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定车顶元件和塑料成型区段的车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03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顶,其包括固定车顶元件(14),所述固定车顶元件包括刚性的板状外壳元件(16),在所述外壳元件的下侧布置有用于能调节的功能元件的驱动组件(28),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所述功能元件的驱动线缆(30A、30B)的导管(34、36),其中,所述导管(34、36)附接到塑料成型区段(38)上,所述塑料成型区段在下侧模制到所述板状外壳元件(16)。所述导管(34、36)被至少一个保持夹(44)包围接合,所述保持夹固定在所述塑料成型区段(38)上。所述保持夹固定在所述塑料成型区段(38)上。所述保持夹固定在所述塑料成型区段(38)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固定车顶元件和塑料成型区段的车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顶,其包括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

技术介绍

[0002]这种车顶由文献DE 10 2017 105 268 A1已知并且包括固定车顶元件,该固定车顶元件具有板,该板形成刚性的板状外壳元件,并且该板能够通过其边缘与固定在车辆上的周围部分、例如与车辆车身的车顶侧梁和车顶横梁连接。板在其下侧设有遮蔽装置,该遮蔽装置可以由卷帘形成。为了驱动卷帘设置有电动机,该电动机通过驱动线缆驱动卷帘。在板的下侧成型有塑料成型区段,该塑料成型区段可由发泡的或喷射的聚氨酯材料形成。在塑料成型区段中构造有通道,所述通道接收用于涉及的驱动线缆的导管。
[0003]在上述车顶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成型区段施加到导管上的保持力可能是不足的,使得导管可能从通道中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开头所述类型构造的车顶,其中,驱动管可靠地保持在成型区段上。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车顶来解决。
[0006]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顶,其包括固定车顶元件,该固定车顶元件又具有刚性的板状外壳元件,该外壳元件可与车辆车身连接并且在其下侧布置有用于可调节的功能元件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用于功能元件的驱动线缆的导管。导管附接到塑料成型区段上,该塑料成型区段在下侧模制到板状外壳元件。为了使导管基本上不会丢失地固定在塑料成型区段上,导管被保持夹包围接合(umgriffen),所述保持夹固定在塑料成型区段上。因此,保持夹建立了导管到塑料成型区段上的固定附接。同时,导管的装配简单地构型,因为其为了附接到外壳元件上仅须被卡入保持夹。
[0007]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顶时,塑料成型区段在相应的成型工具中模制到外壳元件上。接着,将至少一个保持夹固定在塑料成型区段上。替代地,保持夹也可以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置入件并且因此在该过程中固定在塑料成型区段上。当保持夹固定在塑料成型区段上时,导管能够卡锁在该塑料成型区段上。因此,在成型过程之后给车辆车顶或固定车顶元件装备导管简单地构型并且尤其可以由装配工人无需工具地以手动方式执行。
[0008]给固定车顶元件装备导管优选在从成型工具中脱模之后在冷却阶段中进行。此时,存在塑料模制区段的良好可接近性,从而可以以较小的错误风险快速地装备导管。确保了装配工人的高安全性。此外,在该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空闲时间。因为所述管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顶上在塑料成型区段成型之后才附接,所以导管可以是标准管,该标准管不需要耐热的材料或特殊的几何形状。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顶的塑料成型区段尤其是聚氨酯泡沫区段,其根据发泡方法或RIM(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反应注射成型)方法模制到外壳元件上。
[0010]优选地,沿着导管以均匀的间距将保持夹固定在塑料成型区段上。塑料成型区段的固定有保持夹且沿着导管成型的区域可以吸收在操纵涉及的驱动线缆时横向于线缆轴线作用的力。这些区域可以由壁区段形成,所述壁区段垂直于外壳元件的平面定向,也就是说,从外壳元件基本上垂直向下伸出。
[001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保持夹(其可以是金属夹或塑料夹)具有保持导管或包围接合导管的夹区段和将保持夹固定在塑料成型区段上的固定区段。
