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08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属于铁路装车技术领域,包括可承放卸货车的车辆承载部,车辆承载部的底部设有行走部,车辆承载部远离卸货车前进方向的一端设有输送部,输送部的另一端与待装货车厢连接,且输送部的延伸方向与车辆承载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通过设置能够承载卸货车的车辆承载部,在装货的过程中,通过装车机带动卸货车同步移动,既可实现将货物装到待装货车厢内的不同位置的目的,还可以实现将装车机和卸货车从一个待装货车厢同步移动到另一个待装货车厢的目的,相对于单独移动卸货车和装车机,再重新调整其相对位置的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了对卸货车与自行式智能装车机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重复调整,大大提高了装车效率。车效率。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式智能装车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装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式智能装车机。

技术介绍

[0002]装车机是用于将物料或物品连续装入车厢内的装载机,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820628500.3的技术专利和申请号为201120289129.0的技术专利,均是在装车机上设有受料槽,在受料槽和待装货车厢之间设置输送机,装车时,停靠在卸货场上的卸货车将物料倾倒入受料槽后,在输送机的作用下,受料槽中的货物被运输到待装货车厢中,以此完成装车工作,此装车机存在以下问题:在待装货车厢中需要设置理货装置,防止装到待装货车厢中的物料在一处堆积,另外当需要向多个不同位置的待装货车厢装货时,需要分别将装车机和卸货车移动到新的待装货车厢的装货位置,重新调整卸货车与装车机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卸货车的车厢正对受料槽,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装货工作,使用此装货方式对不同位置的待装货车厢装货时,操作较为繁琐。
[000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不需要在待装货车厢中设置理货装置,且在对不同位置的待装货车厢装货时,不用重复调整卸货车与装车机之间的位置关系,操作较为简单的自行式智能装车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行式智能装车机,通过设置能够承载卸货车的车辆承载部,在装货的过程中,通过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带动卸货车同步移动,既可实现将货物装到待装货车厢内的不同位置,省去在待装货车厢内设置理货装置的目的,还可以实现将装车机和卸货车从一个待装货车厢同步移动到另一个待装货车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单独移动卸货车和装车机,然后再重新调整卸货车和装车机位置关系的设置方式,本专利技术由于卸货车与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同步移动,其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动,省去了对卸货车与自行式智能装车机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重复调整,提高了装车效率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包括可承放卸货车的车辆承载部,所述车辆承载部的底部设有行走部,所述车辆承载部远离卸货车前进方向的一端设有输送部,所述输送部的另一端与待装货车厢连接,且所述输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辆承载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0007]优选地,所述输送部包括与所述车辆承载部固定连接的水平段和与所述水平段转动连接的变幅段,所述水平段设有两个可旋转打开以形成受料槽的过桥板,两个所述过桥板的转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段沿卸货车前进方向的两侧;
[0008]优选地,所述过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水平段的框架上设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耳转动连接,所述过桥板的下端、远离所述第一
转轴与所述第一凸耳铰接点的一端设有第一伸缩油缸;
[0009]优选地,所述车辆承载部包括底盘和转动设置在所述底盘上、限制卸货车停放位置的限位凸块,所述底盘上设有与卸货车车轮间距相同的减速带,所述限位凸块嵌设在所述减速带上,所述限位凸块的最高位置高于所述减速带的表面,所述限位凸块的最低位置与所述减速带的表面平齐;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凸块与靠近所述底盘一侧的过桥板之间的距离与卸货车前部的车轮到卸货口靠近车头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底盘上、沿所述减速带动延伸方向设有第一容纳空腔,所述限位凸块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第一连接块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空腔内,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转动设有第二伸缩油缸;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油缸和所述第二伸缩油缸上均设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与电控开关或远程遥控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变幅段上安装有实时监控输送带上货物重量的皮带秤;
[0014]优选地,所述自行式智能装车机还包括方便卸货车行驶到所述底盘上的第一爬梯和方便卸货车驰离所述底盘的第二爬梯,所述第一爬梯设置在所述水平段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所述第二爬梯设置在所述底盘远离所述水平段的一端;
[0015]优选地,所述行走部包括安装在所述底盘下端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履带和驱动所述履带动作的动力驱动机构。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能够承载卸货车的车辆承载部,在装货的过程中,通过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带动卸货车同步移动,既可实现将货物装到待装货车厢内的不同位置,省去在待装货车厢内设置理货装置的目的,还可以实现将装车机和卸货车从一个待装货车厢同步移动到另一个待装货车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单独移动卸货车和装车机,然后再重新调整卸货车和装车机位置关系的设置方式,本专利技术由于卸货车与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同步移动,其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动,省去了对卸货车与自行式智能装车机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重复调整,提高了装车效率的目的;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盘上设置限位凸块,且限位凸块与靠近底盘一侧的过桥板之间的距离与卸货车前部的车轮到卸货口靠近车头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卸货车的车轮抵接到限位凸块时,即可完成卸货口与受料槽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调节方式较为简便。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水平段设置可旋转打开的过桥板,巧妙的实现了在卸货车行驶的过程中关闭过桥板,形成卸货车行驶通道,卸货时打开过桥板形成受料槽,实现了一物多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自行式智能装车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水平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限位凸块与第一连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车辆承载部;11、底盘;12、限位凸块;13、减速带;14、第一容纳空腔;15、第一连接块;16、第二凸耳;17、第三凸耳;18、第二伸缩油缸;2、行走部;21、履带;22、动力驱动机构;3、输送部;31、水平段;311、过桥板;312、第一转轴;313、第一挡板;314、第一凸耳;315、第一伸缩油缸;316、缓冲托辊;317、第三转轴;32、变幅段;321、第三伸缩油缸;322、皮带秤;323、连接板;33、受料槽;34、保护架;341、楼梯;342、第一平台;343、驾驶室;344、第四凸耳;4、第一爬梯;5、第二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承放卸货车的车辆承载部,所述车辆承载部的底部设有行走部,所述车辆承载部远离卸货车前进方向的一端设有输送部,所述输送部的另一端与待装货车厢连接,且所述输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辆承载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包括与所述车辆承载部固定连接的水平段和与所述水平段转动连接的变幅段,所述水平段设有两个可旋转打开以形成受料槽的过桥板,两个所述过桥板的转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段沿卸货车前进方向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水平段的框架上设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耳转动连接,所述过桥板的下端、远离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凸耳铰接点的一端设有第一伸缩油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式智能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承载部包括底盘和转动设置在所述底盘上、限制卸货车停放位置的限位凸块,所述底盘上设有与卸货车车轮间距相同的减速带,所述限位凸块嵌设在所述减速带上,所述限位凸块的最高位置高于所述减速带的表面,所述限位凸块的最低位置与所述减速带的表面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文刘明孙永波张少强程粤郭章超刘伟平马胜栾仲赫延鹏吕传龙王兆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吉鲁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