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748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包括活性炭吸收仓结构,还包括活性炭吸收备用仓,活性炭吸收仓结构包括至少2个分仓,活性炭吸收备用仓和各分仓均能与烟气入口结构、所述烟气出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入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出口结构连通,各分仓的侧壁上分别连通设置测温仪;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一侧底部连通有活性炭防燃冷却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温度异常的分仓进行保护,结构简单、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同时避免了整个系统的停机运行,可以很好的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活性炭吸收备用仓的设置保证了烟气的脱除效率,对于整体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不仅可以高效的脱除二噁英等重金属,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无污染、可重复利用等优点。但活性炭在吸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量,若活性炭吸附塔设计、运行的不合理会造成吸附塔内局部温度过高,当温升至活性炭燃点时,将会引起活性炭吸收塔内火灾事故的发生,这不仅会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虽然可以通过停机检修等方式来,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停机检修对工厂带来的经济损失。
[0003]现有活性炭吸收塔降温、防燃装置主要为停机检修以及利用冷却水管冷却的思路,通过在活性炭吸收塔内部铺设水冷管,来达到降低活性炭内部反应温度的目的。该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塔内温度,但是该工艺需要配置冷却水管、水泵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工艺相对麻烦,而且相应时间较慢。
[0004]公开号为CN109045994A的专利“一种活性焦烟气净化装置和降温方法”,其主要将吸收塔分成多个仓,并在每个仓壁面安装冷却壁,冷却水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烟气从下端进入,上端流出,通过水冷壁将分仓中的热量带走,进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虽然该专利降低了温度,但是该工艺需要增设水冷壁、泵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另外通过水冷壁降温,水冷壁首先与烟气换热,进而达到降低活性炭温度的目的,但这会导致响应时间慢;其次当某个仓温度异常时,虽然切断了该仓的烟气,但是会导致其他仓的烟气量增大,进而影响吸收效率。/>[0005]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对温度异常的分仓进行保护,结构简单、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同时避免了整个系统的停机运行,可以很好的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活性炭吸收备用仓的设置保证了烟气的脱除效率,对于整体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包括活性炭吸收仓结构,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上连通烟气入口结构和烟气出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顶部设置活性炭入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底部设置活性炭出口结构,还包括活性炭吸收备用仓,所述活性炭吸收备用仓用于和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切换使用;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包括至少2个相互隔离设置且用于净化烟气的分仓,所述活性炭吸收备用仓和各所述分仓均能与所述烟气入口结构、所述烟气出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入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出口结构连通,各所述分仓的侧壁上分别连通设置测温仪;所述活性炭吸收
仓结构的一侧底部连通有活性炭防燃冷却仓。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底部连通设置卸料仓,所述活性炭吸收备用仓和各所述分仓均能与所述卸料仓连通,所述卸料仓的底部出口构成所述活性炭出口结构。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分仓和所述活性炭防燃冷却仓分别通过一能升降的开闭结构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炭防燃冷却仓的一侧连通有惰性气体入口管,所述活性炭防燃冷却仓的另一侧连通有惰性气体出口管。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分仓的顶部分别设置第一插板阀,各所述第一插板阀能在第一执行机构的驱动下封隔或连通所述活性炭入口结构和各所述分仓。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分仓的底部分别设置第二插板阀,各所述第二插板阀能在第二执行机构的驱动下封隔或连通各所述分仓和所述活性炭出口结构。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板阀为斜插式插板阀。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气入口结构包括多个入口烟道,各入口烟道的出口能分别与各所述分仓的底部连通,各入口烟道的入口均连通于一入口总管上,各所述入口烟道上分别设置第一开关阀门。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气出口结构包括多个出口烟道,各出口烟道的入口能分别与各所述分仓的顶部连通,各出口烟道的出口均连通于一出口总管上,各所述出口烟道上分别设置第二开关阀门。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底部设有辊式给料机。
[0017]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中,活性炭吸收仓结构采用多个相互隔离的分仓结构,测温仪实时监控分仓温度,及时关闭温度异常的分仓,不需要冷却水以及冷却管道的铺设,即可对温度异常的分仓进行冷却保护,将过热的烟气和活性炭送入活性炭防燃冷却仓进行冷却,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安全运行,避免了整个装置的停机;活性炭吸收备用仓的设置保证了烟气脱除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及维护成本低,无需配置水冷壁以及辅助设备,对于整体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9]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的等轴测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正常工作状态下图2中A向视图。
[0024]图5:为一分仓的开闭结构向上运动时图2中A向视图。
[0025]图中:
[0026]100、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
[0027]1、活性炭吸收仓结构;11、分仓;12、测温仪;
[0028]2、烟气入口结构;21、入口烟道;22、入口总管;23、第一开关阀门;
[0029]3、烟气出口结构;31、出口烟道;32、出口总管;33、第二开关阀门;
[0030]4、活性炭入口结构;
[0031]5、活性炭吸收备用仓;
[0032]6、活性炭防燃冷却仓;61、惰性气体入口管;62、惰性气体出口管;
[0033]7、卸料仓;
[0034]8、开闭结构;
[0035]91、第一插板阀;92、第二插板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7]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包括活性炭吸收仓结构,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上连通烟气入口结构和烟气出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顶部设置活性炭入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底部设置活性炭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性炭吸收备用仓,所述活性炭吸收备用仓用于和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切换使用;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包括至少2个相互隔离设置且用于净化烟气的分仓,所述活性炭吸收备用仓和各所述分仓均能与所述烟气入口结构、所述烟气出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入口结构、所述活性炭出口结构连通,各所述分仓的侧壁上分别连通设置测温仪;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一侧底部连通有活性炭防燃冷却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收仓结构的底部连通设置卸料仓,所述活性炭吸收备用仓和各所述分仓均能与所述卸料仓连通,所述卸料仓的底部出口构成所述活性炭出口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仓和所述活性炭防燃冷却仓分别通过一能升降的开闭结构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分仓烟气净化及防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防燃冷却仓的一侧连通有惰性气体入口管,所述活性炭防燃冷却仓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法朱繁崔岩王建华邱明英余良张艺峰李春晓郝景章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