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旗专利>正文

安全抽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95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安全抽血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双向穿刺管腔贯通的针芯,所述针芯由针尖朝向相反的穿刺针头(1)和集液针头(2)以透明管体(3)连接构成,集液针头(2)的外围为封闭的、可穿刺的薄套(4),穿刺针头(1)上有配套设置的针头护套;设置针芯套管(5),带有薄套(4)的集液针头(2)位于针芯套管(5)内,并以其颈部的外螺纹(6)与针芯套管(5)的颈部内螺纹(7)固定连接,与针芯套管(5)在轴向滑动配合的负压集液管(8)插入在针芯套管(5)的尾部,负压集液管(8)的管口以胶塞(9)封闭,集液针头(2)指向胶塞(9)。(*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采血的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抽血对于高效存储利用有限生物样品,保护抽血操作人员及防止生物样品污染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多种抽血装置存在。最常用的是用注射器穿刺血管采血后注入并不密闭的试管内并转运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其缺点是步骤多费时易于导致标本溶血且针头可能伤及操作人员和生物样品污染环境。美国Portex,Inc.公司生产的VenipunctureNeedle-Pro安全抽血装置因为其采血安全方便被国外医院大量应用。但其在应用时无法判断针头是否刺入血管而给操作者带来困难和被采血者带来多余的痛苦,并且其对避免生物样品污染环境用处不大。另外,美国专利(专利号6648855B2)描述了一种安全针头装置,但其结构复杂应用不便。国内也有一些申请采血装置的专利,但均无安全保护装置,易于伤及操作人员和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易快速、能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并能防止生物样品污染环境的安全抽血装置。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双向穿刺管腔贯通的针芯,所述针芯由针尖朝向相反的穿刺针头和集液针头以透明管体连接构成,集液针头的外围为封闭的、可穿刺的薄套,穿刺针头上有配套设置的针头护套;设置针芯套管,带有薄套的集液针头位于针芯套管内,并以其颈部的螺纹接口与针芯套管的颈部螺纹口固定连接,与针芯套管在轴向滑动配合的负压集液管插入在针芯套管的尾部,负压集液管的管口以胶塞封闭,集液针头指向胶塞。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针芯中部透明管体的设置使得采血人员能即时准确判断穿刺针头是否刺入血管从而减少可能带给被采血者的额外痛苦。2、本技术因设置针头护套,不但能防止针头伤及采血人员,也大大降低了生物样品污染环境的可能。3、本技术采用负压集液,操作简易快速。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针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针芯套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负压集液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针头护套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A-A断面图。图中标号1穿刺针头、2集液针头、3透明管体、4薄套、5针芯套管、6外螺纹、7内螺纹、8负压集液管、9胶塞、10外层套、11弹性内盖、12弹性外盖、13固定环、14防滑侧翼、15防滑圈、16弹性倒勾、17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设置的是双向穿刺管腔贯通的针芯,该针芯由穿刺针头1和集液针头2以透明管体3连接构成,穿刺针头1与集液针头2的针尖朝向相反。图中示出,在集液针头2的外围为封闭的、可穿刺的薄套4,薄套4为薄层橡胶套,在穿刺针头1上有配套设置的针头护套。设置针芯套管5,带有薄套4的集液针头2位于针芯套管5内,并以其颈部外螺纹6与针芯套管5的颈部内螺纹7固定连接。负压集液管8插入在针芯套管5的尾部,负压集液管8与针芯套管5在轴向滑动配合。负压集液管8为塑料或玻璃制品,其管口以胶塞9封闭,管内为低于大气压的负压,以实现血液的负压采集,装配时,集液针头2指向胶塞9。