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8687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接入到四通阀一端,所述四通阀另外三端分别通过连接管路接入到气液分离器、蒸发器和套管式换热器;所述蒸发器处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内部安装有由微通道扁管构成的加热管路;所述四通阀和套管式换热器的所述连接管路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加热管路输入端和输出端并接到第二电磁阀输入侧和输出侧;所述加热管路输出侧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控制端接入到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通过自动控制电磁阀切换自动调节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高温氟路走向,从而实现对低温结冰状态的接水盘进行加热。而实现对低温结冰状态的接水盘进行加热。而实现对低温结冰状态的接水盘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附属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属于空气源热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气源热泵清洁供暖已成为“煤改电”中的主流;而大多的空气源热泵主机长时间连续制热运行,室外换热器容易出现底部结霜严重,影响换热效率;更有甚者,底部接水盘中的化霜水不能及时排出,产生冰坨,日积月累情况下挤爆底部换热器,导致机组损坏;目前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在换热器集水盘中铺设电加热带,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电加热发热避免集水盘结冰,但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伴热带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存在老化漏电问题,严重影响机组运行安全;2)伴热带功率选择和使用环境温度有关,在超低温环境下,需要选用更大功率的伴热带,势必会增加电能消耗;由于空调系统中已经有补气增焓装置提升空调主路过冷度,再增设融冰加热装置结构复杂,同样会消耗过多本应提供给室内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能够对接水盘进行除冰抑冰,且使用更加节能。
[0004]本技术的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接入到四通阀一端,所述四通阀另外三端分别通过连接管路接入到气液分离器、蒸发器和套管式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排气端接入到压缩机进气端;所述蒸发器另一端通过并接的单向阀和膨胀阀接入到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与套管式换热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处安装有接水盘;
[0005]所述接水盘内部安装有由微通道扁管构成的加热管路;由于接水盘深度较浅,因此接水盘中平铺微通道式加热扁管,可减小接水盘深度,且扁平结构能够方便与接水盘最大面积接触;所述四通阀和套管式换热器的所述连接管路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加热管路输入端和输出端并接到第二电磁阀输入侧和输出侧;所述加热管路输出侧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控制端接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通信连接有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安装于接水盘内侧,通过温度变送器采集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温度,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对该氟路切换通断;避免系统无霜时的能量浪费。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独立控制器或空气源热泵的总控制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扁管是由多个微小通道组成的扁平状的管路,所述微通道扁管设置有多个;所述微通道扁管的进出口端连接到集管,集管进出口处设置铜铝连接管;所述铜铝连接管接入到四通阀和套管式换热器的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到铜铝连接管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扁管通过焊接或卡扣压接到接水盘上。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通过自动控制电磁阀切换自动调节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高温氟路走向,从而实现对低温结冰状态的接水盘进行加热,相比传统电加热带的加热方式更为节能、更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空气源热泵制热循环系统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空气源热泵除霜循环系统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接水盘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的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包括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排气端接入到四通阀2一端,所述四通阀2另外三端分别通过连接管路接入到气液分离器8、蒸发器7和套管式换热器4;所述气液分离器8排气端接入到压缩机1进气端;所述蒸发器7另一端通过并接的单向阀602和膨胀阀601接入到储液罐5;所述储液罐5与套管式换热器4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7处安装有接水盘3;
[0015]所述接水盘3内部安装有由微通道扁管构成的加热管路31;由于接水盘深度较浅,因此接水盘中平铺微通道式加热扁管,可减小接水盘深度,且扁平结构能够方便与接水盘最大面积接触;所述四通阀2和套管式换热器4的所述连接管路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302;所述加热管路31输入端和输出端并接到第二电磁阀302输入侧和输出侧;所述加热管路31输出侧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01;所述第一电磁阀301和第二电磁阀302控制端接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通信连接有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安装于接水盘3内侧,通过温度变送器采集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温度,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对该氟路切换通断;避免系统无霜时的能量浪费。
[0016]其中,所述控制器为独立控制器或空气源热泵的总控制器。
[0017]所述微通道扁管311是由多个微小通道组成的扁平状的管路,所述微通道扁管设置有多个;所述微通道扁管311的进出口端连接到集管312,集管312进出口处设置铜铝连接管313;所述铜铝连接管313接入到四通阀2和套管式换热器4的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301安装到铜铝连接管313上。
[0018]所述微通道扁管311通过焊接或卡扣314压接到接水盘3上。
[0019]如图1所示,空气源热泵制热时,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四通阀2的D口进C口出,经第二电磁阀302(此时第二电磁阀302打开、第一电磁阀301关闭)进入套管换热器4中将热量传递给水后冷凝降温为中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然后进入储液罐5;后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7中,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随后经四通阀2的E口、S口进入气液分离器8,最后再流回压缩机吸气口,完成一个制热循环;当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来不及排除掉而滞留在接水盘中,产生结冰现象时,为避免冻胀挤爆换热器,此时的温度变送器检测到冷凝水温度小于等于0℃时,第二电磁阀302关闭,第一电磁阀301打开;此时,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体流经接水盘加热装置3,对接水盘中的冰进行加热,从而去除节水盘中的冰;当温度变送器检测到冷凝水温度温度高于5℃
时,打开第二电磁阀302关闭第一电磁阀301,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热量损失。
[0020]如图3所示,空气源热泵除霜时,压缩机1排出得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四通阀2的D口进入、E口排出,进入蒸发器7,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蒸发器7中释放热量,融化蒸发器表面的霜层后变为高压中温的制冷剂液体。而后流出蒸发器7,经单向阀602进入储液罐5,再进入套管式换热器4,经电磁阀302,进入四通阀C口,经四通阀S口流出进入气液分离器8,最后进入压缩机1,完成一个除霜循环;由于除霜循环过程中,化霜水的温度高于0℃,因此化霜过程中,电磁阀301关闭,仅电磁阀302开启。
[0021]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接水盘除冰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排气端接入到四通阀一端,所述四通阀另外三端分别通过连接管路接入到气液分离器、蒸发器和套管式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排气端接入到压缩机进气端;所述蒸发器另一端通过并接的单向阀和膨胀阀接入到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与套管式换热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处安装有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内部安装有由微通道扁管构成的加热管路;所述四通阀和套管式换热器的所述连接管路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加热管路输入端和输出端并接到第二电磁阀输入侧和输出侧;所述加热管路输出侧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控制端接入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通信连接有温度变送器;所述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