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装载在电子装置上的电池器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945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载在电子装置上电池器件,其包括:外壳,配置来在其中容纳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多个端子部件;向外壳的两个表面开口的多个端子槽,多个端子部件设置在其中;第一和第二引导槽,分别设置在多个端子槽的相对端并且向外壳的所述两个表面开口;以及凹形部分,与第一和第二引导槽中至少一个相邻设置用于区别电池类型。通过该电池器件可以在电池侧端子与主体侧端子相连接之前进行稳定地判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载在电子装置上的电池器件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与主体装置进行电接触的要装载部件,提供了要装在摄像机上的电池组。除了摄像机外,该电池组可以装在摄像灯、电池充电器等上,并需要与这些设备进行电接触,所有这些设备都分别有相同形式的端子。另外,根据不同容量,有多种类型的电池,而且,作为与电池组类似的、具有相同形式端子的要装载部件,有例如干电池组、DC板等。顺便说明,DC板是一种要装载部件,它的外形与要装在电池装载部分上的电池组类似,有与电池充电器相连的电线,并通过上述要装载部件向主体装置根据直流电。然后,为了在主体侧装置和要装载部件之间进行电接触,提供有例如由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0-312782中介绍的端子结构。简单地说,分别采用了嵌入电池壳体的管状套筒端子或与上述套筒端子啮合的圆柱状插销端子。然后,这些套筒端子和插销端子通过插入电池壳体或电池装载部分的模制部分中而进行模制。因为该端子,特别是电池侧端子的套筒端子嵌入电池壳体中,该套筒端子并不暴露,因此,可以防止由于钥匙保持器、项链、链条等在套筒端子之间进行接触而引起短路的故障。这样的电池组通过形成于电池壳体和主体侧装置的电池装载部分中的凸形和凹形啮合部分而装在主体侧装置上。因此,虽然通过增加两端子自身的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并使这些端子啮合来进行定位,但是两者的定位大致通过这些凸形和凹形啮合部分来进行。然后,通过使上述套筒端子或插销端子沿轴向滑动,同时将主体侧插销端子相对插入电池侧套筒端子以便在端子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装载电池组。不过,如上所述,在传统的端子结构中,因为套筒端子和插销端子通过插入模制而嵌入它们的相应部分中,因此,位置精度不会很高,这样,因为这些端子的定位取决于这些端子的啮合,因此有两个端子接触不稳定的问题。即,尽管一个端子相对于本体(电池壳体、电池装载部分)的位置精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但是因为在电池组中有至少两个端子(如后面所达,有时有三个端子),在多个端子之间的位置精度将降低。此外,在传统的端子结构中,电池组需要通过沿一个方向相对于主体侧装置滑动,直到套筒端子和插销端子之间完成啮合,从而装载主体侧部上。这样,难以使主体侧装置和/或要装载部件最小化。也就是说,用于电池组的电池装载部分沿纵向比电池组更长,因此,其长度需要至少等于或长于上述套筒端子和插销端子彼此啮合所需的滑移量。因此,考虑到两端子的滑移量,主体侧装置的电池装载部分必须提供附加空间,这阻碍了主体侧装置的最小化。而且,因为上述主体侧端子(插销端子)暴露在电池装载部分中,很可能由于某些碰撞而变形。在这种情况下,有使得在两端子连接时的接触稳定性进一步降低的问题。特别是,当电池组以方向错误的方式装在电池装载部分中时或当电池组通过倾斜移动而强行装入电池装载部分中时,不合适的力(外力)施加在上述主体侧端子(插销端子)上,从而导致上述主体侧端子变形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装载在电子装置上电池器件,其包括外壳,配置来在其中容纳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多个端子部件;向外壳的两个表面开口的多个端子槽,多个端子部件设置在其中;第一和第二引导槽,分别设置在多个端子槽的相对端并且向外壳的所述两个表面开口;以及凹形部分,与第一和第二引导槽中至少一个相邻设置用于区别电池类型。凹形部分可以与第一和第二引导槽中每个相邻设置。凹形部分可以向外壳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开口。电池器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凹形部分内以识别电池类型的区别肋。凹形部分、引导槽和端子槽具有一定宽度,并且凹形部分的宽度大于引导槽和端子槽的宽度。