卡接环和转杆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固定插杆插入固定插槽内,插入的过程中,抵板向上对两个卡接环推动,使得两个卡接环分开,在弹簧的作用下,两个限位滑块相互分离,限位滑块卡接在限位通孔内,即完成了隔声板的装配过程,过程简单,且将上层板和下层板相对推动的同时,可以自动完成对两个板的固定过程,配合胶体的自粘结,有效保证了隔声板的稳固安装。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中下层板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中下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中固定插杆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上层板;2、加强筋;3、下层板;4、固定孔;5、注胶孔;6、固定插杆;7、固定槽;8、固定插槽;9、限位孔;10、固定环;11、抵板;12、限位通孔;13、限位滑块;14、弹簧;15、固定杆;16、固定套;17、转杆;18、卡接环;19、流胶孔;20、移动环;2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

6,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包括上层板1、加强筋2和下层板3,上层板1的上表面设有五个注胶孔5,五个注胶孔5分别在上层板1的四个角和中间位置设置,上层板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相对应的五个固定插杆6,加强筋2上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4,下层板3的上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插槽8,固定插杆6和固定插槽8之间设有固定组件,下层板3内设有固定槽7,固定槽7和五个固定插槽8相互连通,固定插杆6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流胶孔19,流胶孔19和固定槽7相互对应,流胶孔19处设有挡板21,挡板21的下端固定设有移动环20,移动环20和固定插杆6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固定插槽8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固定环10,固定环10和移动环20相互对应,固定环10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抵板11,抵板11和两个卡接环
18相对应设置,通过固定环10、移动环20和固定槽7等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固定插杆6插入固定插槽8的过程中,固定环10推动移动环20移动,从而带动挡板21上移,使得挡板21从流胶孔19处移开,固定插槽8内的胶体顺着固定槽7流动,并在固定槽7内粘结固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隔声板的稳定性,且无需人为的手动在外部进行胶体粘接,增加了隔声板的安装效率的同时,内置的胶体保证了隔声板外部的美观性。
[0027]实施例二:
[0028]请参阅图1

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插杆6两侧侧壁上的限位通孔12,两个限位通孔12处均滑动设有限位滑块13,固定插槽8的侧壁处设有和限位滑块13相匹配的限位孔9,两个限位滑块1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4,两个限位滑块13相互靠近的一侧下端均转动设有转杆17,两个转杆1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板(1)、加强筋(2)和下层板(3),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设有五个注胶孔(5),所述上层板(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相对应的五个固定插杆(6),所述加强筋(2)上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4),所述下层板(3)的上表面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插槽(8),所述固定插杆(6)和固定插槽(8)之间设有固定组件,所述下层板(3)内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和五个固定插槽(8)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插杆(6)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流胶孔(19),所述流胶孔(19)和固定槽(7)相互对应,所述流胶孔(19)处设有挡板(21),所述挡板(21)的下端固定设有移动环(20),所述移动环(20)和固定插杆(6)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注胶孔(5)分别在上层板(1)的四个角和中间位置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岩吸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插杆(6)两侧侧壁上的限位通孔(12),两个限位通孔(12)处均滑动设有限位滑块(13),所述固定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颖蔡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宁通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