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车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56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车叉车,包括立柱及其底部前后抽拉连接的行走支腿,立柱和行走支腿之间传动连接有输出前后抽拉直线动力、以带动行走支腿前后抽拉的抽拉驱动机构,行走支腿上连接有在前伸状态下主动部分或全部位于立柱前方、以带动行走支腿前后行走的行走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和抽拉驱动机构共用一动力源和/或具有不同动力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电动方式实现行走支腿的伸缩和行走,从而实现电动方式上车和下车,提高了随车叉车上下车的安全性。提高了随车叉车上下车的安全性。提高了随车叉车上下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车叉车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起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车叉车。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随车叉车上车方式如在先专利CN210393604U公开的可上车式电动堆高机,在上车时,行走支腿需要以人手推拉的方式落在车斗上,换而言之,在随车叉车上车时,装卸人员是站立在随车叉车后方的,从而导致装卸人员处于危险操作区域内,施工安全性差;同时,随着随车叉车需要装载的货物吨位增加,依靠人手推拉立柱的方式进行货物搬运的话,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下车操作安全的随车叉车,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4]随车叉车,包括立柱及其底部前后抽拉连接的行走支腿,立柱和行走支腿之间传动连接有输出前后抽拉直线动力、以带动行走支腿前后抽拉的抽拉驱动机构,行走支腿上连接有在前伸状态下主动部分或全部位于立柱前方、以带动行走支腿前后行走的行走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和抽拉驱动机构共用一动力源和/或具有不同动力源。
[0005]优选地,行走驱动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和/或轮式行走机构。
[0006]优选地,行走驱动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在行走支腿前伸状态下位于立柱前方的第一履带轮及其上绕设的履带,履带的绕于第一履带轮下方的部分低于行走支腿。
[0007]优选地,行走支腿内设前后延伸的空腔,所述第一履带轮安装在空腔内,空腔内还安装有属于行走驱动机构的第二履带轮,第二履带轮位于第一履带轮的后方,并在空腔上开设有与第一履带轮、第二履带轮一一对应设置而供第一履带轮和第二履带轮从行走支腿下方露出的配合开口,履带的前部分、后部分和上部分均位于所述空腔内,下部分从前后两个配合开口穿出并位于行走支腿下方。
[0008]优选地,行走驱动机构还包括在第一履带轮后方依次设置的第二履带轮、第三履带轮和第四履带轮,在行走支腿前伸状态下,第四履带轮位于立柱后方,第三履带轮位于立柱前方且靠近立柱的位置处,第二履带轮位于第三履带轮和第一履带轮之间的中点位置处,第一履带轮位于行走支腿前端。
[0009]优选地,行走支腿有两条并各自设置的立柱的左右两侧,行走驱动机构和行走支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行走驱动机构的动力源安装在对应行走支腿上。
[0010]优选地,行走驱动机构的动力源为位于行走支腿后端的驱动电机。
[0011]优选地,行走驱动机构是轮式行走机构,包括位于行走支腿前端的行走轮,行走轮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12]优选地,抽拉驱动机构和行走驱动机构的动力源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以无线方式和/或有线方式连接有遥控装置,并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抽拉驱动机构和行走驱动机构的动力源正反向运动。
[0013]优选地,抽拉驱动机构和行走驱动机构的动力源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配置方式为下述方式中任一种或两种:
[0014]方式一、控制装置配置有计时模块,并在货叉搭接在车斗上需要上车时,按预设时长逐次执行收回行走支腿、升高立柱、伸出行走支腿、立柱下降、行走支腿向前行进;在行走支腿位于车斗边沿需要下车时,按预设时长逐次执行行走支腿向后行进至立柱从车斗边沿露出、货叉落地、收回行走支腿、立柱下降、伸出行走支腿;
[0015]方式二、控制装置连接有用以检测货叉在立柱上上下位置的升降位置传感器以及,用以检测行走支腿伸缩位置的伸缩位置传感器,并在货叉搭接在车斗上需要上车时,逐次执行收回行走支腿、升高立柱、伸出行走支腿、立柱下降、行走支腿向前行进;在行走支腿位于车斗边沿需要下车时,逐次执行行走支腿向后行进至立柱从车斗边沿露出、货叉落地、收回行走支腿、立柱下降、伸出行走支腿。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以电动方式实现行走支腿的伸缩和行走,从而实现电动方式上车和下车,提高了随车叉车上下车的安全性;
