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有机肥堆体水分均匀性的秸秆腐熟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28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有机肥堆体水分均匀性的秸秆腐熟剂,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复合菌剂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有机肥堆体水分均匀性的秸秆腐熟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有机肥堆体水分均匀性的秸秆腐熟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秸秆还田可有效提升地力,然而,还田秸秆腐解不及时极大地影响了下茬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此外,土壤微生物腐解秸秆时大量消耗氮元素,可能引起作物与微生物争氮,导致作物幼苗长势差。将秸秆堆制成有机肥还田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但也存在腐解过程启动慢、周期长等问题。在秸秆堆肥中添加腐熟剂可极大程度的加速腐解进程。
[0003]秸秆堆肥的水分含量显著影响腐解速度,一般含水量以50

65%为宜,水分含量过低(如<30%)则发酵过程停止。秸秆有机肥堆体普遍较大,本就难以混合均匀导致堆体不同部位水分含量差异较大,而堆体内部好氧发酵产生的高温以及堆体外层空气流动加重了这一问题。堆体水分不均致使堆体不同部位腐熟程度不同,局部有机肥腐熟不完全,而腐熟不完全的有机肥会引发“烧苗”现象。目前尚未见可提高秸秆有机肥堆体水分均匀性的秸秆腐熟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有机肥堆体水分均匀性的秸秆腐熟剂,通过将分泌不同聚氨基酸的秸秆腐解菌制成复合菌剂,提高了秸秆有机肥堆体干燥部位的水分含量以及整个堆体的水分均匀性,同时复合菌剂中含有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真菌(阿斯青霉菌)和放线菌(小白链霉菌),秸秆降解酶丰富,秸秆降解率高,此外,在秸秆复合菌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吸附剂和营养物质可快速启动秸秆腐解过程,提高腐解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有机肥堆体水分均匀性的秸秆腐熟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复合菌剂10

20份、表面活性剂0.1

0.4份、吸附剂40

66份和营养物质25

40份;其中,所述复合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白链霉菌、阿斯青霉菌和载体。所述的复合菌剂,不同菌种之间的配比没有特别限定,复合菌剂的有效菌总量≥6
×
108CFU/g。所述复合菌剂的载体为麦麸。
[000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相同菌浓度的菌悬液按照同等体积复配使用。
[0007]优选地,所述复合菌剂含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264,分类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菌株号为XK

1,其详细内容披露于专利CN107721713A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266,菌株号为XK

3。其详细内容披露于专利CN107721713A中;小白链霉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43,其详细内容披露于专利CN102174448A;阿斯青霉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17198,其详细内容披露于专利CN109957517A。
[0008]具体地,所述复合菌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
菌在LB培养基振荡培养,小白链霉菌在放线菌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阿斯青霉菌在产孢培养基上静置培养,然后将得到的菌液和孢子悬液分别加入无菌水并过滤,将获得的菌液以及孢子悬液接种到载体中发酵得到。优选地,所述载体为麦麸。
[0009]优选地,所述复合菌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0010]将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LB培养基中30℃170rpm振荡培养36h获得,其中,LB培养基为蛋白胨10g,酵母粉5g,氯化钠10g,水1L,121℃灭菌20min;
[0011]小白链霉菌在放线菌发酵培养基中28℃170rpm振荡培养24h获得,其中,放线菌发酵培养基为酵母浸膏2g,葡萄糖10g,黄豆粉15g,淀粉20g,蛋白胨3g,酵母膏2g,氯化钠5g,水合硫酸镁0.5g,碳酸钙3g,水1L,121℃灭菌20min;
[0012]阿斯青霉菌在产孢培养基上28℃静置培养8d,然后加入无菌水并过滤得到,其中,产孢培养基为蛋白胨5g,秸秆粉10g,酵母粉2g,尿素0.3g,水1L,琼脂2g,121℃灭菌20min。
[0013]将获得的菌液以及孢子悬液接种到麦麸中,优选地,在28℃

35℃发酵5

7d,得到复合菌剂。
[0014]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该物质可降低秸秆酶解过程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对酶的非特异性吸附,从而提高秸秆腐解效率。
[0015]所述营养物质由豆粕、糖蜜、硫酸镁、硫酸铵按重量比2500

7500:2500

8000:1

5:10

50混合而成。
[0016]所述吸附剂由沸石粉和生物质炭,按重量比1:1

5混合而成。沸石粉和秸秆生物质炭孔隙不同可较好的吸附上述菌株。优选地,所述生物质碳为水稻或玉米秸秆。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了上述秸秆腐熟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将配方量的复合菌剂、表面活性剂、吸附剂和营养物质混合搅拌均匀制备得到。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上述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方法,将所述秸秆腐熟剂与28℃

35℃温水按1:18

25质量比混合得到秸秆腐熟剂水溶液,静置1.5

3小时后,将秸秆腐熟剂水溶液按1:120

180质量比均匀撒入秸秆堆肥中。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腐熟剂中含有的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小白链霉菌在堆肥发酵过程中不仅可分泌秸秆腐解酶还可分泌聚氨基酸类保水剂,聚氨基酸(γ

聚谷氨酸、ε

聚赖氨酸等)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由氨基酸单体聚合而成的生物高分子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氢键和侧链羧基,极易与水分子结合,因而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吸水性,从而可提高堆体局部低含水处的水分含量,提高秸秆有机肥堆体水分均匀性,同时,本复合菌剂同时含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秸秆降解酶系丰富。上述秸秆腐熟剂中含有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小白链霉菌和阿斯青霉菌在堆肥发酵过程中不仅可分泌秸秆腐解酶还可分泌表面活性素等抑制植物病原菌类物质,此外,上述秸秆腐熟剂中含有的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白链霉菌和阿斯青霉菌可在80℃存活或形成芽孢,因此该腐熟剂适用高温秸秆堆肥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
围之内。
[0021]下述实施例中采用的菌种来源为: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有机肥堆体水分均匀性的秸秆腐熟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复合菌剂10

20份、表面活性剂0.1

0.4份、吸附剂40

66份和营养物质25

40份;其中,所述复合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白链霉菌、阿斯青霉菌和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腐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的有效菌总量≥6
×
10
8 CFU/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腐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的载体为麦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腐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含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264,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266,小白链霉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11043,阿斯青霉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7198。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秸秆腐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LB培养基振荡培养,小白链霉菌在放线菌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阿斯青霉菌在产孢培养基上静置培养,然后将得到的菌液和孢子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海万传宝周哲陈浩许宗奇
申请(专利权)人:轩凯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