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生能源补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12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补给车,包括牵引车和位于牵引车上的承载底盘,所述可再生能源补给车还包括设置在承载底盘上的设备舱、可折叠伸缩地连接在设备舱相对两侧的光伏发电设备和可折叠地连接在设备舱顶部的风力发电设备;设备舱内部设电气控制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和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电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向储能电池系统充电或是通过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供电,控制储能电池系统通过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提供电能,以及控制外部市电电网通过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储能电池系统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能源补给车,利用户外环境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供电,解决户外孤立营区设施运行的供电问题。施运行的供电问题。施运行的供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再生能源补给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户外能源补给
,尤其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补给车。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国土面积大,目前虽然绝大部分区域已经铺设电网,但是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区域是无电网覆盖的,这类区域当前的用电设施均为柴油发电机,但是柴油发电机存在噪音大、味道重、需要定时补给等缺点。长期户外运行的孤立营区设施依靠柴油发电机来保证电力的供给,柴油发电机是一种发电设备,是以柴油等为燃料,以柴油机为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动力机械,在长期户外运行的孤立营区设施运行时需要及时补给柴油等燃料,比如一些特殊工作者需要长期野外工作、一些由于自然灾难导致局部区域无法正常供电的区域、边防哨所等都是使用柴油发电机作为供电设备,但是需要及时补充燃料,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补给车,以解决现有的户外孤立营区设施运行的供电问题。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补给车,包括牵引车和位于牵引车上的承载底盘,所述可再生能源补给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底盘上的设备舱、可折叠伸缩地连接在所述设备舱相对两侧的光伏发电设备和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设备舱顶部的风力发电设备;
[0005]所述设备舱内部设有电气控制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和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储能电池系统和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电性连接;
[0006]所述电气控制系统配置为电能调度中心,其用于:控制所述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向所述储能电池系统充电或者是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系统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提供电能,以及控制外部市电电网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所述储能电池系统充电。
[0007]优选地,所述光伏发电设备包括可折叠伸缩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可折叠伸缩支架上的光伏组件,所述可折叠伸缩支架连接在所述设备舱的外侧壁上,所述光伏组件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气控制系统。
[0008]优选地,所述可折叠伸缩支架包括多个支撑框架,每一支撑框架上设置有一个光伏组件,多个支撑框架依次铰接。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臂;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框架:前一个支撑框架的支臂与后一个支撑框架的支臂相互铰接;并且,前一个支撑框架的支臂上连接有驱动齿轮,后一个支撑框架的支臂上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驱动齿轮
转动,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后一个支撑框架相对于前一个支撑框架伸展或收缩。
[0010]优选地,所述风力发电设备包括立柱、风力发电机和风叶组件,
[0011]所述立柱的底部铰接在所述设备舱的顶部;
[0012]所述风力发电机设置在所述立柱顶部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转子朝向所述风叶组件设置;
[0013]所述风叶组件包括风叶本体、折叠扣和轮毂,所述轮毂连接到所述转子,所述风叶本体通过所述折叠扣连接到所述轮毂上,通过控制所述折叠扣将所述风叶本体向内弯曲与所述转子保持平行。
[0014]优选地,所述可再生能源补给车还包括柴油发电机,所述柴油发电机设置于所述承载底盘上,所述柴油发电机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柴油发电机向所述储能电池系统充电或者是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提供电能。
[0015]优选地,所述可再生能源补给车还包括取力发电机,所述取力发电机集成设置于所述牵引车,所述取力发电机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取力发电机向所述储能电池系统充电或者是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提供电能。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补给车,在能源补给车的承载盘上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在承载盘上还安装配置有电气控制系统、储能电池系统以及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的设备舱,在具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环境条件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向所述储能电池系统充电,也可通过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孤立营区内的其他运行设施供电,在不具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环境条件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外部市电电网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储能电池系统充电,再由储能电池系统向孤立营区内的其他运行设施供电。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再生能源补给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再生能源补给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0023]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再生能源补给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可再生能源补给车,包括牵引车1和位于牵引车1上的承载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能源补给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底盘2上的设备舱3、可折叠伸缩地连接在所述设备舱3相对两侧的光伏发电设备4和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设备舱3顶部的风力发电设备5。
[0025]所述设备舱3内部设有电气控制系统6、储能电池系统7和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所述电气控制系统6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4、风力发电设备5、储能电池系统7和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电性连接。
[0026]所述电气控制系统6配置为电能调度中心,其用于:控制所述光伏发电设备4和风力发电设备5向所述储能电池系统7充电或者是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系统7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提供电能,以及控制外部市电电网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所述储能电池系统7充电。
[0027]进一步地,储能电池系统7配置有蓄电池组和储能变流器,蓄电池组与储能变流器连接,蓄电池组可进行放电和充电,储能变流器用于输出交流电。
[0028]具体地,储能电池系统7包括电池柜,电池柜放置于设备舱3内部,蓄电池组和储能变流器均配置在电池柜内部,另外,蓄电池组采用铅碳电池、磷酸铁锂等蓄电池,通过一定电气结构连接,内置电芯加热,同时,电池柜内部内采用工业空调进行温度控制。
[0029]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可再生能源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再生能源补给车,包括牵引车(1)和位于牵引车(1)上的承载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能源补给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底盘(2)上的设备舱(3)、可折叠伸缩地连接在所述设备舱(3)相对两侧的光伏发电设备(4)和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设备舱(3)顶部的风力发电设备(5);所述设备舱(3)内部设有电气控制系统(6)、储能电池系统(7)和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所述电气控制系统(6)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4)、风力发电设备(5)、储能电池系统(7)和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6)配置为电能调度中心,其用于:控制所述光伏发电设备(4)和风力发电设备(5)向所述储能电池系统(7)充电或者是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提供电能,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系统(7)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外部提供电能,以及控制外部市电电网通过所述外部充放电接口单元向所述储能电池系统(7)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能源补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4)包括可折叠伸缩支架(41)和设置在所述可折叠伸缩支架(41)上的光伏组件(42),所述可折叠伸缩支架(41)连接在所述设备舱(3)的外侧壁上,所述光伏组件(42)电性连接至所述电气控制系统(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生能源补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伸缩支架(41)包括多个支撑框架(410),每一支撑框架(410)上设置有一个光伏组件(42),多个支撑框架(410)依次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生能源补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10)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臂(411);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框架(410):前一个支撑框架(410)的支臂(411)与后一个支撑框架(410)的支臂(411)相互铰接;并且,前一个支撑框架(410)的支臂(411)上连接有驱动齿轮(412),后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成李小卫赵军翔杨延武祁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太阳能电力分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