[0018]2、本技术以两行走支腿被不同动力源控制的方式,两履带式行走机构进行行走,从而在两履带行走机构不同速度时,该随车叉车可顺利转向;
[0019]3、本技术的履带行走机构或轮式行走机构被隐藏在行走支腿的空腔内,避免了行走驱动机构对行走支腿外部空间的占用,更加方便布置行走支腿和立柱之间的连接结构,也方便布置伸缩驱动机构;
[0020]4、本技术以遥控方式控制随车叉车的上车和下车,可以远离随车叉车,更加安全;
[0021]5、本技术以随车叉车的控制装置内置程序控制上车和下车,更加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随车叉车的主视图;
[0023]图2是本技术随车叉车的右视图;
[0024]图3是图1中行走支腿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见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随车叉车的示意图。该随车叉车主要由车体、行走支腿6、货叉15三部分组成,本技术的改进主要在于行走支腿和车体之间的伸缩驱动机构以及行走支腿上安装的行走驱动机构。
[0027]车体包括C型立柱1及其底部设置的底座2,底座2承托固定在C型立柱1的下方,底座2的前侧和左右两侧各自与C型立柱1的对应侧边齐平,后侧从C型立柱1的后方伸出。C型立柱1的后方固定有扶手。底座2的左右两侧各自固定有C形且开口朝下的固定套3和固定在固定套3上方的轮架4,轮架4主要由固定在固定套3侧壁上的底板及其前后两侧固定的三角形的壁板组成,壁板的立面固定在C型立柱1的侧面上,并且轮架4从固定套3远离C型立柱1的一侧露出,露出部分上安装有扶正轮5。固定套3内安装有沿前后方向滑动插接的行走支
腿6,两行走支腿6的后端之间桥接有上翘的拉手。行走支腿6的左右两侧各自固定有与固定套3的内壁滑动配合的滑动衬板7,滑动衬板7上开设有沉头穿孔,沉头穿孔内安装有与行走支腿6螺纹连接的沉头螺钉,沉头螺钉的头部没入沉头穿孔内。固定套3的后端与底座2的后侧齐平,固定套3的腹板后侧开设有居中设置且自后边沿向前延伸的传动缺口,传动缺口的左右两侧各自固定有固定在固定套3腹板的下板面上并与行走支腿6滑动配合的垫块,该垫块的厚度略大于行走支腿6顶面固定的链条厚度,以保证链传动配合部位的良好运行。固定套3和伸缩支腿均为钢铁材质,固定套3上固定有夹设在伸缩支腿和固定套3之间并与行走支腿6滑动配合的塑料衬套。
[0028]伸缩驱动机构包括在固定套3上侧固定的带座轴承,带座轴承靠近C型立柱1的一侧同轴连接有链轮式的传动轮,传动轮的底部从传动缺口中穿过而伸入固定套3内。伸缩驱动机构还包括点焊固定在行走支腿6顶面上的链条,该链条与传动轮咬合传动连接。两传动轮对称设置在C型立柱1左右两侧,两传动轮同轴连接在同一根传动轴上,该传动轴位于C型立柱1后方且操动支架下方,传动轴的中部止转穿装在居中设置底座2上的减速器输出端设置的套筒中,传动轴和套筒键配合。减速器穿装在C型立柱1腹板底部开设的安装缺口中,减速器的输入端位于C型立柱1内,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有位于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随车叉车,包括立柱及其底部前后抽拉连接的行走支腿,其特征在于,立柱和行走支腿之间传动连接有输出前后抽拉直线动力、以带动行走支腿前后抽拉的抽拉驱动机构,行走支腿上连接有在前伸状态下主动部分或全部位于立柱前方、以带动行走支腿前后行走的行走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和抽拉驱动机构共用一动力源和/或具有不同动力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叉车,其特征在于,行走驱动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和/或轮式行走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车叉车,其特征在于,行走驱动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在行走支腿前伸状态下位于立柱前方的第一履带轮及其上绕设的履带,履带的绕于第一履带轮下方的部分低于行走支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车叉车,其特征在于,行走支腿内设前后延伸的空腔,所述第一履带轮安装在空腔内,空腔内还安装有属于行走驱动机构的第二履带轮,第二履带轮位于第一履带轮的后方,并在空腔上开设有与第一履带轮、第二履带轮一一对应设置而供第一履带轮和第二履带轮从行走支腿下方露出的配合开口,履带的前部分、后部分和上部分均位于所述空腔内,下部分从前后两个配合开口穿出并位于行走支腿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车叉车,其特征在于,行走驱动机构还包括在第一履带轮后方依次设置的第二履带轮、第三履带轮和第四履带轮,在行走支腿前伸状态下,第四履带轮位于立柱后方,第三履带轮位于立柱前方且靠近立柱的位置处,第二履带轮位于第三履带轮和第一履带轮之间的中点位置处,第一履带轮位于行走支腿前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车叉车,其特征在于,行走支腿有两条并各自设置的立柱的左右两侧,行走驱动机构和行走支腿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涛张家宁张家帅张馨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起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