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73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包括池壁砖基体和位于所述池壁砖基体外壁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在纵向采用三段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保温区、第二保温区和第三保温区,所述第二保温区与所述第三保温区的均设置有保温砖,所述第二保温区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保温区的高度,所述第一保温区处无保温砖,所述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砖,所述第一保温区位于所述池壁砖基体的液面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在池壁砖基体的液面区的第一保温区处无保温结构,便于池壁砖基体散热,有利于减缓池壁砖基体在液面区的腐蚀,具有保护池壁砖基体的技术效果。具有保护池壁砖基体的技术效果。具有保护池壁砖基体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壁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窑炉
,尤其涉及一种池壁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玻璃行业属于高能耗产业之一。在玻璃窑炉中,窑炉池壁砖对窑炉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不光需要选择优质、高档的池壁砖确保窑炉池壁具有合适的承压能力,还要在运行中对池壁砖重要部位进行冷却。
[0003]申请号为201721040330.9的文件公开了一种玻璃窑炉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窑炉墙体表面铺设50mm厚的硅酸铝纤维毡基础保温棉,再依次铺设10mm厚的耐温1050
°
C的专用纳米绝热毡A、铺设2层10mm厚耐温650
°
C专用纳米绝热毡B、25mm厚的陶瓷纤维板或纳米隔热板,用角铁压紧固定。本技术的优点:依托高性能的窑炉专用纳米绝热毡以及不同耐温等级的搭配使用,来提高保温性能,达到降低能耗的作用。在实际使用时,玻璃液面处温度较高,且玻璃液面与窑炉池壁接触区为三相接触区域,即玻璃液、空气和池壁固体三相,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三相接触区需要对池壁进行降温以减缓对窑炉池壁的腐蚀,因此,窑炉池壁的顶部的保温结构应与下部的保温结构不同。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窑炉保温结构为上下相同厚度的保温结构,加厚窑炉池壁的保温,结果却加速了窑炉上部池壁砖的侵蚀,减少了窑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一种池壁保温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窑炉保温结构为上下相同厚度的保温结构,加厚窑炉池壁的保温,结果却加速了窑炉上部池壁砖的侵蚀,减少了窑炉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包括池壁砖基体和位于所述池壁砖基体外壁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在纵向采用三段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保温区、第二保温区和第三保温区,所述第二保温区与所述第三保温区的均设置有保温砖,所述第二保温区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保温区的高度,所述第一保温区处无保温砖,所述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砖,所述第一保温区位于所述池壁砖基体的液面区。
[0007]在正常生产时,位于液面区的池壁砖基体处于三相共存区域,即玻璃液的液体、空气的气体以及池壁砖基体的固体,液面处容易发生对池壁砖基体的腐蚀,液面区的第一保温区处无保温结构,便于池壁砖基体散热,有利于减缓池壁砖基体在液面区的腐蚀,保护池壁砖基体。
[0008]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保温区采用双层保温砖结构,所述第三保温区采用三层保温砖结构;在窑炉运行后期,第二保温区的池壁砖基体因为与玻璃液的表面接触而被侵蚀出现穿孔,此时,将第二保温区中靠近池壁砖基体的保温砖取下,并在该处贴上一块池壁砖以堵住穿孔部位,以此便于实现应急处理,因为保温层是区块式的,因此取下第二
保温区的一块内层保温砖不会影响其他保温结构,操作方便。
[0009]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横向相邻两块所述保温砖间隙预留保温缝隙,所述保温缝隙与两块所述池壁砖基体间的间隙对应,以此可以通过保温缝隙观察两块池壁砖基体间的间隙,设置的保温缝隙便于人员观察两块池壁砖基体间是否存在漏液现象,方便对池壁砖基体的连接处进行日常检查。
[0010]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两块所述支撑砖之间设置有间隔,将两块支撑砖之间设置的较大距离的间隔便于人员对窑炉外壁底部进行检查。
[001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支撑砖采用黏土砖。
[0012]由上可知,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包括池壁砖基体和位于所述池壁砖基体外壁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在纵向采用三段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保温区、第二保温区和第三保温区,所述第二保温区与所述第三保温区的均设置有保温砖,所述第二保温区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保温区的高度,所述第一保温区处无保温砖,所述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砖,所述第一保温区位于所述池壁砖基体的液面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在池壁砖基体的液面区的第一保温区处无保温结构,便于池壁砖基体散热,有利于减缓池壁砖基体在液面区的腐蚀,具有保护池壁砖基体的技术效果。
[00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池壁保温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池壁保温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池壁保温结构的池壁砖基体受腐蚀状态示意图。
[0017]附图中:1、池壁砖基体;2、保温砖;3、支撑砖;4、保温缝隙;5、第二保温区;6、第三保温区;7、液面区;8、第一保温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池壁保温结构主要应用于现有窑炉保温结构为上下相同厚度的保温结构,加厚窑炉池壁的保温,结果却加速了窑炉上部池壁砖的侵蚀,减少了窑炉的使用寿命的场景。
[0021]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包括池壁砖基体1和位于池壁砖基体1外壁的保温层,保温层在纵向采用三段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保温区8、第二保温区5和第三保温区6,第二保温区5与第三保温区6的均设置有保温砖2,第二保温区5的高度小于第三保温区6的高度,第一保温区8处无保温砖2,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砖3,
第一保温区8位于池壁砖基体1的液面区7。
[0022]在正常生产时,位于液面区7的池壁砖基体1处于三相共存区域,即玻璃液的液体、空气的气体以及池壁砖基体1的固体,液面处容易发生对池壁砖基体1的腐蚀,液面区7的第一保温区8处无保温结构,便于池壁砖基体1散热,有利于减缓池壁砖基体1在液面区7的腐蚀,保护池壁砖基体1;相对于整个窑炉的安全使用寿命来说,第一保温区8处散失的热量造成的成本损失较小,本方案有利于提升窑炉安全;第二保温区5和第三保温区6的保温砖2为窑炉提供保温效果;本方案中采用大块的大块的保温砖2,窑炉施工时方便砌筑。
[0023]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温区5采用双层保温砖2结构,第三保温区6采用三层保温砖2结构;在窑炉运行后期,第二保温区5的池壁砖基体1因为与玻璃液的表面接触而被侵蚀出现穿孔,此时,将第二保温区5中靠近池壁砖基体1的保温砖2取下,并在该处贴上一块池壁砖以堵住穿孔部位,以此便于实现应急处理,因为保温层是区块式的,因此取下第二保温区5的一块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包括池壁砖基体(1)和位于所述池壁砖基体(1)外壁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在纵向采用三段式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保温区(8)、第二保温区(5)和第三保温区(6),所述第二保温区(5)与所述第三保温区(6)的均设置有保温砖(2),所述第二保温区(5)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保温区(6)的高度,所述第一保温区(8)处无所述保温砖(2),所述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砖(3),所述第一保温区(8)位于所述池壁砖基体(1)的液面区(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区(5)采用双层所述保温砖(2)结构,所述第三保温区(6)采用三层所述保温砖(2)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壁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砖(2)的宽度小于所述池壁砖基体(1)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