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变动式发菌养菌出菇多用架
[0001]本技术涉及培养菌菇
,涉及培养菌菇架,尤其涉及可移动变动式发菌养菌出菇多用架。
技术介绍
[0002]菌棒是用棉籽壳或者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经过合理配比,接种上香菇、木耳等菌种,放置在养菌室内培养。
[0003]菌棒培养一般放置在养菌架上,发菌状态与养菌或出菇状态所需的放置方式不同,所需高度亦不同,但现有养菌架因其高度无法调节,同一养菌架在发菌、养菌及出菇使用时无法切换使用高度,兼容性差。
[0004]部分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1153072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菌筐养菌架,其中通过若干个养菌架纵向叠放组合,并将菌棒放置在菌框内,菌框放置在养菌架上搬运,相邻养菌架间通过直角结构稳定插接。
[0005]该专利中养菌架间的间高一定,适用于搬运菌框,但做养菌或出菇使用时,间高过高,容易造成空间浪费,不适用于多层养菌或出菇的使用;养菌架间通过四个直角结构插接,导致养菌架间组合安装时所需精度较高,容易出现组装不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变动式发菌养菌出菇多用架,包括能放置菌棒的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主架,以及若干组可拆卸置于主架上的副架;所述主架包括两组左右分布的立架组件,以及设于两组立架组件间且上下分布的若干组横架组件,所述横架组件间隔出上下大间距的堆叠放置层;至少一组的所述副架设于所述堆叠放置层间,将上下大间距的堆叠放置层分隔成上下小间距的单排放置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变动式发菌养菌出菇多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下方设有便于叉车插入搬运的空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变动式发菌养菌出菇多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放置层与单排放置层均设有前后分布的前区和后区,前区与后区间设有隔槽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变动式发菌养菌出菇多用架,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立架组件包括前纵杆、后纵杆、前限位杆、后限位杆和若干横档,若干横档设于前纵杆和后纵杆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前限位杆与后限位杆贴合横档焊接固定,所述前限位杆靠近所述前纵杆,且所述后限位杆靠近所述后纵杆,所述前纵杆与所述后纵杆间形成所述隔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变动式发菌养菌出菇多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上设有连通上端面以及侧端面的槽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志飞,周海涌,朱志刚,蔡为明,杨文杰,施礼,金群力,周树东,冯伟林,潘祖华,吴文庆,徐高翔,陈连富,邵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