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78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包括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整体为回转台阶圆柱,其上设置有排屑槽,排屑槽内设置有刀片槽,所述刀片槽的槽底设有锁紧螺钉孔,刀片槽内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包括三个成型铣刀片、三个四方形刀片和两个去毛刺刀片;所述三个成型铣刀片和三个四方形刀片分别设置在六个排屑槽内;所述两个去毛刺刀片分别设置在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排屑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加工所需的刀具及工装数量,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稳定、高质量的满足工件加工需求。工需求。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铣削加工
,涉及一种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壳体零件的过程中,遇到了如图1所示的结构轮廓特征,该轮廓特征由多段加工平面组成,工件加工时局部避让空间狭小,难度大。此外,由于该零件的材料为铸铁,在零件毛坯制造过程中,存在铸造余量不规则,大小不统一,局部位置铸造不均匀等情况,这就要求设计刀具时要充分考虑刀具的结构特征,刀具强度、刚性等都要适宜。
[0003]目前加工图1所示零件的结构轮廓时是采用多把刀具分工序加工,所需刀具和相应的工装夹具数量多,生产效率低、加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加工如图1所示零件的结构轮廓特征时,所需刀具和相应的工装夹具数量多、生产效率低、加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包括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整体为回转台阶圆柱,其上设置有排屑槽,排屑槽内设置有刀片槽,所述刀片槽的槽底设有锁紧螺钉孔,刀片槽内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刀片;
[0007]其特殊之处在于:
[0008]所述刀片包括三个成型铣刀片、三个四方形刀片和两个去毛刺刀片;
[0009]成型铣刀片和去毛刺刀片均为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刀片;四方形刀片为截面为正方形的刀片;成型铣刀片、去毛刺刀片和四方形刀片上均设有螺钉过孔;
[0010]所述排屑槽有六个,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在所述刀体的外壁上;
[0011]所述三个成型铣刀片和三个四方形刀片分别设置在六个排屑槽内,且满足:
[0012]所述三个成型铣刀片与三个四方形刀片交替布设,且三个成型铣刀片沿圆周均布,三个四方形刀片沿圆周均布,任意相邻两个成型铣刀片与四方形刀片之间的圆心角间隔为55

65度;
[0013]所述两个去毛刺刀片分别设置在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排屑槽内,位于同一个排屑槽中的去毛刺刀片与成型铣刀片的具体位置以能够覆盖被加工零件要求轮廓为准,位于同一个排屑槽内的去毛刺刀片与四方形刀片的具体位置以能够覆盖被加工零件要求轮廓为准。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去毛刺刀片参与切削的刃口区域错开设置,使得两个去毛刺刀片使用后可互换,且互换位置后能正常使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排屑槽内设置的各刀片槽的上方周边,均设置有刀片刃口保护槽,
用于在安装刀片以及刀具使用期间对刀片刃口进行保护。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排屑槽内设置的各刀片槽的槽底的锁紧螺钉孔与相应的刀片上的螺钉过孔位置相比,朝内角方向均具有一定的偏移量,以使刀片贴合更紧凑。
[0017]进一步地,用于安装所述四方形刀片的刀片槽的根部加工有第一清根槽和第二清根槽,第一清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刀体轴线,第二清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刀体轴线;第一清根槽和第二清根槽用于使刀具满足使用R1毫米球头铣刀加工。
[0018]进一步地,所述成型铣刀片的内切圆直径为9.525毫米,刃口厚度为3.75毫米,前角为0度,后角为11度,由TP16标准刀片改制制成。
[0019]进一步地,所述去毛刺刀片的内切圆直径为6.35毫米,刃口厚度为2.38毫米,前角为0度,后角为7度,由标准TC11刀片去掉三处刀尖位置改制而成。
[0020]进一步地,所述四方形刀片采用标准的SP12刀片。