如图2所示,针头护套可以为滑套在针芯套管5上,并可向穿刺针头1一侧拉动的外层套10,外层套10为塑料材质。为了避免外层套10自行脱落,可以在针芯套管5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防滑侧翼14,沿其圆周设置前翼和后翼;外层套10内沿其圆周对应设置前后两个防滑圈15,外层套10的外部设置防滑纹17。当抽血完毕后,将外层套10自针芯套管5上向外拉出,由外层套10对穿刺针头1进行护套。参见图4和图5,针头护套也可以为弹性卡套,弹性卡套的一侧壁由相互嵌合的弹性内盖11和弹性外盖12构成,弹性卡套的一端有一可固套在集液针头2颈部的固定环13。将固定环13固套在集液针头2的颈部。如果使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弹性卡套,则不需要设置外层套10,也不需要在针芯套管5上设置防滑侧翼14及前翼和后翼。抽血操作完成时,直接穿刺针头1卡入弹性卡套中即可。具体实施中,还可以在弹性内盖11的边缘设置弹性倒勾16。在这一结构形式中,由于固定环13的固定联接,以及弹性倒勾16的设置,使得穿刺针头1一旦卡入弹性卡套即无法退出,从而使该抽血装置成为一次性使用产品,避免交叉感染。具体使用中,穿刺针头1用于穿刺血管,集液针头2用于刺穿薄套4及负压集液管8的胶塞9,以使血液流入负压集管8中。使用过程中,将针芯通过其外螺纹6与针芯套管5实施固定,穿刺针头1刺穿血管,当穿刺针头1刺入血管后,可以从透明管体3中看到鲜红色血液流过,提示穿刺针头1进入血管穿刺成功。另一只手推动负压集液管8,使其在针芯套管5内向前滑动,直至集液针头2穿刺薄套4及胶塞9插入负压集液管8中,在负压作用下,血液顺畅流入负压集液管8中。抽血完毕后,以针头护套(或为外层套,或为弹性卡套)将穿刺针头1进行防护即可。权利要求1.安全抽血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双向穿刺管腔贯通的针芯,所述针芯由针尖朝向相反的穿刺针头(1)和集液针头(2)以透明管体(3)连接构成,集液针头(2)的外围为封闭的、可穿刺的薄套(4),穿刺针头(1)上有配套设置的针头护套;设置针芯套管(5),带有薄套(4)的集液针头(2)位于针芯套管(5)内,并以其颈部的外螺纹(6)与针芯套管(5)的颈部内螺纹(7)固定连接,与针芯套管(5)在轴向滑动配合的负压集液管(8)插入在针芯套管(5)的尾部,负压集液管(8)的管口以胶塞(9)封闭,集液针头(2)指向胶塞(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抽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针头护套为滑套在针芯套管(5)上,并可向穿刺针头(1)一侧拉动的外层套(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抽血装置,其特征是在针芯套管(5)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防滑侧翼(14),沿其圆周设置前翼和后翼;外层套(10)内沿其圆周对应设置前后两个防滑圈(15),外层套(10)的外部设置防滑纹(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抽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针头护套为弹性卡套,所述弹性卡套的一侧壁由相互嵌合的弹性内盖(11)和弹性外盖(12)构成,弹性卡套的一端有一可固套在集液针头(2)颈部的固定环(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抽血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弹性内盖的边缘设有弹性倒勾(16)。专利摘要安全抽血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双向穿刺管腔贯通的针芯,所述针芯由针尖朝向相反的穿刺针头和集液针头以透明管体连接构成,集液针头的外围为封闭的、可穿刺的薄套,穿刺针头上有配套设置的针头护套;设置针芯套管,带有薄套的集液针头位于针芯套管内,并以其颈部的外螺纹与针芯套管的颈部内螺纹固定连接,与针芯套管在轴向滑动配合的负压集液管插入在针芯套管的尾部,负压集液管的管口以胶塞封闭,集液针头指向胶塞。本技术操作简易快速、能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并能防止生物样品污染环境。文档编号A61B5/15GK2671502SQ20032012365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牛旗, 李倩 申请人:牛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旗李倩
申请(专利权)人:牛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