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膜顶暖、墙暖及地暖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07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膜顶暖、墙暖及地暖安装结构,其中的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包括楼板及自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楼板上的保温层、石膏板层、电热膜及涂料层,其中:所述石膏板层经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楼板上并与所述楼板之间保留有安装间隙,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安装间隙内,所述电热膜经粘合胶粘接于所述石膏板层上,所述涂料层涂覆于所述电热膜上;所述电热膜经导线与外部的配电箱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热膜安装结构,能够分别将电热膜贴装在楼板、墙体及地坪上,实现了电热膜的隐藏式设置,并保证了电热膜的正常工作。并保证了电热膜的正常工作。并保证了电热膜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膜顶暖、墙暖及地暖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采暖领域,尤其是电热膜顶暖、墙暖及地暖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市场上的采暖系统一般为总分结构,如中央空调的暖风均来自外机,水地暖、暖气片的热源来自于壁挂炉。也就是说,当前的采暖系统,热量均来自同一热源。这种采暖系统至少存在如下缺陷:当热源失效后,整个采暖系统整体瘫痪。
[0003]鉴于此,基于电热膜技术的采暖系统被提出并逐步推广。基于电热膜的采暖系统的主体结构包括供电机构和电热膜,其中,电热膜被直接贴覆在房间内,供电机构用于实现对电热膜的通电以触发电热膜辐射远红外线,从而实现对房间内空间的采暖。也就是说,作为热源的电热膜被分开贴覆在需要采暖的房间内,实现对对应房间的室内空间的独立采暖。
[0004]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供电热膜顶暖、墙暖及地暖的具体安装结构,以实现将电热膜贴装至楼板、墙体及地坪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其包括楼板及自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楼板上的保温层、石膏板层、电热膜及涂料层,其中:
[0007]所述石膏板层经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楼板上并与所述楼板之间保留有安装间隙,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安装间隙内,所述电热膜经粘合胶粘接于所述石膏板层上,所述涂料层涂覆于所述电热膜上;
[0008]所述电热膜经导线与外部的配电箱电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U型吊件、轻钢龙骨、膨胀螺丝、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其中:所述U型吊件经所述膨胀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楼板上,所述轻钢龙骨经所述第一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吊件上,所述石膏板层经所述第二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轻钢龙骨上。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还包括PVC线管,所述导线安装于所述PVC线管内。
[001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墙暖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0012]一种电热膜墙暖安装结构,包括墙体及自内向外依次设置在墙体上的保温层、石膏板层、电热膜及涂料层,其中:
[0013]所述石膏板层经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上并与所述墙体之间保持有安装间隙,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安装间隙内,所述电热膜经粘合胶粘接于所述石膏板层上,所述涂料层涂覆于所述电热膜上;
[0014]所述电热膜经导线与外部的配电箱电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木质龙骨和膨胀螺丝,所述木质龙骨的第一侧表面贴合在所述墙体上,所述木质龙骨的第二侧表面贴合在所述石膏板层上,所述膨胀螺丝的膨胀端穿过所述石膏板层及所述木质龙骨后穿入固定至所述墙体内。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热膜墙暖安装结构还包括PVC线管,所述导线安装于所述PVC线管内。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热膜100包括远红外发热膜,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具有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依次贴合有第一热熔胶层、第一PET膜层及第一纤维布层,所述第二表面上依次贴合有第二热熔胶层、第二PET膜层及第二纤维布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两侧边缘与所述第一PET膜层的两侧边缘之间成对贴合有的第一铜箔条和第二铜箔条。
[0018]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地暖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0019]一种电热膜地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地暖安装结构包括地坪及自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地坪上的保温层、电热膜、防潮层及地板,其中,所述保温层经粘合胶粘接于所述地坪上,所述电热膜经粘合胶粘接于所述保温层上,所述防潮层经粘合胶粘接于所述电热膜上,所述地板铺设于所述防潮层上;
[0020]所述电热膜经导线与外部的配电箱电连接。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热膜包括远红外发热膜,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具有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依次贴合有第一热熔胶层、第一PET膜层及第一纤维布层,所述第二表面上依次贴合有第二热熔胶层、第二PET膜层及第二纤维布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两侧边缘与所述第一PET膜层的两侧边缘之间成对贴合有的第一铜箔条和第二铜箔条。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三种电热膜安装结构,能够分别将电热膜贴装在楼板、墙体及地坪上,实现了电热膜的隐藏式铺设,并保证了电热膜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热膜采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中的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墙暖安装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墙暖安装结构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地暖安装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地暖安装结构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6]分布式电热膜采暖系统的介绍
[0037]现有技术中的电热膜采暖系统,其供电机构包括入户电箱及一个统一的总配电箱,入户电箱将220V交流市电供应至总配电箱,配电箱将220V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一般为36V)后通过直流线路分配至分布在各房间内的电热膜。现有技术中的电热膜采暖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包括:1、直流线路的走线距离较长(即从总配电箱至各房间内的电热膜),导致电流的线损较大,增加采暖系统的能耗。2、总配电箱统一配电,其内的变压器容易因电量过大产生跳闸失效,从而导致采暖系统整体失效。
[003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热膜采暖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热膜采暖系统,其通过铺设在房间的楼板、墙体及地坪上的电热膜实现采暖。
[0039]如图1所示,该分布式电热膜采暖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包括楼板及自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楼板上的保温层、石膏板层、电热膜及涂料层,其中:所述石膏板层经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楼板上并与所述楼板之间保留有安装间隙,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安装间隙内,所述电热膜经粘合胶粘接于所述石膏板层上,所述涂料层涂覆于所述电热膜上;所述电热膜经导线与外部的配电箱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U型吊件、轻钢龙骨、膨胀螺丝、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其中:所述U型吊件经所述膨胀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楼板上,所述轻钢龙骨经所述第一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吊件上,所述石膏板层经所述第二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轻钢龙骨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还包括PVC线管,所述导线安装于所述PVC线管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顶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包括远红外发热膜,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具有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依次贴合有第一热熔胶层、第一PET膜层及第一纤维布层,所述第二表面上依次贴合有第二热熔胶层、第二PET膜层及第二纤维布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两侧边缘与所述第一PET膜层的两侧边缘之间成对贴合有的第一铜箔条和第二铜箔条。5.一种电热膜墙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墙暖安装结构包括墙体及自内向外依次设置在墙体上的保温层、石膏板层、电热膜及涂料层,其中:所述石膏板层经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上并与所述墙体之间保持有安装间隙,所述保温层填充于所述安装间隙内,所述电热膜经粘合胶粘接于所述石膏板层上,所述涂料层涂覆于所述电热膜上;所述电热膜经导线与外部的配电箱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可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