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60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此警示牌包括,防护单元、清理单元和固定单元,其中,防护单元,包括防护壳和警示牌,防护壳顶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与防护壳内部连通,防护壳底部竖直开设有通口,警示牌位于防护壳顶部且警示牌与防护壳故定连接,清理单元,包括对警示牌表面进行清理的毛刷,毛刷的刷毛与警示牌表面紧密贴合,毛刷一侧还固定连接有调节件,对防护壳进行稳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扇转动,使发电机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在充电的同时,能切断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啮合,并使电动伸缩杆将固定块从通口出推出,使得防护壳被支撑起,从而对道路警示牌进行稳固,防止道路警示牌被吹倒,以便于过路车辆能注意到警示牌。牌。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安全警示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

技术介绍

[0002]道路警示牌常常用于在道路施工时,将道路警示牌摆放至施工路段前方,用于提醒过路车辆,注意前方正在施工,请注意安全。
[0003]现有的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在道路施工时,通常会摆放到施工路段的前方,在道路施工时,会有大量的灰尘飞过,灰尘常常会附着于警示牌上,将警示牌上的内容挡住,道路过往的车辆中的人可能无法看清警示牌上的内容,因此,需要人工对警示牌表面进行不定时的清理,同时,在天气恶劣有大风时,现有的可移动警示牌底部都设置有滚轮,大风能轻易的将警示牌吹倒,过路车辆无法知晓前方道路施工情况,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0004]综上,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在大风天气下容易被风吹倒等问题。
[0006]一种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此警示牌包括,防护单元、清理单元和固定单元,其中,防护单元,包括防护壳和警示牌,所述防护壳顶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防护壳内部连通,所述防护壳底部竖直开设有通口,所述警示牌位于所述防护壳顶部且所述警示牌与所述防护壳故定连接,清理单元,包括对警示牌表面进行清理的毛刷,所述毛刷的刷毛与所述警示牌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毛刷一侧还固定连接有调节件,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通口内,其中,通口便于电动伸缩杆推动固定块滑出,从而顶起防护壳,对防护壳进行稳固。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顶部设置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防护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顶部还固定连接有警示灯,其中所述警示灯优选ZW4305型号的警示灯,其具有360
°
环形发光,用于照明的同时,也能引起过路车辆注意。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壳外壁一侧设置的风扇,所述风扇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贯穿所述防护壳且延伸至所述防护壳内部。
[0009]优选的,延伸至所述防护壳内部的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内开设有容纳空间,所述主动轮圆周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容纳空间内嵌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置有轮齿,所述轮齿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壁滑动连接,其中,轮齿内嵌设有磁铁,用于在电磁铁无电流通过时,电磁铁磁性与磁铁磁性同性相斥,从而保持轮齿被推在主动轮上开设的第二容纳槽外始终与从动轮处于啮合状态,同时,轮齿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另一端与电磁铁外
壁固定连接,用于在无电流通过时,能更好的对轮齿有一个向外的推力。
[0010]优选的,所述主动轮顶部啮合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一辅助轮和所述第二辅助轮的一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所述第一半齿轮和所述第二半齿轮的齿轮方向朝向同一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一半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二辅助轮与第二半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从动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与所述第三旋转杆均与所述防护壳内壁转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半齿轮与所述第二半齿轮之间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齿条一侧与所述第一半齿轮啮合,所述毛刷远离警示牌的一侧与所述齿条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顶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防护壳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储能电池、所述发电机、所述警示灯与所述电动伸缩杆均通过电性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在天气良好有微风吹过时,能通过调节件带动毛刷进行上升下降,对警示牌的表面灰尘进行清理,从而不需要人工对警示牌表面进行清理,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同时,也能便于过路车辆能清楚的看到警示牌上的内容,从而减低事故的发生率。
[0017]2、本专利技术在天气恶劣有大风吹过时,能通过风扇转动,使发电机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在充电的同时,能切断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啮合,并使电动伸缩杆将固定块从通口处推出,使得防护壳被支撑起,从而对道路警示牌进行稳固,防止道路警示牌被吹走,以便于过路车辆能注意到警示牌。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壳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容纳槽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动轮剖视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固定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防护单元;11、防护壳;12、警示牌;13、第一容纳槽;14、通口;15、储能电池;16、发电机;17、警示灯;2、清理单元;21、毛刷;22、调节件;221、风扇;222、第一旋转轴;223、主动轮;224、容纳空间;225、第二容纳槽;226、电磁铁;227、轮齿;228、从动轮;229、第一辅助轮;2291、第二辅助轮;2292、第一半齿轮;2293、第二半齿轮;2294、第一旋转杆;2295、第二旋转杆;2296、第三旋转杆;2297、齿条;3、固定单元;31、固定块;32、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
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对物体进行清理的清理单元2,包括对警示牌12表面进行清理的毛刷21,所述毛刷21的刷毛与所述警示牌12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毛刷21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对物体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件22,所述调节件22包括位于所述防护壳11外壁一侧设置的用于带动第一旋转轴222进行转动的风扇221,所述风扇221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主动轮223进行转动的第一旋转轴222,所述第一旋转轴222一端贯穿所述防护壳11且延伸至所述防护壳11内部。
[0029]进一步的,延伸至所述防护壳11内部的所述第一旋转轴22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从动轮228进行转动的主动轮223,所述主动轮223内开设有用于容纳电磁铁226的容纳空间224,所述主动轮223圆周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对轮齿227进行容纳的第二容纳槽225,所述第二容纳槽225与所述容纳空间224连通,所述容纳空间224内嵌设有推动或吸动轮齿227进行移动的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单元(1),包括防护壳(11)和警示牌(12),所述防护壳(11)顶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13),所述第一容纳槽(13)与所述防护壳(11)内部连通,所述防护壳(11)底部竖直开设有通口(14),所述警示牌(12)位于所述防护壳(11)顶部且所述警示牌(12)与所述防护壳(11)固定连接;清理单元(2),包括对警示牌(12)表面进行清理的毛刷(21),所述毛刷(21)的刷毛与所述警示牌(12)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毛刷(21)一侧还固定连接有调节件(22);固定单元(3),包括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位于所述通口(14)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储能电池(15),所述储能电池(15)顶部设置有发电机(16),所述发电机(16)与所述防护壳(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12)顶部还固定连接有警示灯(17)。3.如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2)包括位于所述防护壳(11)外壁一侧设置的风扇(221),所述风扇(221)一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222),所述第一旋转轴(222)一端贯穿所述防护壳(11)且延伸至所述防护壳(11)内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延伸至所述防护壳(11)内部的所述第一旋转轴(222)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23),所述主动轮(223)内开设有容纳空间(224),所述主动轮(223)圆周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容纳槽(225)。5.如权利要求4所述道路施工可移动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225)与所述容纳空间(224)连通,所述容纳空间(224)内嵌设有电磁铁(226),所述第二容纳槽(225)内设置有轮齿(227),所述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