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曲风采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7997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仓储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测量待储存药垛的体积,并根据测量的药垛体积制作薄膜帷帐;步骤二:用步骤一中已制作好的薄膜帷帐将待储存的中药材密封,形成药垛区;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药垛的体积核算所需脱氧剂的用量;步骤四:并依据所需脱氧剂的体积量裁并制作薄膜帷帐;步骤五:利用步骤四中的薄膜帷帐将脱氧剂密封形成低氧区。将低氧区与药垛区以独立的单元性隔离,同时又通过硅胶管连通,促使药垛区与低氧区的内部空气循环,实现药垛区的低氧。通过增加硅胶管的数量,可有效加快药垛区的降氧速度,保持中药材不变质。保持中药材不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属于中药材仓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材大部分属于植物药,经过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后,面临的就是贮存。而植物类中药材富含糖类、脂类等成分,在贮存和运输环节,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容易生虫、霉变、变色、走油等导致中药材变质的问题,变质后的中药材会一定程度影响药效甚至失去药用价值。因此,在贮存环节如何保持中药材品质极为关键。
[0003]目前,国内在仓储环节保持药材品质的办法以下几种:第一种方法:通过低温冷藏的方法。此种方法是通过降低温度(0

10℃),抑制中药材自身的呼吸作用,减缓有效成分的降解;抑制虫源(虫卵、幼虫、成虫)的生理活性,降低中药材的虫源污染;抑制霉菌的生理活性,降低中药材的霉菌污染。
[0004]此种方法的缺点是,投入成本高,稍有规模的仓储基础建设成本就需几千万元的资金;能耗高,低温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我国火电占总发电量的60%,也间接的增加了环境污染;火灾风险高,高功率的制冷用电设备,增加了电火灾隐患;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如夏天作业的工作人员,进出库房的温差大,长时间作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影响。
[0005]第二种方法:通过硫磺、磷化铝熏蒸的方法。此种方法熏蒸后,在中药材上的残留物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副作用。因此,国家已有明确规定限制和禁止使用。
[0006]第三种方法:气调养护的方法。通过营造惰性环境的办法,降低中药材货垛内的氧气浓度,从而抑制中药材生虫、霉变等变质的问题。
[0007](一)充入惰性气体 将惰性气体通入中药材货垛内,进行气体交换,达到降低氧气浓度的效果,惰性气体常用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环境的营造有充入惰性气体,进行中药材货垛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0008]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常用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氮气瓶笨重,并且氮气瓶存储对仓储环境要求严格。同时,需反复操作才能将中药材货垛的氧气浓度降低在5%左右,操作不灵活,而且不能完全杀灭虫源,特别是虫卵。特别是鞘翅目昆虫的杀灭效果并不理想。
[0009](二)脱氧剂类产品营造惰性环境 将脱氧剂投放在中药材货垛里,制造惰性环境,从而抑制中药材生虫、霉变等变质的问题。
[0010]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市场上铁系脱氧剂是比较常见的。铁系脱氧剂又分为主动型脱氧剂和被动型脱氧剂。被动型脱氧剂的效果在干燥地区除氧效果非常不理想,甚至失去除氧作用。而主动型脱氧剂直接投放在中药材货垛内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80