凹形部分的宽度在多个端子部件在其上排列的方向上。第一和第二引导槽和多个端子槽形成在端子壳体上,端子壳体可以与外壳相邻;以及凹形部分设置可以在外壳上,并与外壳和端子壳体之间的邻接部分分开。在端子槽和相邻的引导槽之间形成一空间,该空间小于在相邻端子槽之间的空间。多个端子部件可以插入模制在与外壳相邻的端子壳体上。引导槽的尺寸可以大于多个端子槽的。两个相对的接触件设置在多个端子槽的每个中。每个接触件可以设置有半球形接触凸出部分。两个接触凸出部分在对其施加压力时可以相互接触。基本上只有所述接触凸出部分从所述端子槽可见。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电池器件可以在电池侧端子与主体侧端子相连接之前进行稳定地判定。本专利技术涉及端子结构,并用于在将要装载部件安装在主体侧装置上时使主体侧装置和要装载部件之间进行电连接,主体侧装置有主体侧端子,而要装载部件有要装载部件侧端子,用于与上述主体侧端子连接,其中,上述主体侧端子的端子件插入模制到模制部件上,同时至少一个引导件成一体布置在该模制部件上,上述要装载部件侧的端子部件插入模制到模制部件上,且引导槽形成于该模制部件上,以便与上述引导件相对应。通过使上述引导件与形成于要装载部件上的引导槽啮合,实现主体侧端子和要装载部件的端子的定位。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要装载部件,该要装载部件有要装载部件侧端子,用于当要装载部件装在主体侧装置上时与主体侧装置的主体侧端子进行电连接,其中,上述要装载部件侧端子的端子部件插入模制而成,并有形成于模制部件上的引导槽,与在上述主体侧装置上的引导件相对应。通过使引导槽与上述主体侧装置的引导件啮合,实现上述主体侧端子和要装载部件的端子的定位。在该专利技术中,因为主体侧端子和要装载部件侧端子的定位通过使插入模制在模制部件上的端子件和/或端子部件与形成于模制部件上的引导件和引导槽进行啮合而实现,因此,通过提高在两端子的端子件和引导槽之间的模制精度,就能够提高两端子的端子件和端子部件的位置精度,从而当两端子彼此连接时,能够稳定地保持端子件和端子部件之间的连接状态。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端子的结构中,主体侧装置的主体侧端子具有平板状接触部分,要装载部件的要装载部件侧端子有彼此相对的两个接触件。而且,上述主体侧端子和要装载部件侧端子能够相对于上述接触部分的平面方向沿两个方向彼此组合,这样,当主体侧端子和要装载部件侧端子彼此连接时,上述两个接触件夹住上述接触部分。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要装载部件有彼此相对的两个接触件,而且,上述主体侧端子和要装载部件侧端子能够相对于上述接触部分的平面方向沿两个方向彼此组合,这样,当主体侧端子和要装载部件彼此连接时,上述两个接触件夹住上述接触部分。在该专利技术中,因为要装载部件侧端子的两个接触件夹住平板状接触部分,将要装载部件侧端子插入主体侧装置内和从该主体侧装置内拔出沿至少两个方向进行,在将要装载部件装在主体侧装置上时的方向可以与在将端子彼此连接时的方向不同。因此,不管在将端子彼此连接时的方向如何,都能够增加关于将要装载部件装在主体侧装置上的设计自由度,并能够使主体侧装置和/或要装载部件最小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刚好在将电池组装在摄像机上之前时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从右侧看时的电池装载部分的正视图;图3是电池装载部分沿图2中的线III-III时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分解的电池组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整个电池组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从与图5不同的方向看时整个电池组的透视图; 图7是电池组在分解后从上侧看时的放大图;图8是从上侧看时电池组的放大图;图9是电池侧端子部分在分解时的放大图,且各部分上下方向转换,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装载在电子装置上的电池器件,包括:    外壳,配置来在其中容纳至少一个电池单元;    多个端子部件;    向所述外壳的两个表面开口的多个端子槽,所述多个端子部件设置在其中;    第一和第二引导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端子槽的相对端并且向所述外壳的所述两个表面开口;以及    凹形部分,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槽中至少一个相邻设置用于区别电池类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老根信人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