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和环保型电热膜技术

技术编号:359917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和环保型电热膜,属于采暖领域。通过将碳纤维和PET薄膜进行无溶剂绿色环保的UV光固化表面处理,得到可以长时间储存放置的碳纤维预浸料和PET功能膜,在需要进行多层复合工艺处理的时候,将两者复合,进行短时间的加热交联,通过羧基与环氧基团的交联反应,就可以获得具有高的间层复合力、结构紧密的复合层,使电热膜能够大规模便捷地被贴附在墙体上,通电后就能够产生远红外辐射从而实现采暖,施工方便,低碳环保,所得电热膜还具有高的稳定性、粘附力、柔韧性以及良好的耐候性,可解决电热膜容易变形、使用寿命较短,存在因静电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和环保型电热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和环保型电热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地暖、墙暖采暖产品在家居采暖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高。墙暖相对于地暖的地板采暖而言,它是墙壁采暖,也就是将采暖设备安装在墙壁上。目前的墙暖都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采暖设备设计成薄板状模块挂在墙上。但是,现有的墙暖产品还是存在寿命短、易变形、辐射效果差、不美观等问题。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墙暖设备的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墙暖解决方案。当然该解决方案涉及到发热材料制备、采暖墙成型(发热材料如何与墙体融合)以及采暖系统搭建等诸多方面。在电热膜的制备过程中,其核心部件是多层的碳纤维以及PET膜,两者进行多层复合来制备电热膜。为了施工的便捷性,需要提前将碳纤维层以及PET膜层分别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0004]在电热膜的制备过程中,其核心部件是多层的碳纤维以及PET薄膜,将两者进行多层复合来制备电热膜。需要提前将碳纤维层以及PET膜层分别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为了施工的便捷性,提前进行改性处理后的碳纤维预浸料以及PET功能膜需要能够长期稳定储存,在制备热电膜的时候进行加工使用。如果改性处理后的碳纤维预浸料以及PET功能膜不能长期稳定储存,那么就需要在碳纤维以及PET膜进行完表面改性处理之后马上进行热电膜的制备工艺,从工艺的便捷性方面来说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和环保型电热膜,旨在解决在制备电热膜的过程中,改性处理后的碳纤维预浸料以及PET功能膜不能长期稳定储存,导致制备工艺便捷性受限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所述电热膜包括PET膜层和碳纤维层,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
[0008]将组成含环氧基UV固化胶的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含环氧基UV固化胶;然后将所述含环氧基UV固化胶与碳纤维进行浸涂,并采用紫外光进行光固化,制备得到UV固化含环氧基胶层复合碳纤维预浸料;
[0009]其中,按重量份计算,所述含环氧基UV固化胶包含如下原料:光引发剂3

5份,环氧丙烯酸酯UV树脂30

40份,环氧丙烯酸酯稀释剂20

3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UV树脂20

40份;
[0010]S20,对PET薄膜进行表面改性:
[0011]将组成UV固化含羧基涂料的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UV固化含羧基涂料;然后将所述UV固化含羧基涂料涂布到PET薄膜上,并采用紫外光进行光固化,制备得到UV固化含羧基涂层表面处理PET功能膜;
[0012]其中,按重量份计算,所述UV固化含羧基涂料包括含如下原料:光引发剂3

5份,羧基丙烯酸酯单体5

1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0

40份,高酸值聚酯丙烯酸酯UV树脂40

50份。
[0013]可选地,将至少一层所述UV固化含环氧基胶层复合碳纤维预浸料与至少一层所述UV固化含羧基涂层表面处理PET功能膜贴合在一起,加热交联,完成电热膜关于PET膜层和碳纤维层的制备。
[0014]可选地,所述固化能量密度为1000

2000mj/cm2。
[0015]可选地,所述光引发剂包含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中的至少一种。
[0016]可选地,所述环氧丙烯酸酯稀释剂包含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7]可选地,在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的步骤中,所述环氧丙烯酸酯UV树脂的乙烯基官能度≥2,60℃的粘度为10000

20000mpa.s,软化点≥100℃,环氧当量为1000

2000g/Eq。
[0018]可选地,在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的步骤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UV树脂的乙烯基官能度≥2,60℃的粘度为5000

30000mpa.s,玻璃化转变温度(Tg)≤50℃。
[0019]可选地,所述羧基丙烯酸酯单体包含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0020]可选地,在对PET薄膜进行表面改性的步骤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乙烯基官能度≥2,60℃的粘度为15000

25000mpa.s。
[0021]可选地,在对PET薄膜进行表面改性的步骤中,所述高酸值聚酯丙烯酸酯UV树脂25℃的粘度为200

5000mpa.s,酸值100

300mgKOH/g,乙烯基官能度≥1。
[0022]可选地,在对PET薄膜进行表面改性的步骤中,UV固化含羧基涂料涂布到PET薄膜上的厚度为10

20μm。
[0023]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的环保型电热膜。
[0024]本专利技术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
[0025]碳纤维与PET薄膜的表面处理工艺均为无溶剂绿色环保的UV光固化处理工艺,经过上述表面改性处理获得的UV固化含环氧基胶层复合碳纤维预浸料和UV固化含羧基涂层表面处理PET功能膜可以分别收卷、入库长期储存,需要制备电热膜的时候,将两者进行多层复合,在加热状态下,通过环氧基团与羧基的交联复合,短时间内即可得到电热膜的核心部件,使电热膜能够大规模便捷地被贴附在墙体上,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墙暖产品只能悬挂或者通过复杂的施工方式贴附到墙壁上,施工便捷,低碳环保,通电后就能够产生远红外辐射从而实现采暖。
[0026]所述UV固化含环氧基胶层复合碳纤维预浸料和UV固化含羧基涂层表面处理PET功能膜还发挥着保护、导热散热的作用,给电热膜带来高的稳定性、粘附力、柔韧性以及良好的耐候性,可解决电热膜容易变形、使用寿命较短,因静电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9]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包括PET膜层和碳纤维层,所述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将组成含环氧基UV固化胶的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含环氧基UV固化胶;然后将所述含环氧基UV固化胶与碳纤维进行浸涂,并采用紫外光进行光固化,制备得到UV固化含环氧基胶层复合碳纤维预浸料;其中,按重量份计算,所述含环氧基UV固化胶包含如下原料:光引发剂3

5份,环氧丙烯酸酯UV树脂30

40份,环氧丙烯酸酯稀释剂20

3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UV树脂20

40份;对PET薄膜进行表面改性:将组成UV固化含羧基涂料的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UV固化含羧基涂料;然后将所述UV固化含羧基涂料涂布到PET薄膜上,并采用紫外光进行光固化,制备得到UV固化含羧基涂层表面处理PET功能膜;其中,按重量份计算,所述UV固化含羧基涂料包含如下原料:光引发剂3

5份,羧基丙烯酸酯单体5

1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0

40份,高酸值聚酯丙烯酸酯UV树脂40

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层所述UV固化含环氧基胶层复合碳纤维预浸料与至少一层所述UV固化含羧基涂层表面处理PET功能膜贴合在一起,加热交联,完成电热膜关于PET膜层和碳纤维层的制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能量密度为1000

2000mj/c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膜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含2

羟基
‑2‑
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可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