100℃之间。热量会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水滴,从而形成径流滴落在中药材上。而湿度是导致中药材霉变的重要因素,此种方法导致中药材霉变的情况经常发生。中药材霉变特别是对提取类生产有很大的用药安全隐患。并且此种方法的温度,可能会对中药材产生附加的变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测量待储存药垛的体积,并根据测量的药垛体积制作薄膜帷帐;步骤二:用步骤一中已制作好的薄膜帷帐将待储存的中药材密封,并确保密封性,形成药垛区;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药垛的体积核算所需脱氧剂的用量;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所需脱氧剂的用量,测算出所需脱氧剂的体积,并依据所需脱氧剂的体积量裁并制作薄膜帷帐;步骤五:利用步骤四中的薄膜帷帐将脱氧剂密封,并确保密封性,形成低氧区;步骤六:将待使用的智能检测监控设备安装在步骤二中的药垛区内,安装位置为药垛区的薄膜帷帐内侧壁,并便于肉眼观察;步骤七:将步骤二中的药垛区与步骤五中的低氧区用硅胶管连通,硅胶管与药垛区和低氧区的连接处均为密封设置;步骤八:将步骤六中的智能检测监控设备与手机通信连接。并将药垛区的氧气浓度、温度、湿度等数据时时传送给手机。
[0013]可选地,步骤二中的药垛区与步骤五中的低氧区为独立分体式单元结构。
[0014]可选地,相互独立的药垛区与低氧区的分体式单元通过多根硅胶管连通,且硅胶管的两端内部均设置有吸水海绵。
[0015]可选地,硅胶管的数量≥2条,管直径≥5cm,并且硅胶管与药垛区和低氧区的连接位置为分散分布,或左右、或前后、或上下的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0016]可选地,步骤三中脱氧剂型号为7000cc型,每立方米7000cc型的用量为10包。
[0017]可选地,步骤一与步骤四中的薄膜帷帐制作材料为尼龙复合薄膜、TPU薄膜、EVA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0018]可选地,薄膜的氧气透过量为≤20
㎝³
/

·
24h
·
0.1MPa。
[0019]可选地,智能检测监控设备所用电源为便携式外置电源,电源安装在薄膜帷帐外侧壁;为智能检测监控设备位置附近,并用电线穿过薄膜帷帐,将电源与智能检测监控设备连接;薄膜帷帐上的小孔用胶阀将其密封,确保药垛区的密封性。
[0020]可选地,智能检测监控设备与手机通信连接的方式为蓝牙、WIFI中的至少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且智能检测监控设备为现有设备的使用,在此不做过多解释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中药材的生虫、霉变、变色、走油等变质问题中,基本都有氧气的参与,甚至氧气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普适性的降低氧气浓度,可有效的抑制上述中药材变质问题。
[0022]2、在上述几种保持中药材不变质的方法中,脱氧剂的使用是更加灵活、环保、安全、价格适中的方法。但是,其脱氧剂使用中产生的热量,导致结露形成径流,滴落在中药材上,致使中药材霉变的问题。因此,这种技术性霉变问题对中药材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影响,甚至是用药安全问题。
[0023]而本专利技术中的分体式低氧保质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将低氧区与药垛区以独立的单元性隔离,同时又通过硅胶管连通,促使药垛区与低氧区的内部空气循环,实现药垛区的低氧。通过增加硅胶管的数量,可有效加快药垛区的降氧速度,保持中药材不变质。
[0024]3、智能化的运用,在中药材仓储行业属于比较新颖的。也更加复合当代工作习惯及提高工作效率。时时掌控药垛区内中药材的质量情况,利于生产环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一种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测量待储存药垛的体积,并根据测量的药垛体积制作薄膜帷帐;步骤二:用步骤一中已制作好的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测量待储存药垛的体积,并根据测量的药垛体积制作薄膜帷帐;步骤二:用步骤一中已制作好的薄膜帷帐将待储存的中药材密封,形成药垛区;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药垛的体积核算所需脱氧剂的用量;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所需脱氧剂的用量,测算出所需脱氧剂的体积,并依据所需脱氧剂的体积量裁并制作薄膜帷帐;步骤五:利用步骤四中的薄膜帷帐将脱氧剂密封,形成低氧区;步骤六:将待使用的智能检测监控设备安装在步骤二中的药垛区内,安装位置为药垛区的薄膜帷帐内侧壁;步骤七:将步骤二中的药垛区与步骤五中的低氧区用硅胶管连通,硅胶管与药垛区和低氧区的连接处均为密封设置;步骤八:将步骤六中的智能检测监控设备与手机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药垛区与步骤五中的低氧区为独立分体式单元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材分体式低氧保质及智能检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相互独立的药垛区与低氧区的分体式单元通过多根硅胶管连通,且硅胶管的两端内部均设置有吸水海绵。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风采
申请(专利权)人:曲风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