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140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凝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卧式冷凝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冷凝水在冷凝管内壁上形成水膜,从而影响冷凝管内外的热量交换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冷凝组件,冷凝组件包括安装于支撑柱顶端的冷凝管,冷凝管的顶端安装有进气管,冷凝管的一端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与负压泵相连接,连通管的底端等距安装有底管,底管的底端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倾斜设置,冷凝管可设置为直管状,也可设置为螺旋管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凝管内部的水蒸气冷凝后,冷凝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经过冷凝管底端设置的底管流入到排水管中,而排水管倾斜设置,从而方便冷凝水排出。从而方便冷凝水排出。从而方便冷凝水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冷凝器


[0001]本技术属于冷凝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卧式冷凝器是一种用于气体内水蒸气冷凝液化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一般为向冷凝管中通入需要处理的气体,并在冷凝管外侧通入冷空气,继而使得冷凝管内外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使得冷凝管内部气体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并附着在冷凝管内壁上,但是在卧式冷凝器的使用中,仍旧存在以下问题:
[0003]在冷凝水附着与冷凝管内壁上后,易在冷凝管内壁上形成水膜,从而影响冷凝管内外的热量交换,影响冷凝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冷凝器,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冷凝水在冷凝管内壁上形成水膜,从而影响冷凝管内外的热量交换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冷凝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冷凝组件;
[0006]冷凝组件包括安装于支撑柱顶端的冷凝管,冷凝管的顶端安装有进气管,冷凝管的一端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与负压泵相连接,连通管的底端等距安装有底管,底管的底端安装有排水管。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倾斜设置,冷凝管可设置为直管状,也可设置为螺旋管状,冷凝管的外侧安装有辅助冷凝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辅助冷凝组件包括安装于底座顶端的固定转动架,固定转动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转筒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转筒套接于冷凝管的外侧。
[0009]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内部等距且等角度安装有扇叶,扇叶倾斜设置,转筒的外侧安装有齿环,齿环的底端啮合连接有电机的输出齿轮,电机固定安装底座上。
[0010]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的顶端等距安装有弹簧,弹簧的顶端安装有顶板。
[0011]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端安装有振打锤,振打锤的材质为橡胶。
[0012]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块,转筒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第一顶块,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相适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冷凝管内部的水蒸气冷凝后,冷凝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经过冷凝管底端设置的底管流入到排水管中,而排水管倾斜设置,从而方便冷凝水排出;
[0015](2)、该新型通过转筒转动,使得第一顶块不断对第二顶块产生压力,推动顶板向下移动,使得振打锤与冷凝管的外壁产生碰撞,在冷凝管的震动下,加快冷凝水下流速度,提高热量交换效率,从而提高冷凝速度。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冷凝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转筒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辅助冷凝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冷凝组件;301、冷凝管;302、进气管; 303、连通管;304、底管;305、排水管;4、辅助冷凝组件;401、固定转动架;402、转筒;405、扇叶;403、齿环;404、电机;406、第一顶块;407、弹簧;408、顶板;409、第二顶块;410、振打锤。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由图1

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端安装有冷凝组件3。
[0025]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冷凝组件3包括安装于支撑柱2顶端的冷凝管301,冷凝管301的顶端安装有进气管302,冷凝管301的一端安装有连通管303,连通管303与负压泵相连接,连通管303的底端等距安装有底管304,底管304的底端安装有排水管305,排水管305倾斜设置,冷凝管301 可设置为直管状,也可设置为螺旋管状,冷凝管301的外侧安装有辅助冷凝组件4;
[0026]冷凝管301内部的水蒸气冷凝后,冷凝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经过冷凝管301底端设置的底管304流入到排水管305中,而排水管305倾斜设置,从而方便冷凝水排出。
[00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辅助冷凝组件4包括安装于底座1顶端的固定转动架401,固定转动架4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402,转筒402 位于两个支撑柱2之间,转筒402套接于冷凝管301的外侧,转筒402的内部等距且等角度安装有扇叶405,扇叶405倾斜设置,转筒402的外侧安装有齿环403,齿环403的底端啮合连接有电机404的输出齿轮,电机404固定安装底座1上,冷凝管301的顶端等距安装有弹簧407,弹簧407的顶端安装有顶板408,顶板408的底端安装有振打锤410,振打锤410的材质为橡胶,顶板408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块409,转筒402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第一顶块406,第一顶块406与第二顶块409相适配;
[0028]转筒402转动,使得第一顶块406不断对第二顶块409产生压力,推动顶板408向下移动,使得振打锤410与冷凝管301的外壁产生碰撞,在冷凝管301的震动下,加快冷凝水下流速度,提高热量交换效率,从而提高冷凝速度。
[0029]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连通管303连接负压泵,将气体从进气管302处通入冷凝管301内部,此时负压泵带动进气管302处进入的气体不断进入到冷凝管301中,开启电机404,
使得电机404的输出齿轮转动,继而通过齿环 403带动转筒402转动,使得转筒402内壁上的扇叶405转动,带动外界的冷空气不断进入到转筒402内部,从而与冷凝管301内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使得冷凝管301内部的水蒸气冷凝,此时冷凝形成的水通过冷凝管301底端设置的底管304流入到排水管305中,而排水管305倾斜设置,从而方便冷凝水排出;
[0030]当转筒402转动过程中,转筒402内壁上的第一顶块406不断对第二顶块409产生压力,从而使得顶板408顶端受力而向下移动,使得振打锤410 与冷凝管301的外壁产生碰撞,从而使得冷凝管301产生震动,继而加快冷凝管301内壁上粘附的冷凝水下流速度,从而提高热量交换效率,提高冷凝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冷凝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端安装有冷凝组件(3);冷凝组件(3)包括安装于支撑柱(2)顶端的冷凝管(301),冷凝管(301)的顶端安装有进气管(302),冷凝管(301)的一端安装有连通管(303),连通管(303)与负压泵相连接,连通管(303)的底端等距安装有底管(304),底管(304)的底端安装有排水管(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05)倾斜设置,冷凝管(301)可设置为直管状,也可设置为螺旋管状,冷凝管(301)的外侧安装有辅助冷凝组件(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凝组件(4)包括安装于底座(1)顶端的固定转动架(401),固定转动架(4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402),转筒(402)位于两个支撑柱(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大生娄广发綦声浩高坤成纪冬雷石景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生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