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748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2
一种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01~0.006%,Si≤0.03%,Mn 0.15~0.30%,N≤0.004%,P≤0.015%,S≤0.0080,Als 0.015~0.040%,还包括Ti、Nb、V、Cr+B中的一种,其中,4[C]+3.42[N]+3[S]≤[Ti]≤0.065%,7.75[C]+6.64[N]≤[Nb]≤0.075%,4.25[C]+3.64[N]≤[V]≤0.045%,Cr 0.1~0.3%,0.78[N]≤B≤0.003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超低碳、微合金化学成分设计,实现铁素体中无固溶C、N间隙原子,结合低温奥氏体区轧制、铁素体区润滑轧制两段式变形工艺和高温卷取、缓慢冷却,产品屈服强度120~180MPa,抗拉强度270~370MPa,延伸率42~55%,r值≥1.3,性能和厚度精度达到同规格冷轧产品水平,可实现“以热代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带钢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SP技术是由德国SMS研究开发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称为紧凑式带钢生产技术。CSP典型的工艺流程为:(电炉或)转炉

钢包精炼炉

薄板坯连铸机

均热炉

热连轧机

层流冷却

地下卷取,其产线布置形式如图1所示。从连铸坯拉出的坯厚<70mm,经过6~7架精轧机,轧成0.8~12.5mm的带钢。
[0003]薄板坯连铸连轧产品具有高精度、薄规格的特点,因此,生产薄规格热轧产品,实现“以热代冷”,是薄板坯连铸连轧的发展趋势之一。可替代的冷轧产品中,薄规格冲压钢市场需求量大,要求具有低屈强比,高伸长率和一定的r值,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等高端产品。利用薄规格热轧产品实现替代,可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同时实现产品的简约、高效制造。
[0004]中国专利CN200610098394.4公开了“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IF钢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转炉冶炼工序,LF炉精炼工序,薄板坯连铸工序,其钢水的重量百分成分为:C:0

0.0050%;Si:0

0.03%;Mn:0

0.60%;P:0

0.015%;S:0
/>0.010%;N:0

0.050%,Ti=6~10倍C+N的质量百分数,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加热和轧制工艺为:采用隧道炉均热,均热温度为1130~1150℃,开轧温度为1050~1100℃,终轧温度为850~950℃,卷取温度为650~750℃。热轧产品的屈服强度为265

285MPa,抗拉强度为340

355MPa,延伸率为35

43%。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热轧产品的性能不能满足冲压要求,需经过后续冷轧和退火降低屈服强度、屈强比和提高r值。
[0005]中国专利CN201210051479.2公开了“一种生产低成本高成形性IF钢的加工方法”,其钢水的重量百分成分为:C≤0.007%,Mn 0.1

0.3%,Si≤0.03%,P≤0.008%,Als 0.020

0.050%,其余为铁。技术方案是:包含炼钢、连铸、加热、轧制、冷却和卷取工序,采用薄板坯连铸机,连铸坯厚度≤100mm,入炉温度≥880℃。在热轧时粗轧、精轧机保持连轧关系且保持微张力控制,粗轧、精轧机之间使用水冷设备,将12~25mm厚度的中间坯温度,从粗轧机出口的≥950℃均匀冷却到750~850℃范围内,精轧在铁素体区轧制,并采用润滑轧制技术;卷取温度较高,在680~760℃,卷取后缓冷完成退火过程。产品性能为:Rm≤320MPa,Rel≤280MPa,延伸率≥48%,r值≥1.2。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产品厚度≥3.5mm,该工艺不适用于薄规格产品的生产。
[0006]中国专利CN200610047097.7公开了“一种轿车外板用超低碳钢生产方法”,其钢水的重量百分成分为:C≤0.006%,Mn≤0.5%,Si≤0.15%,P≤0.015%,S≤0.015%,Ti≤0.10%,Als≤0.06%,N≤0.003%,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工艺要点为:钢水以1.5~4m/min的拉速连铸成板坯,板坯厚度为100~170mm,铸机采用动态轻压下和结晶器电磁制动技术,中间包过热度为20~45℃;板坯直接热装,装炉温度≥800℃,在加热炉中加热到
1150~1250℃,保温30~90min后,进行粗轧开坯。精轧开轧温度为1000~1100℃,出口温度为890~950℃,经层流冷却后,卷取温度为700~750℃,产品经冷轧退火后r值≥1.8。该专利的不足在于产品需经过冷轧、退火才能获得良好冲压性能,且热轧产品厚度≥2.0~6.0。
[0007]中国专利CN201710960187.3专利“无头连铸连轧超深冲用超低碳钢卷铁素体轧制方法和装置”,其钢水的重量百分成分为:C≤0.007%,Si≤0.05%,Mn≤0.25%,Nb≤0.050%,Ti≤0.070%,Als:0.010—0.060%,P≤0.015%,S≤0.010%,N≤0.005%,O≤0.0035%,该专利采用无头连铸连轧技术,铸坯拉速为4