[0012]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顶的一个特定实施方式中,塑料成型区段具有被保持夹的固定区段搭接的壁。固定区段因此被推到该壁上,从而该固定区段从两侧贴靠在壁上。固定区段的钉刺(Dorn)优选地卡紧在塑料成型区段中或接合到该塑料成型区段中,从而保持夹作为整体防丢失地附接到塑料成型区段上。
[0013]优选地,夹区段形成用于导管的环圈形的接收区段,使得其形状锁合地贴靠在导管上。
[0014]此外,夹区段在一种特别简化装配的实施方式中附加地设有操纵片,该操纵片在装配时形成用于导管的导入斜面。当导管通过操纵片被导入时,环圈形的接收区段的开口扩宽,使得导管可被压入到该接收区段中。
[0015]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顶的一个特定实施方式中,塑料成型区段构成通道,该通道至少局部地接收导管和保持夹。因此,导管被引导地接收在成型区段中并且在那里借助于至少一个保持夹被保险。在成型区段上,接收部、也就是用于导管的通道能够以材料和过程优化的方式构型。
[0016]为了进一步降低导管从通道中松脱的风险,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顶的一种符合目的的实施方式中,在塑料成型区段上沿着通道成型有保持鼻部,所述保持鼻部搭接导管,也就是说,所述保持鼻部稍微伸入到通道的自由开口横截面中并且形成侧凹,导管布置在所述侧凹中。
[0017]构造在塑料模制区段上的保持鼻部可以由用于制造塑料模制区段的成型工具的对应滑件(Schieber)形成,或者还可以在模制过程之后被强制成型。
[0018]此外,在制造保持鼻部时也可以利用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在冷却时的收缩,以便产生非常明显的侧凹并且尽管如此还确保可脱模性。这例如可以通过成型区段的几何形状或者通过选择壁区段的壁厚和根部半径来实现,从而始终确保在横向方向上的弹性。
[0019]由至少一个保持夹以及必要时由保持鼻部形成的保持力被选择成如此大,使得涉及的导管即使在最大负载时也可靠地保持在塑料成型区段上。
[0020]尤其是当借助于驱动组件来驱动的功能元件是遮蔽元件或者也是车顶打开系统的盖元件时,塑料成型区段优选具有至少两个通道,所述通道分别接收用于可调节的功能元件的驱动线缆的导管。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竖直的车顶纵向中心平面在两侧尤其构造两个通道,在所述通道中分别布置有用于驱动线缆的导管。这些导管之一用于引导第一驱动线缆的驱动区段,该驱动区段位于驱动马达和待驱动的元件之间。该驱动线缆在第一侧驱动功能元件。另一导管用于引导驱动线缆的露出的区段,该驱动线缆在另一侧驱动功能元件并且在第一驱动线缆的驱动区段的一侧上具有自由端。
[0021]在与外壳元件的平面垂直的投影中,布置在驱动马达的一侧上的通道可以相交,
也就是说,它们可以交叉。尤其是在导管的交叉的区域中有利的是,仅局部地和/或在一侧在通道上设置用于导管的保持装置或保持鼻部,因为以这种方式可以将构造塑料成型区段所需的塑料材料的量保持得较少。
[0022]为了使驱动组件在运行中的噪音产生保持得较少,有利的是,成型区段具有用于导管的管端部段的接收部,该接收部使导管相对于马达接收部或相对于导轨对中。由此确保,在导管中被引导的驱动线缆可以位置精确地被引导至马达或引导至用于待驱动的功能元件的导轨。因此,可以实现公差少的、配合精确地对中的过渡。因此确保了相关位置彼此间的高位置精度和小的延迟(Verzug)。通过塑料成型区段上的用于管端部段的接收部,可以良好地控制涉及的管端部位置。可以避免在涉及的导轨和导管之间或在马达接收部和导管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定位误差和潜在的震颤位置(Ratterstellen)。
[0023]替代地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顶,其包括固定车顶元件(14),所述固定车顶元件包括刚性的板状外壳元件(16),在所述外壳元件的下侧布置有用于能调节的功能元件的驱动组件(28),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所述功能元件的驱动线缆(30A、30B)的导管(34、36),其中,所述导管(34、36)附接到塑料成型区段(38)上,所述塑料成型区段在下侧模制到所述板状外壳元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4、36)被至少一个保持夹(44)包围接合,所述保持夹固定在所述塑料成型区段(3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夹(44)具有保持所述导管(34、36)的夹区段(52)和将所述保持夹(44)固定在所述塑料成型区段(38)上的固定区段(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段(46)搭接所述塑料成型区段(38)的壁并且优选具有至少一个钉刺(50),所述钉刺卡紧在所述塑料成型区段(38)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区段(52)形成用于所述导管(34、36)的环圈形的接收区段并且优选具有操纵片(54),所述操纵片在装配时形成用于所述导管(34、36)的导入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
申请(专利权)人: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