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05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组、设置于散热鳍组一侧的风扇组件、以及设置于散热鳍组底端的底座组件,底座组件包括自上向下彼此平行设置的的导热块、连接底座、以及安装底座,导热块、连接底座、以及安装底座彼此间隔设置,并在导热块的顶端设置有与之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条,连接条的两端与设置于其下方的连接底座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底座组件设置成分体式结构,方便拆装更换,且导热块的顶端设置连接条,连接条的两端延伸后与连接底座通过弹簧螺丝连接,从而将导热块悬空设置,不仅避免了导热块与其下方的底座的接触,还将导热块的底端完全裸露,从而更好地与CPU接触,提高散热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计算机已经成为每家每户办公学习必不可少的产品。而计算机作为高密度集成设备,其内部元器件较多,计算机工作时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计算机内部温度升高,影响各个元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会使元器件损坏。目前,计算机的散热大多采用水冷或风冷等方式进行散热,而采用散热鳍片与导热管组成的塔式散热器以其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且成本低深受各个计算机生产商的喜爱。
[0003]现有技术中,塔式散热器的底座一般包括用于和主板连接的安装底座、以及用于承载导热块的连接底座。其中,连接底座和导热块的连接方式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连接底座和导热块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这种结构的散热器底座不便于将导热块单独拆出后更换,维护成本大,且导热块与安装底座之间过于靠近,不利于导热块自身的散热。另一种是将导热块通过其底端的螺丝等连接件连接于连接底座上,导致导热块与其下方的CPU的接触面积变小,对CPU的散热效果变差。
[0004]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导热块方便拆装更换、导热块自身散热效果好、导热块对CPU的散热效果好的新型散热器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器,通过将底座组件设置成分体式结构,方便拆装更换,且导热块的顶端设置连接条,连接条的两端延伸后与连接底座通过弹簧螺丝连接,从而将导热块悬空设置,不仅避免了导热块与其下方的底座的接触,还将导热块的底端完全裸露,从而更好地与CPU接触,提高散热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新型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组、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组一侧的风扇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组底端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自上向下彼此平行设置的的导热块、连接底座、以及安装底座,所述导热块、连接底座、以及安装底座彼此间隔设置,并在所述导热块的顶端设置有与之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与设置于其下方的所述连接底座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组包括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散热鳍片、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若干散热鳍片插接的若干导热管,若干所述散热鳍片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在其上设置有若干穿孔,若干所述导热管呈U型结构设置,其两端分别对应向上穿过若干所述穿孔;
[0009]所述导热块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的下方,所述连接底座平行设置于所述导热块的下方,所述安装底座平行设置于所述连接底座的下方,所述导热块的底端并列设置有若干分别对应容纳所述若干导热管底端的导热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的顶端沿垂直于所述导热槽走向的方向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条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条的断面呈向上弯曲的弧形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条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槽的长度,并在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的顶端的位于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区域沿垂直于所述连接槽的走向并列设置有若干散热槽,所述连接槽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的第四连接孔;
[0012]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安装底座的中心处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安装底座的四组边角处均设置有第五连接孔,以通过紧固件将二者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的长边一侧的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卡接的散热风扇,所述连接板为塑胶材质,其左右两侧与所述散热鳍组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其底端与所述导热块抵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的顶端的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限位槽抵接,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条穿过的弧形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片两侧短边的卡槽、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左右两端的至少两组卡扣件,所述卡槽呈直角梯形结构设置,其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为直边,其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为斜边。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靠近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沿环向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顶端呈开口设置,所述散热鳍片的靠近所述环形凸起的一端容纳于所述环形凸起围设的腔体内,所述散热鳍片的两侧短边与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周壁紧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件包括垂直于所述环形凸起设置的连接部、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端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容纳于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适配。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通风口,所述连接板的靠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端沿环向设置有至少四组卡钩、以及若干垂直于所述连接板设置的限位凸起;
[0019]所述散热风扇包括叶轮与支架,所述支架的底板卡接于所述卡钩内,并与若干所述限位凸起抵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的新型散热器,通过将底座组件设置成呈分体式结构设置的安装底座、连接底座、以及导热块,将底座组件设置成可拆装的模块化结构,方便后续对不同模块更换维护,且导热块的顶端设置连接条,并将连接条的两端延伸后与连接底座通过弹簧螺丝连接,从而将导热块悬空设置于连接底座的上方,不仅避免了导热块与其下方的底座的接触,还将导热块的底端完全裸露,从而更好地与CPU接触,提高对CPU的散热效果。
[0022]2.本技术的新型散热器,通过将连接板设置成塑胶材质,能够完全采用卡扣的方式将连接板与散热鳍组卡接,并将散热风扇与连接板卡接,整个安装结构无需采用螺丝等连接件,方便拆装更换且提高了安装结构的使用寿命;此外,连接板设置成塑胶材质后具有韧性,能够防止散热风扇晃动引起的散热器整体晃动,且降低了风噪及振动带来的摩擦声响。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散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新型散热器的仰视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新型散热器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散热鳍片;11、卡槽;20、导热管;30、导热块;31、连接槽;32、散热槽;33、导热槽;34、第三连接孔;35、限位槽;40、连接底座;41、第二连接孔;50、安装底座;60、连接板;61、卡扣件;62、通风口;63、环形凸起;64、卡钩;65、限位凸起;66、弧形口;70、散热风扇;80、连接条;81、第四连接孔;82、第一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9]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鳍组、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组一侧的风扇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组底端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自上向下彼此平行设置的导热块、连接底座、以及安装底座,所述导热块、连接底座、以及安装底座彼此间隔设置,并在所述导热块的顶端设置有与之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与设置于其下方的所述连接底座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组包括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散热鳍片、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若干散热鳍片插接的若干导热管,若干所述散热鳍片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在其上设置有若干穿孔,若干所述导热管呈U型结构设置,其两端分别对应向上穿过若干所述穿孔;所述导热块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的下方,所述连接底座平行设置于所述导热块的下方,所述安装底座平行设置于所述连接底座的下方,所述导热块的底端并列设置有若干分别对应容纳所述若干导热管底端的导热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的顶端沿垂直于所述导热槽走向的方向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条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条的断面呈向上弯曲的弧形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条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槽的长度,并在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的顶端的位于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区域沿垂直于所述连接槽的走向并列设置有若干散热槽,所述连接槽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安装底座的中心处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安装底座的四组边角处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杰沈海峰谷高唐柯吴洋居小明孙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