8m/min,板坯厚度为70

130mm,粗轧温度为1050

1150℃,中间坯厚度为6

25mm,采用水冷或气雾冷却方式对中间坯进行冷却,冷却速度为7

40℃/s,精轧温度为730

880℃,卷取温度为600

730℃,成品厚度为0.6mm

4mm,其产品性能为抗拉强度270

380MPa,伸长率≥40%,n值为0.20

0.25,r值为2.0

2.3。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连铸和轧钢之间无缓冲,换辊时必须停浇,另外,由于产线未配备均热炉,使得带钢横向性能均匀性较差。
[0008]综上所述,关于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生产超低碳钢/IF钢的研究成果主要限于以下两类:
[0009](1)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厚规格的冷轧基料,在后续冷轧、退火过程中获得所需的厚度和力学性能;
[0010](2)采用无头轧制生产薄规格产品并替代冷轧产品。第一类技术生产的超低碳钢或IF钢制造工序繁杂、流程长、成本高,第二类采用无头轧制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IF钢在宽度方向组织性能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及其制备方法,该冲压钢厚度为0.8~2.0mm,厚度公差控制在
±
30μm范围内,其屈服强度为120~180MPa,抗拉强度为270~370MPa,延伸率为48~53%,r值≥1.3,性能波动控制在30MPa以内,性能和厚度精度达到同规格冷轧产品水平,可实现“以热代冷”。
[00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13]一种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1~0.006%,Si≤0.03%,Mn:0.15~0.30%,N≤0.004%,P≤0.015%,S≤0.0080,Als:0.015~0.040%,还包括Ti、Nb、V、Cr+B中一种,其中,4[C]+3.42[N]+3[S]≤[Ti]≤0.065%,7.75[C]+6.64[N]≤[Nb]≤0.075%,4.25[C]+3.64[N]≤[V]≤0.045%,Cr: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1~0.006%,Si≤0.03%,Mn:0.15~0.30%,N≤0.004%,P≤0.015%,S≤0.0080,Als:0.015~0.040%,还包括Ti、Nb、V、Cr+B中的一种,其中,4[C]+3.42[N]+3[S]≤[Ti]≤0.065%,7.75[C]+6.64[N]≤[Nb]≤0.075%,4.25[C]+3.64[N]≤[V]≤0.045%,Cr:0.1~0.3%,0.78[N]≤B≤0.0035%,其余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钢的厚度为0.8~2.0mm。3.如权利要求1或2或所述的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钢的组织为均匀具有{111}面织构的铁素体晶粒,且晶粒度不超过7级。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钢的屈服强度为120~180MPa,抗拉强度为270~370MPa,延伸率为48~53%,r值≥1.3。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CSP产线的薄规格高成形性冲压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精炼按所述化学成分冶炼并采用LF

RH双联工艺进行精炼;所述LF精炼过程中进行铝线深脱氧,并添加主要成分为CaO

Al2O3‑
Al的改质剂进行第一次改质;RH精炼过程在真空状态下依次进行吹氧脱碳、铝粒脱氧和钛铁合金化;RH精炼真空处理结束后,向钢水中加入主要成分为CaO

Al2O3‑
Al的改质剂进行第二次改质,随后采用纯钙线进行钙处理;2)连铸成坯;3)均热铸坯的入炉温度为850~940℃,出炉温度为980~1020℃,在炉时间25~4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珍刘永前王成陈昊孙宜强刘洋刘昌明胡俊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