[0021]进一步地,任意相邻两个成型铣刀片与四方形刀片之间的圆心角间隔为64度。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技术根据图1所示待加工零件的轮廓结构特点,采用三种不同类型刀片搭接的结构设计,不但刀具本身便于生产制造,而且通过一把刀具便能实现图1所示待加工零件的加工,由于无需分工序换刀加工,因而降低了加工所需的刀具及工装数量,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中各个刀片的空间分布合理,不会太大面积损伤刀体,保证了刀体及刀片槽强度;由于三种刀片的结构均较为简单,加工制造容易,加工精度相对容易保证,使得最终装配的刀具所形成的轮廓精度也容易保证,故可以稳定、高质量的满足工件加工需求。
[0024]2.本技术采用两边一起加工的成型刀片设计,增加了有效切削刃数,减少了一种刀片的使用,使刀片在刀体上的分布更加合理可靠;两个去毛刺刀片采用同一种刀片,切削部分错开放置在两处需去毛刺的地方,各设置一个,既减少了去毛刺刀片数量,又可使去毛刺刀片的重复利用率增加。
[0025]3.本技术中所采用的三种刀片均为可转位刀片,每种刀片都有多个切削刃,增加了刀片的使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6]4.本技术采用带有螺钉过孔的刀片,使用锁紧螺钉将刀片锁紧在刀片槽中,一方面有利于刀片在刀片槽中固定,降低刀具的设计与制造难度,可以较为快速的进行刀片更换,方便拆卸刀片,提升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锁紧螺钉头可以沉入刀片上的螺钉过孔中,相对于压板式压紧,所占用空间小,使刀具排屑槽空间增加,有利用容屑和排屑。
[0027]5.本技术在各刀片槽的上方周边设有刀片刃口保护槽,能够在刀片安装及使用期间对刀片刃口起有效保护作用,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0028]6.本技术中各刀片槽底部的锁紧螺钉孔相比相应刀片上的螺钉过孔,向内角方向均有一定的偏移量,能够使得刀片安装后朝内角方向有一定的压力,使得刀片贴合的更加紧凑。
[0029]7.本技术中的成型铣刀片的内切圆直径为9.525毫米,刃口厚度为3.75毫米,前角为0度,后角为11度,此时,很容易找到合适的TP16标准刀片进行改制制成,仍可满足刀具设计及使用需求。
[0030]8.本技术中的去毛刺刀片的内切圆直径为6.35毫米,刃口厚度为2.38毫米,
前角为0度,后角为7度,此时,很容易找到合适的标准TC11刀片去掉三处刀尖位置改制而成,仍可满足刀具设计及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壳体零件的局部视图,其中a为零件局部视图,b为a图中I处放大图。
[0032]图2是本技术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中刀体的立体图一。
[0033]图3是本技术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中刀体的立体图二(另一视角)。
[0034]图4是刀体的沿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0035]图5是本技术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中各刀片的外形轮廓视图,其中,a图为成型铣刀片的截面视图,b图为去毛刺刀片的截面视图,c为正方形刀片的截面视图。
[0036]图6是刀体上设置的排屑槽的示意图,其中a图为端面视图,b图为立体图一,c图为立体图二。
[0037]图7是刀体上第一排屑槽中设置的刀片槽的视图。
[0038]图8是刀体上第二排屑槽中设置的刀片槽的视图,其中,a图为立体图,b和c图为a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包括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整体为回转台阶圆柱,其上设置有排屑槽,排屑槽内设置有刀片槽,所述刀片槽的槽底设有锁紧螺钉孔,刀片槽内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包括三个成型铣刀片、三个四方形刀片和两个去毛刺刀片;成型铣刀片和去毛刺刀片均为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刀片;四方形刀片为截面为正方形的刀片;成型铣刀片、去毛刺刀片和四方形刀片上均设有螺钉过孔;所述排屑槽有六个,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在所述刀体的外壁上;所述三个成型铣刀片和三个四方形刀片分别设置在六个排屑槽内,且满足:所述三个成型铣刀片与三个四方形刀片交替布设,且三个成型铣刀片沿圆周均布,三个四方形刀片沿圆周均布,任意相邻两个成型铣刀片与四方形刀片之间的圆心角间隔为55

65度;所述两个去毛刺刀片分别设置在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排屑槽内,位于同一个排屑槽中的去毛刺刀片与成型铣刀片的具体位置以能够覆盖被加工零件要求轮廓为准,位于同一个排屑槽内的去毛刺刀片与四方形刀片的具体位置以能够覆盖被加工零件要求轮廓为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去毛刺刀片参与切削的刃口区域错开设置,使得两个去毛刺刀片使用后可互换,且互换位置后能正常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成型机夹可转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龙同刚张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万威刀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