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电池壳以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09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冷电池壳以及电池包,其包括:液冷箱体,其内具有液冷腔,且所述液冷箱体侧壁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连通所述液冷腔和外界,且所述液冷箱体外壁具有一传递热量的导热面;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安装于所述导热面,且所述电池箱体内具有放置电池组的收纳腔。将电池组放置在电池箱体的收纳腔中,而电池箱体安装在导热面上。通过进液口向液冷腔中灌注冷却液,通过出液口导出液冷腔中的冷却液。液冷腔中的持续流动的冷却液会持续的带走电池组所产生的热量,从而对电池组进行降温。由于液冷腔和收纳腔相互隔离,杜绝了冷却液和电池组接触的可能性,可以避免冷却液渗漏导致电池组绝缘不良而短路的问题。缘不良而短路的问题。缘不良而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电池壳以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电池壳以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组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量,使得电池组的温度快速上升。为了对电池组进行降温,会利用液冷的手段对电池组进行降温。
[0003]现有的液冷电池包可参见申请号为CN201710199100.5的专利,此类电池包的液冷板采用独立的液冷板放置于电池包托盘上,或者电池托盘集成液冷板,但一般电池包内部存在液冷板密封的焊缝或者液冷接头。如果电池包内部存在液冷板密封的焊缝或者液冷接头,由于焊接工艺的不稳定性,以及接头密封圈的老化等问题,会造成电池包内部出现漏液的情况,可能造成电池包短路的风险。
[0004]因此,如何避免冷却液渗漏而导致电池组绝缘不良而短路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液冷电池壳以及电池包,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液渗漏会导致电池组绝缘不良而短路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液冷电池壳,其包括:
[0007]液冷箱体,其内具有液冷腔,且所述液冷箱体侧壁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连通所述液冷腔和外界,且所述液冷箱体外壁具有一传递热量的导热面;
[0008]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安装于所述导热面,且所述电池箱体内具有放置电池组的收纳腔。
[0009]优选地,所述液冷箱体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位于所述液冷腔以支撑所述电池箱体。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梁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梁分设于所述液冷腔的两段,所述支撑梁内具有导流通道,且所述支撑梁侧壁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液冷腔的导流口。
[0011]优选地,所述电池箱体包括基壳和挡板,所述基壳内具有所述收纳腔,且所述基壳侧壁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收纳腔的检修口,所述挡板可拆卸的装设于所述基壳以遮蔽所述检修口。
[0012]优选地,所述液冷箱体外壁还具有安装推拉手。
[0013]优选地,所述电池箱体外周开设有若干箱体连接孔,所述液冷箱体外周开设有与若干所述箱体连接孔一一对应的若干箱体配合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箱体连接孔和所述箱体配合孔以连接所述液冷箱体和所述电池箱体。
[0014]优选地,所述电池箱体底端具有导热胶垫,所述导热胶垫贴附与所述导热面。
[0015]优选地,所述液冷箱体外壁开设有若干吊装槽。
[0016]优选地,所述液冷电池壳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垫设于所述液冷箱体和所述电池箱体之间。
[0017]一种电池包,其安装有上述的液冷电池壳。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将电池组放置在电池箱体的收纳腔中,而电池箱体安装在导热面上。通过进液口向液冷腔中灌注冷却液,通过出液口导出液冷腔中的冷却液。液冷腔中的持续流动的冷却液会持续的带走电池组所产生的热量,从而对电池组进行降温。由于液冷腔和收纳腔相互隔离,杜绝了冷却液和电池组接触的可能性,可以避免冷却液渗漏导致电池组绝缘不良而短路。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液冷电池壳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液冷电池壳爆炸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液冷箱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液冷箱体爆炸示意图;
[0023]其中,液冷箱体100、液冷腔110、进液口120、出液口130、支撑梁140、导流通道141、导流口142、安装推拉手150、箱体配合孔160、吊装槽170、电池箱体200、基壳210、检修口212、挡板220、导热胶垫240、密封垫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可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电池壳,其属于储能设备领域,该液冷电池壳用于放置电池组,并对电池组进行冷却降温。由于上述液冷电池壳中的电池组和冷却液处于相互独立的空间,可以避免冷却液渗漏导致电池组绝缘不良而短路的问题。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电池壳包括液冷箱体100和电池箱体200,其中液冷箱体100内具有液冷腔110,且液冷箱体100侧壁开设有进液口120和出液口130,且进液口120和出液口130均连通液冷腔110和外界,且液冷箱体100外壁具有一传递热量的导热面;电池箱体200安装于导热面,且电池箱体200内具有放置电池组的收纳腔(图中未标注)。
[0027]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电池组放置在电池箱体200的收纳腔(图中未标注)中,而电池箱体200安装在导热面上。通过进液口120向液冷腔110中灌注冷却液,通过出液口130导出液冷腔110中的冷却液。液冷腔110中的持续流动的冷却液会持续的带走电池组所产生的热量,从而对电池组进行降温。由于液冷腔110和收纳腔(图中未标注)相互隔离,杜绝了冷却液和电池组接触的可能性,可以避免冷却液渗漏导致电池组绝缘不良而短路的问题。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箱体100还包括支撑梁140,支撑梁140位于液冷腔110以支撑电池箱体200。由于液冷箱体100中存在液冷腔110,使得液冷箱体100内存在空穴结构。使得液冷箱体100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较弱,而支撑梁140位于液冷腔110中对电池箱体200进
行支撑,从而可以有效的支撑电池箱体200。
[0029]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梁14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电池组的规格尺寸灵活选用适当数量的支撑梁140。
[00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参见图3和图4,支撑梁140有两个,两个支撑梁140分设于液冷腔110的两段,支撑梁140内具有导流通道141,且支撑梁140侧壁开设有若干连通导流通道141和液冷腔110的导流口142。
[0031]在上述实施例中,位于液冷腔110两端的支撑梁140可以牢固的支撑电池箱体200的两端。此外,冷却液可以经由导流口142进入支撑梁140的导流通道141,令冷却液可以在导流通道141中流动,上述这种设计的支撑梁140不会阻碍冷却液的流动,防止了冷却液流动受阻。
[0032]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电池箱体200包括基壳210和挡板220,基壳210内具有收纳腔(图中未标注),且基壳210侧壁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收纳腔(图中未标注)的检修口212,挡板220可拆卸的装设于基壳210以遮蔽检修口212。
[0033]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需要对电池箱体200内的电池组进行检修保养时,可以将挡板220拆卸下来,从而敞开检修口212,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检修口212对收纳腔(图中未标注)中的电池组进行检修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电池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箱体,其内具有液冷腔,且所述液冷箱体侧壁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连通所述液冷腔和外界,且所述液冷箱体外壁具有一传递热量的导热面;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安装于所述导热面,且所述电池箱体内具有放置电池组的收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箱体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位于所述液冷腔以支撑所述电池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梁分设于所述液冷腔的两段,所述支撑梁内具有导流通道,且所述支撑梁侧壁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液冷腔的导流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包括基壳和挡板,所述基壳内具有所述收纳腔,且所述基壳侧壁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收纳腔的检修口,所述挡板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勇沈重洋程威解伟陈念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