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ogan扩散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142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ogan扩散池,包括供体盖、受体盖、玻璃管、底座、硅胶垫以及膜片,玻璃管上下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受体盖和底座,底座内腔底端设有搅拌装置,受体盖顶部为平面设置,受体盖中心贯穿设有通孔,且受体盖与供体盖之间设置膜片和硅胶垫,膜片贴合设置于受体盖顶部并覆盖通孔,硅胶垫贴合设置于膜片上,硅胶垫中心开设有用于放置药物的容置孔,供体盖底部为平面设置,且供体盖中心贯穿设有给药孔。玻璃管与受体盖和底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清洗,并能够更换不同通孔大小的受体盖,适用于不同浓度大小的药物,实现大量给药或小量给药的效果,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硅胶垫,实现对药物药量大小的改变。实现对药物药量大小的改变。实现对药物药量大小的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ogan扩散池


[0001]本技术属于扩散池
,具体涉及一种Logan扩散池。

技术介绍

[0002]经皮给药制剂离体透皮扩散试验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扩散池法,该方法能反映将药物通过动物活体皮肤渗透的速度和程度,并能筛选透皮吸收药物制剂处方,是目前国际认可的药物透皮释放度的标准检测方法之一。目前现有的透皮扩散池,无法对药物容量的大小进行改变,并且结构固定,不便于清洗。在对于不同浓度的药物扩散实验时,需要采用不同孔径大小的受体,因此需要更换不同类型扩散池,在实验中操作起来相对繁琐。现有的扩散池中的搅拌子结构相对简单,无法对扩散池中的溶液起到有效的搅拌作用,因此针对现有不足,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Logan扩散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扩散池结构固定,不适用于浓度的药物扩散实验的问题。
[0004]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Logan扩散池,包括供体盖、受体盖、玻璃管、底座、硅胶垫以及膜片,所述玻璃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受体盖和底座,且受体盖和底座与玻璃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直径与玻璃管直径相等,底座上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嵌入设置于玻璃管中,连接套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卡槽,使得连接套外壁与玻璃管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所述底座内腔底端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座和搅拌叶,所述安装座呈圆柱形结构并位于底座中,安装座中水平贯穿设有用于安装搅拌子的安装孔,安装座顶部中心垂直设置所述搅拌叶,搅拌叶上端穿过所述连接套并位于玻璃管中;所述受体盖顶部为平面设置,受体盖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受体盖底部设有用于与玻璃管连接的接头座,所述接头座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容置密封圈的容置槽,使得接头座套接于玻璃管上端并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受体盖与供体盖之间设置所述膜片和硅胶垫,所述膜片贴合设置于受体盖顶部并覆盖通孔,所述硅胶垫贴合设置于膜片上,硅胶垫中心开设有用于放置药物的容置孔,可更换不同厚度的硅胶垫,所述供体盖底部为平面设置,且供体盖中心贯穿设有给药孔。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固定受体盖和供体盖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包括上夹体和下夹体,上夹体和下夹体的中部之间通过销轴相铰接,且销轴上通过扭簧对上夹体和下夹体进行支撑,上夹体和下夹体的前端设有夹持口,其中,下夹体的后端顶部垂直设有螺杆,所述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上端设有支撑套,支撑套套设于螺杆上,通过旋拧螺套,使得支撑套顶端对上夹体后端进行支撑,通过杠杆原理实现对固定夹对受体盖和供体盖的进一步夹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容置孔、给药孔以及通孔的直径尺寸均相等。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受体盖的上端一侧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排气管,用于将扩散池内气泡排出。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侧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有L型结构的取样接口,所述取样接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取样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顶部表面为倾斜设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2](1)本技术中玻璃管与受体盖和底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同时取样接口与取样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拆卸清洗,并且能够更换不同通孔大小的受体盖,从而可适用于不同浓度大小的药物,实现大量给药或小量给药的效果,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硅胶垫,以改变容置孔的厚度,实现对药物药量大小的改变。
[0013](2)本技术中固定夹采用旋拧螺帽的方式,使得支撑套顶端对上夹体后端进行支撑,通过杠杆实现对固定夹对受体盖和供体盖的进一步夹紧,从而有效保证了对受体盖和供体盖之间的夹持固定效果。
[0014](3)本技术中搅拌装置采用顶部倾斜设置的搅拌叶进行搅拌,使得搅拌叶呈帆船状,从而能够对溶液搅拌并形成紊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受体盖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搅拌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搅拌装置的侧视图。
[0020]供体盖1、给药孔11、受体盖2、接头座21、容置槽211、密封圈22、排气管23、通孔24、玻璃管3、底座4、连接套41、卡槽411、连接座42、取样接口43、取样管44、搅拌装置45、安装座451、搅拌叶452、安装孔453、硅胶垫5、容置孔51、膜片6、固定夹7、螺杆71、螺套72、支撑套721、上夹体73、下夹体74、夹持口7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
[0022]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

