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及注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33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及注料装置,包括管体,管体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在由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上,进料口至少部分朝远离管体中轴线方向倾斜,并且管体上设有沿进料口边缘延伸出的进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管体上的进料口在由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上至少部分朝远离管体中轴线方向倾斜,增加了进料口的开口面积,避免了进料口堵料的情况;另外,进料斗直接由进料口边缘延伸出来,使进入进料斗中的建筑颗粒能够直接从进料口进入管体,避免出现建筑颗粒被进料口边缘的管体外壁阻挡的情况。颗粒被进料口边缘的管体外壁阻挡的情况。颗粒被进料口边缘的管体外壁阻挡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及注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桩基础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及注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弱,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强化处理才能满足在其之上进行建筑的施工要求,在软土地基施工形成桩基础的过程中根据向土体喷射的介质不同分为湿法施工和干法施工,干法施工是指往土体中注入干的建筑颗粒来形成桩基础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0003]干法施工过程中,将注料管插入桩孔,注料管插入到位后向注料管的料斗注入建筑颗粒,目前,注料管在注料时,建筑颗粒容易堵在料斗内,不易进入注料管中,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及注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料口易堵料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包括管体,在由进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上,所述管体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至少部分朝远离所述管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料口(14)和出料口(12),在由进料口(14)至出料口(12)的方向上,所述进料口(14)至少部分朝远离所述管体(1)中轴线的方向倾斜,并且所述管体(1)上设有沿所述进料口(14)边缘延伸出的进料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3)包括朝远离所述管体(1)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仓(131)和联通所述扩大仓(131)并且底面朝接近所述管体(1)方向倾斜收拢设置的进料仓(132);或者,所述进料口(14)最大横向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管体(1)最大横向宽度的一半,并且所述进料口(14)最大横向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管体(1)最大横向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4)包括相联通的第一倾斜口(142)和第二倾斜口(141);所述第一倾斜口(142)的开口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倾斜口(141)的开口面积;或者,所述第一倾斜口(142)纵向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倾斜口(141)纵向长度;或者,所述第一倾斜口(142)与所述管体(1)中轴线形成夹角α,80
°
≥α≥10
°
,所述第二倾斜口(141)与所述管体(1)中轴线形成夹角β,60
°
≥β≥5
°
,并且α≥β。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桩基础施工灌注建筑颗粒用的注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多个依次可拆连接在一起的拼接管段(16),各所述拼接管段(16)内部相互连通,且相邻两所述拼接管段(16)之间通过连接结构(11)锁紧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结构(11)包括内套接部(111)和外套接部(112),所述外套接部(112)与所述内套接部(111)相适配连接;所述外套接部(112)与所述内套接部(111)分别设于相邻两所述拼接管段(16)的连接端;或者,相邻两所述拼接管段(16)的连接端均设有所述内套接部(111),相邻两所述拼接管段(16)锁紧连接时,相邻两所述内套接部(111)连接于所述外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E零二D三一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兆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