5所示,一种Logan扩散池,包括供体盖1、受体盖2、玻璃管3、底座4、硅胶垫5以及膜片6,所述玻璃管3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受体盖2和底座4,且受体盖2和底座4与玻
璃管3之间为可拆卸连;
[0024]所述底座4直径与玻璃管3直径相等,底座4上设有连接套41,所述连接套41嵌入设置于玻璃管3中,连接套41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密封圈22的卡槽411,使得连接套41外壁与玻璃管3之间通过密封圈22实现密封,所述底座4内腔底端设有搅拌装置45,所述搅拌装置45包括安装座451和搅拌叶452,所述安装座451呈圆柱形结构并位于底座4中,安装座451中水平贯穿设有用于安装搅拌子的安装孔453,搅拌子嵌入到安装孔453后,安装孔453两端塞入硅胶密封塞实现对搅拌子的密封,安装座451下端侧壁呈锥面结构设置,安装座451顶部中心垂直设置所述搅拌叶452,搅拌叶452上端穿过所述连接套41并位于玻璃管3中;
[0025]所述受体盖2顶部为平面设置,受体盖2中心纵向贯穿开设有通孔24,所述受体盖2底部设有用于与玻璃管3连接的接头座21,所述接头座21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容置密封圈22的容置槽211,使得接头座21套接于玻璃管3上端并通过密封圈22实现密封,所述受体盖2与供体盖1之间设置所述膜片6和硅胶垫5,所述膜片6贴合设置于受体盖2顶部并覆盖通孔24,所述硅胶垫5贴合设置于膜片6上,硅胶垫5直径大于膜片6直径,硅胶垫5中心开设有用于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ogan扩散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体盖(1)、受体盖(2)、玻璃管(3)、底座(4)、硅胶垫(5)以及膜片(6),所述玻璃管(3)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受体盖(2)和底座(4),受体盖(2)和底座(4)与玻璃管(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4)直径与玻璃管(3)直径相等,底座(4)上设有连接套(41),所述连接套(41)嵌入设置于玻璃管(3)中,连接套(41)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密封圈(22)的卡槽(411),使得连接套(41)外壁与玻璃管(3)之间通过密封圈(22)实现密封,所述底座(4)内腔底端设有搅拌装置(45),所述搅拌装置(45)包括安装座(451)和搅拌叶(452),所述安装座(451)呈圆柱形结构并位于底座(4)中,安装座(451)中水平贯穿设有用于安装搅拌子的安装孔(453),安装座(451)顶部中心垂直设置所述搅拌叶(452),搅拌叶(452)上端穿过所述连接套(41)并位于玻璃管(3)中;所述受体盖(2)顶部为平面设置,受体盖(2)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24),所述受体盖(2)底部设有用于与玻璃管(3)连接的接头座(21),所述接头座(21)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容置密封圈(22)的容置槽(211),使得接头座(21)套接于玻璃管(3)上端并通过密封圈(22)实现密封,受体盖(2)与供体盖(1)之间设置所述膜片(6)和硅胶垫(5),所述膜片(6)贴合设置于受体盖(2)顶部并覆盖通孔(24),所述硅胶垫(5)贴合设置于膜片(6)上,硅胶垫(5)中心开设有用于放置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中张鸿朱天德宋水军张捷
申请(专利权)人:禄亘上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